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①刘毅,字希乐,桓玄篡位,毅与刘裕起义兵讨玄。俄进毅为都督荆宁秦雍四州之河东河南广平扬州之义成四郡诸军事、卫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荆州刺史,加督交、广二州。

毅贰于己,刘裕自率众讨毅,命王弘、王镇恶等率军至豫章口。众知裕至,莫有斗心。既暮,毅自北门单骑而走,去江陵二十里而自缢。

③毅与刘裕协成大业,而功居其次,深自矜,不相推伏。毅骄纵滋甚,每览史籍,至蔺相如降屈于廉颇,辄绝叹以为不可能也。尝云:“恨不遇刘项,与之争中原。”又谓郗僧施曰:“昔刘备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今吾与足下虽才非古贤,而事同斯言。”众咸恶其傲不逊。

④诸葛长民,琅琊阳都人也。桓玄引为参军平西军事,寻以贪刻免。及刘裕建义,从裕讨桓玄。

⑤及裕讨毅,以长民监太尉留府事,诏以甲杖五十人入殿。长民骄纵贪侈,不政事,(1)多聚珍宝美色,营建第宅,不知纪极,所在残虐,为百姓所苦。自以多行无礼,恒惧国宪,及刘毅被诛,长民谓所亲曰:“昔年醢彭越,前年杀韩信,祸至矣!”谋欲为乱,问刘穆之曰:“人间论者谓太尉与我不平,其故何也?” 穆之曰:“相公西征,老母弱弟之将军,何谓不平!”长民弟黎民轻狡好利,固劝之曰:“黥彭异体而势不偏全,刘毅之诛,亦诸葛氏之惧,可因裕未还以图之。”长民犹豫未发,(2)既而叹曰:“贫贱常思富贵,富贵必履机危。今日欲为丹徒布衣,岂可得也!”裕深疑之,伏壮士丁旿于幕中,引长民进语,旿自后拉而杀之,舆尸付廷尉。诸葛氏之诛也,士庶咸恨正刑之晚,若释桎梏焉。

——节选自《晋书·列传第五十五》

【小题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深自矜(_________) (2)众咸恶其傲不逊(_________)
【小题2】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
政事( )
A.怜悯
B.体谅
C.周济
D.忧虑
【小题3】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
老母弱弟之将军(  )
A.抛弃
B.派遣
C.托付
D.任命
【小题4】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毅贰于己  不其道得之,不处也
B.昔刘备有孔明 蚓无爪牙
C.祸至矣    而余亦悔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D.可裕未还以图之    请以剑舞,击沛公于坐
【小题5】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桓玄引为参军平西军事,寻以贪刻免。
(2)士庶咸恨正刑之晚,若释桎梏焉。
【小题6】推测《晋书》把刘毅、诸葛长民归类并列于同一“列传”的原因:
【小题7】依据第⑤划直线句,分别用一四字短语概况诸葛长民的品格。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9-11-19 03:32:4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王羲之字逸少,司徒导之从子也。父旷,淮南太守。元帝之过江也,旷首创其议。羲之幼讷于言,人未之奇。及长,辩赡,以骨鲠称。尤善隶书,为古今之冠,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深为从伯敦、导所器重。时陈留阮裕有重名,亦目羲之与王承、王悦为王氏三少。时太尉郗鉴使门生求女婿于导,导令就东厢遍观子弟。门生归,谓鉴曰:“王氏诸少并佳,然闻信至,咸自矜持。惟一人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鉴曰:“正此佳婿邪!”访之,乃羲之也,遂以女妻之。

 羲之雅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初渡浙江,便有终焉之志。会稽有佳山水,名士多居之,谢安未仕时亦居焉。孙绰、李充等皆以文义冠世,并筑室东土,与羲之同好。尝与同志宴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羲之自为之序以申其志。

 尝诣门生家,见棐几滑净,因书之,真草相半。后为其父误刮去之,门生惊懊者累日。又尝在蕺山见一老姥持六角竹扇卖之羲之书其扇各为五字姥初有愠色因谓姥曰但言是王右军书以求百钱邪姥如其言人竞买之。他日,姥又持扇来,羲之笑而不答。其书为世所重,皆此类也。每自称“我书比钟繇,当抗行;比张芝草,犹当雁行也”。曾与人书云:“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使人耽之若是,未必后之也。”

 时骠骑将军王述少有名誉,与羲之齐名,而羲之甚轻之,由是情好不协。述先为会稽,以母忧居郡境,羲之代述,止一吊,遂不重诣。述每闻角声,谓羲之当候己,辄洒扫而待之。如此者累年,而羲之竟不顾,述深以为恨。及述为扬州刺史,将就征,周行郡界,而不过羲之。及述蒙显授,羲之耻为之下,遣使诣阙,求分会稽为越州。行人失辞,大为时贤所笑。述后检察会稽郡,辩其刑政,主者疲于简对。羲之深耻之,遂称病去郡。

(选自《晋书·王羲之传》,有删改)

【小题1】对文中画框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又尝在蕺山见一老姥持六角竹扇/卖之羲之书/其扇各为五字/姥初有愠色/因谓姥曰/但言是王右军/书以求百钱邪/姥如其言人/竞买之。
B.又尝在蕺山见一老姥/持六角竹扇卖之/羲之书其扇/各为五字/姥初有愠色/因谓姥曰/但言是王右军书/以求百钱邪/姥如其言/人竞买之。
C.又尝在蕺山见一老姥/持六角竹扇卖之/羲之书其扇各为五字/姥初有愠色/因谓姥曰/但言是王右军/书以求百钱邪/姥如其言人/竞买之。
D.又尝在蕺山见一老姥持六角竹扇/卖之羲之书/其扇各为五字/姥初有愠色/因谓姥曰/但言是王右军书/以求百钱邪/姥如其言/人竞买之。
【小题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羲之是司徒王导的侄子,年幼时并没有显出什么特异之处,长大后擅长隶书。后来被太尉郗鉴相中,成为郗家的女婿。文中记述了成语“东床快婿”的由来。
B.王羲之曾与一群好友聚集在会稽郡山阴县的兰亭宴饮集会,并亲自作序来抒发自己的感受。千古名篇《兰亭集序》即作于此时。
C.王羲之书法精湛,不但擅长楷书和草书,而且主张学习书法应该全身心地投入,言谈之间常常把自己与钟繇、张芝相提并论。
D.骠骑将军王述的母亲去世后,王羲之因为与之有隔阂,只去吊唁了一次,就没有再去,王述对此并不在意,仍“洒扫而待之”。
【小题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羲之幼讷于言,人未之奇。及长,辩赡,以骨鲠称。
②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使人耽之若是,未必后之也。

同类题2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各题。
①羊祜,字叔子,泰山南城人也。博学能文,美须眉,善谈论。郡将夏侯威异之,以兄霸之子妻之。举上计吏,州四辟从事,皆不就。夏侯霸之降蜀也,姻亲多告绝,祜独其室,恩礼有加焉。
②帝将有灭吴之志,以祜为都督荆州诸军事,镇南夏,甚得江汉之心,吴石城守去襄阳七百余里,每为边害,祜患之,竟以诡计令吴罢守。于是戍逻减半,分以垦田八百余顷,大获其利。在军常轻裘缓带,身不被甲,铃阁以下,侍卫不过十数人,而颇以畋渔废政。尝欲夜出,军司徐胤执棨当营门曰:“将军都督万里,安可轻脱!将军之安危,亦国家之安危也。胤今日若死,此门乃开耳。”祜改容谢之,此后稀出矣。
每与吴人交兵,克日方战,不为掩袭之计。将帅有欲进谲诈之策者,辄饮以醇酒,使不得言。吴将邓香掠夏口,祜募生缚香,既至,宥之。香感其恩甚,率部曲而降。祜出军行吴境,刈谷为粮,皆计所侵,送绢偿之,每会众江沔游猎,常止晋地,若禽兽先为吴人所伤而为晋兵所得者,皆封还之,于是吴人翕然悦服。称为“羊公”,不之名也。祜与陆抗相对,使命交通,抗称祜之德量,虽乐毅,诸葛孔明不能过也。抗尝病,祜馈之药。抗服之无疑心,人多谏抗,抗曰:“羊祜岂鸩人者?”
④祜女夫尝劝祜有所营置,令有归载者,祜黯然不应,退告诸子曰:“人臣树私则背公,是大惑也,汝宜识吾此意。”
(节选自《晋书·羊祜传》)
(注)①诡计:奇计。
【小题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博学能
(2)祜独其室
【小题2】为下列居中加点词语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皆计所,送绢偿之( )
A.侵占
B.侵犯
C.侵害
D.侵袭
【小题3】为下列居中加点词语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祜与陆抗相对,使命交通( )
A.结交
B.连接
C.往来
D.沟通
【小题4】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A.胤今日若死,此门开耳   今君亡赵走燕
B.称为“羊公”,不名也   句读不知,惑之不解
C.祜女夫尝劝祜有营置 视成蓄,掩口胡卢而笑
D.人臣树私背公   及诸河,在舟中矣
【小题5】把第③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
每与吴人交兵,克日方战,不为掩袭之计。将帅有欲进谲诈之策者,辄饮以醇酒,使不得言。
【小题6】第④段中“此意”指的是:做大臣应当   
【小题7】依据②③两段相关事迹,概括羊祜的主要品质,完成表格。
相关事迹
羊祜的品质
安边垦田
(1)__________________
徐胤当门
(2)__________________
邓香归降
(3)__________________
陆抗服药
(4)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陆云字士龙,六岁能属文,性清正,有才理。少与兄机齐名,虽文章不及机,而持论过之,号曰"二陆"。吴尚书广陵闵鸿见而奇之曰此儿若非龙驹当是凤雏后举云贤良时年十六俄以公府掾为太子舍人出补浚仪令县居都会之要,名为难理。云到官肃然,下不能欺,市无二价。人有见杀者,主名不立,云录其妻,而无所问。十许日遣出,密令人随后,谓曰:“其去不出十里,当有男子候其与语,便缚来。”既而果然。问之具服,于是一县称其神明。郡守害其能,屡谴责之,云乃去官。百姓追思之,图画形象,配食县社。

寻拜吴王晏郎中令。晏于西园大营第室,云上书曰:"臣窃见世祖武皇帝临朝拱默,训世以俭,即位二十有六载,宫室台榭无所新营,屡发明诏,厚戒丰奢。臣以凡才,特蒙拔擢,亦思竭忠效节以报所受之施,是以不虑犯迕,敢陈所怀。如愚臣言有可采,乞垂三省。”

入为尚书郎、中书侍郎。成都王颖表为清河内史。颖将讨齐王冏,以云为前锋都督。会冏诛,转大将军右司马。颖晚节政衰,云屡以正言忤旨。孟玖欲用其父为邯郸令,左长史卢志等并阿意从之,而云固执不许,曰:"此县皆公府掾资,岂有黄门父居之邪!"玖深忿怨。张昌为乱,颖上云为使持节、大都督、前锋将军以讨昌。会伐长沙王,乃止。

机之败也,并收云。蔡克入至颖前,叩头流血,曰:"云为孟玖所怨,远近莫不闻。今果见杀,罪无彰验,将令群心疑惑,窃为明公惜之。"僚属随克入者数十人,流涕固请,颖恻然有宥云色。孟玖扶颖入,催令杀云。时年四十二。门生故吏迎丧葬清河,修墓立碑,四时祠祭。

云弟耽为平东祭酒,亦有清誉,与云同遇害。大将军参军孙惠与淮南内史朱诞书曰:"不意三陆相携暗朝,一旦湮灭,道业沦丧,痛酷之深,荼毒难言。国丧俊望,悲岂一人!"其为州里所痛悼如此。后东海王越讨颖,移檄天下,亦以机、云兄弟枉害罪状颖云。

( 节选自《晋书·陆云传》卷五十四列传第二十四 )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吴尚书广陵闵鸿见而奇之曰/此儿若非龙驹/当是凤雏后/举云贤良/时年十六/俄以公府掾/为太子舍人/出补浚仪令/县居都会之要/
B.吴尚书广陵闵鸿见而奇之/曰/此儿若非龙驹/当是凤雏/后举云贤良/时年十六/俄以公府掾为太子舍人/出补浚仪令/县居都会之要/
C.吴尚书广陵闵鸿见而奇之/曰/此儿若非龙驹/当是凤雏/后举云贤良时/年十六/俄以公府掾为太子舍人/出补浚仪令/县居都会之要/
D.吴尚书广陵闵鸿见而奇之/曰/此儿若非龙驹/当是凤雏后/举云贤良/时年十六/俄以公府掾为太子舍人/出补浚仪/令县居都会之要/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配食”即合祭,配享。指古人在祭祀时兼祀他神以配其所祭。文中指当地百姓追念陆云,让他与县里的土神相配,一起享受祭祀。
B.“黄门”原是官署名,汉代设有黄门官,给事于黄门之内。文中的“黄门”是指宦官,东汉时给事内廷的黄门令等职务皆由宦官充任。
C.“使持节”是魏晋时期直接代表皇帝行使地方军政权力的官职。文中的“节”是中国古代的信物﹐它给与臣子以诛杀中级以下官吏的权力。
D.“移檄”是中国古代官方文书“移”和“檄”的并称,多用于征召、晓谕和声讨。文中用作动词,指发布公文进行声讨 。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陆云天资聪慧,少有才名。他六岁能写文章,虽然文采不如陆机,但立论超过哥哥,时人称他们为“双陆”。吴国尚书闵鸿也认为他是奇才。
B.陆云长于吏治,文武双全。补任县令时,他巧断杀人疑案,被当地人奉为神明;张昌作乱时,他担任大都督率军前去征讨,最终平定了叛乱。
C.陆云品格清正,不畏权贵。担任吴王司马晏的郎中令时,他凭借先帝的遗训反对吴王大兴土木;司马颖晚年昏庸,陆云屡次以直言违背他的旨意。
D.陆云蒙冤而死,天下痛惜。在孟玖的谗言蛊惑下,陆云无辜被杀,他的门生和旧吏将他安葬并且四时祭祀。后来司马越讨伐司马颖时,也为他抱不平。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其去不出十里,当有男子候其与语,便缚来。”既而果然。
(2)僚属随克入者数十人,流涕固请,颖恻然有宥云色。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傳玄,休奕,北地泥阳人也。玄少孤贫,博学善属文,解钟律。性刚劲亮直,不能容人之短。郡上计吏再举孝廉,太尉,皆不就。州举秀才,除郎中。五等建,封鹑觚男。武帝为晋王,以玄为散骑常侍。及受禅,进爵为,加附马都尉。帝初即位,广纳直言,开不讳之路,玄及散骑常侍皇甫陶共掌谏职。玄上疏,诏报曰:“举清远有礼之臣者,此尤今之要也。”乃使玄草诏进之。玄复上疏,帝下诏曰:“二常侍恳恳于所论,可谓乃心欲佐益时事者也。”俄迁侍中。初,玄进皇甫陶,及入而抵,玄以事与陶争,言喧哗,为有司所奏,二人竟坐免官。泰始四年,以为御史中丞。时颇有水早之灾,玄复上疏,诏曰:“得所陈便宜,言农事得失及水官兴废,又安边御胡政事宽猛之宜,申省周备,一二具之,此诚为国大本,当今急务也。”五年,迁太仆。时比年不登,羌胡扰边,诏公聊会议。玄应对所问,陈事切直,虽不尽施行,而常见优容。转司隶校尉。献皇后崩于弘训宫,设丧位。旧制,司隶于端门外坐,在诸卿上,绝席。其入殿,按本品秩在诸卿下,以次坐,不绝席。而谒者以弘训宫为殿内,制玄位在卿下。玄恚怒,厉声色而责谒者。谒者妄称尚书所处,玄对百僚而骂尚书以下。御史中丞庾纯奏玄不敬,玄又自表不以实,坐免官。

然玄天性峻急不能有所容每有奏劾或值日暮捧白简整簪带竦踊不寐坐而待旦寻卒于家时年六十二,谥曰刚。玄少时避难于河内,专心诵学,后虽显贵,而著述不废。撰论经国九流及三史故事,评断得失,各为区例,名为《傅子》,为内、外、中篇,凡有四部、六录,合百四十首,数十万言,并文集百余卷行于世。玄初作内篇成,子咸以示司空王沈。沈与玄书曰:“省足下所著书,言富理济,经纶政体,存重儒教,足以塞杨、墨之流遁,齐孙、孟于往代。每开卷,未尝不叹息也。‘不见贾生,自以过之,乃今不及’,信矣!”其后追封清泉侯。

(选自《晋书·傅玄传》,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然玄天性峻急/不能有所容/每有奏劾/或值日暮/捧白简/整簪带/竦踊不寐/坐而待旦/寻卒于家/时年六十二
B.然玄天性峻/急不能有所容/每有奏劾/或值日/暮捧白简/整簪带竦/踊不寐坐/而待旦/寻卒于家/时年六十二
C.然玄天性峻急/不能有所容/每有奏劾或值日/暮捧白简/整簪带/竦踊不寐/坐而待旦/寻卒于家时/年六十二
D.然玄天性峻/急不能有所容/每有奏劾或值/日暮捧白简/整簪带竦/踊不寐坐/而待旦/寻卒于家时/年六十二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字又称表字,是在名以外所起的表示德行或志向的名字,它的意思和名有联系,或相近,或相反。
B.辟是中国古代的官员选拔制度,自汉代起实行,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确定是否任用。隋唐以后,主要实行科举制。
C.子是中国古代五等爵位之一,位于王爵、侯爵、伯爵之后,男爵之前。因为傅玄曾进爵为子,所以他的作品集名为《傅子》。
D.受禅即接受禅让,此处指晋武帝司马炎接受魏元帝的禅让而称帝。禅让是传说中五帝时期帝位传承制度,如尧禅让于舜。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傅玄性格刚直,缺乏容人之量。它曾和皇甫陶高声争论,被弹劾丢官;又因献皇后丧事上自已座次而斥责谒者,骂尚书,被弹劾不敬,受到惩罚。
B.傅玄直言进谏,受到皇帝赞赏。晋武帝初即位,他上疏建议举荐清远有礼之臣。泰始四年上疏谈论农业、水利、边防等事项,皇帝认为傅玄上奏的是国之大本。
C.傅玄任职太仆,应诏议论朝政。泰始五年,他升任太仆,当时西晋王朝农业多年歉收,羌人扰乱边疆,皇帝下诏众卿会议,他回答皇帝问话,议政激切直爽。
D.傅玄专注学问,著述丰富高深。他年少时求学专心,入仕后仍笔耕不辍,结集为《傅子》。对此,王沈既予以高度评价,又认为傅玄赶不上贾谊,令人叹息。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其入殿,按本品秩在诸卿下,以次坐,不绝席。
(2)御史中丞庾纯奏玄不敬,玄又自表不以实,坐免官。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陆玩字士瑶。器量淹雅,弱冠有美名,贺循每称其清平当,郡檄纲纪,东海王越辟为掾,皆不就。元帝引为丞相参军。时王导初至江左,思结人情,请婚于玩。玩对曰:“培缕无松柏,薰莸不同器。玩虽不才,义不能为乱伦之始。”导乃止。玩尝导食酪,因而得疾。与导笺曰:“仆虽吴人,几为伧鬼。”其轻易权贵如此。
累加奋武将军,征拜侍中,以疾辞。王敦请为长史,逼以军期,不得已,乃从命。敦平,尚书令郗鉴议敦佐吏不能匡正奸恶,宜皆免官禁锢。会温峤上表申理,得不坐。复侍中,迁吏部尚书,领会稽王师,让不拜。尚书左仆射,本州大中正。及苏峻反,遣玩与兄晔俱守宫城。玩潜说匡术归顺,以功封兴平伯。转尚书令。
寻而王导、郗鉴、庾亮相继而薨,朝野咸以为三良既没,国家殄瘁。以玩有德望,迁侍中、司空,给羽林四十人。玩既拜,有人诣之,索杯酒,泻置柱梁之间,咒曰:“当今乏材,以尔为柱石,莫倾人梁栋邪!”玩笑曰:“戢卿良箴。”既而叹息,谓宾客曰:“以我为三公,是天下为无人。”谈者以为言。
玩虽登公辅,谦让不辟掾属。成帝闻而劝之。玩不得已而从命,所辟皆寒素有行之士。玩翼亮⑤累世,常以弘重为人主所贵,加性通雅,不以名位格物,诱纳后进,谦若布衣,由是缙绅之徒莫不隆其德宇。后疾甚,上表曰:“臣年向中寿,穷极宠荣,终身归全,将复何恨!”惟愿陛下崇明圣德,弘敷洪化,曾构祖宗之基,道济群生之命。臣不胜临命遗恋之情,贪及视息,上表以闻。”薨年六十四,谥曰康,给兵千人,守冢七十家。太元中,功臣普被减削,司空何充等止得六家,以玩有佐命之勋,先陪陵而葬,由是特置兴平伯官属以卫墓。
(《晋书·列传四十七》)
注:①纲纪:官职名,指州郡的主簿。②培缕(1ǒu):小土丘。③薰莸:薰,香草,比喻善类;莸:臭草,比喻恶物。④伧鬼:南方人对北方人的轻蔑称呼。⑤翼亮:辅佐。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贺循每称其清平当 允:公允。
B.谈者以为言    知:知己。
C.玩尝导食酪    诣:前往。
D.不以名位格物    格物:穷究事物的道理或纠正人的过失。这里指纠正人的过失。
【小题2】下列对文中有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弱冠”,古人的年龄有时不用数字表示,而是用一种与年龄有关的称谓来代替。“弱冠”是男子二十岁。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人,因为还没达到壮年,故称“弱冠”。
B.“江左”即江东。古人以东为左,以西为右。
C.丞相参军、奋武将军、侍中、吏部尚书等,都是官职名。缙绅:原意是插笏(古代朝会时官宦所执的手板,有事就写在上面,以备遗忘)于带,旧时官宦的装束,转用为官宦的代称。
D.官职的任免调动常用以下词语,“拜 、迁、 转、领”等。“拜”指用一定的礼仪授予某种官职或名位。“迁”:调动官职,包括升级、降级、平级转调三种情况,这里是升职。“转”:转任,转换所任职务。“领”:统领。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敦被平定后,郗鉴以王敦的属吏没有履行匡正奸恶的职责为名,将陆玩等全部属吏予以囚禁,后经温峤营救得以释放。
B.陆玩弱冠之年就颇有美名,且性情刚直,不慕权贵,曾因到王导家食酪而造成身体不适,就写信对其嘲讽。
C.陆玩被提拔为侍中、司空后,曾有人前往拜访他,其间此人索酒倒在梁柱之间,以警示陆玩要珍惜朝廷任用,有所作为。
D.陆玩去世后,因其对朝廷有辅佐创业之功,死后备极哀荣,不仅能够陪葬先帝,而且朝廷还特地设置机构以保卫其墓地。
【小题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寻而王导、郗鉴、庾亮相继而薨,朝野咸以为三良既没,国家殄瘁。
(2)后疾甚,上表曰:“臣年向中寿,穷极宠荣,终身归全,将复何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