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采薇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扉室靡家,玁狁之故。不遑启居,玁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曰归曰归,岁亦阳止。王事扉盬,不遑启处。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驾彼四牡,四牡骙骙。君子所依,小人所腓。四牡翼翼,象弭鱼服。岂不日戒,玁狁孔棘。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小题1】下列关于诗歌内容的表述,不恰当的两项是
A.本诗的主旨是揭露和控诉统治者穷兵黩武、不顾百姓安危的残暴统治。
B.本诗通过一个成卒归途中的自述和回顾,生动地描写了当时征夫的生活。
C.诗篇真实地描写了远征生活的艰辛,以及征人久戍思归的凄楚心情。
D.全诗交织着戍卒们抗敌卫国和思家恋乡的矛盾复杂心情。
E. 诗的前三章以倒叙的方式回忆了征战之苦,而四、五章则写将帅、车马、服饰之盛,流露出对战争的厌恶。
【小题2】全诗共六章,其中前三章开头几句句式重复,用字大体相同,这是什么手法?使用这种手法有什么好处?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9-11-19 08:57:3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观 周
孔子谓南宫敬叔曰:“吾闻老聃博古知今,通礼乐之原,明道德之归,则吾师也,今将往矣。”对曰:“谨受命。”
遂言于鲁君曰:“臣受先臣之命云:‘孔子圣人之后也。其祖弗父何,始有宋国而授厉公。及正考父佐戴、武、宣,三命兹益恭。故其鼎铭曰:“一命而偻,再命而伛,三命而俯。循墙而走,亦莫余敢侮。饘于是,粥于是,以糊其口。”其恭俭也若此。’臧孙纥有言:‘圣人之后,若不当世,则必有明君而达者焉。孔子少而好礼,其将在矣。’属臣曰:‘汝必师之。’今孔子将适周,观先王之遗制,考礼乐之所极,斯大业也!君盍以乘资之?臣请与往。”
公曰:“诺。”与孔子车一乘,马二匹,竖子侍御。敬叔与俱。至周,问礼于老聃,访乐于苌弘,历郊社之所,考明堂之则,察庙朝之度。于是喟然曰:“吾乃今知周公之圣,与周之所以王也。
及去周,老子送之,曰:“吾闻富贵者送人以财,仁者送人以言。吾虽不能富贵,而窃仁者之号,请送子以言乎:凡当今之士,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讥议人者也;博辩闳达而危其身,好发人之恶者也。无以有己为人子者,无以恶己为人臣者。”孔子曰:“敬奉教。”自周反鲁,道弥尊矣。远方弟子之进,盖三千焉。
孔子观乎明堂,睹四门墉,有尧舜之容,桀纣之象,而各有善恶之状,兴废之诫焉。又有周公相成王,抱之负斧扆南面以朝诸侯之图焉。
孔子徘徊而望之,谓从者曰:“此周公所以盛也。夫明镜所以察形,往古者所以知今。人主不务袭迹于其所以安存,而忽怠所以危亡,是犹未有以异于却走而欲求及前人也,岂不惑哉!”
(选自《孔子家语》,有改动)
【注】①南宫敬叔:鲁国大夫。②老聃:老子。③先臣:指南宫敬叔已去世的父亲。④弗父何:宋湣公长子,厉公兄。⑤正考父:弗父何的曾孙,生孔父嘉,即孔子的祖先。⑥偻:弯着腰,表示恭敬。⑦伛:弯着身子。⑧饘(zhān):稠粥。⑨墉:墙壁。⑩斧扆(yǐ):古代帝王所用的状如屏风的器物,高八尺,上绣斧形图案。
【小题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通礼乐之原     原:起源
B.再命而伛 再:第二次
C.则必有明君而达者焉 达:使……通达
D.君盍以乘资之   盍:为何
【小题2】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礼乐,“礼”指各种礼节规范,“乐”则包括音乐和舞蹈。古代帝王常用兴礼乐为手段以求达到尊卑有序远近和合的统治目的。
B.乘,指兵车,包括一车四马,如《论语·先进》中说:“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
C.明堂,古代天子宣明政教的地方,凡朝会、祭祀、庆赏、选士、养老、教学等大典,均在此举行。
D.士,先秦时期贵族的最低等级,位次于大夫,如《礼记·王制》中规定:“诸侯之上大夫卿、下大夫、上士、中士、下士,凡五等。”
【小题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乃今知周公之圣,与周之所以王也。
(2)吾虽不能富贵,而窃仁者之号,请送子以言乎。
【小题4】请根据文中内容概括孔子受尊崇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