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墨烟张

陈柳金

一日傍黑,张家院里哇地一声哭,土坯墙震落一层沙尘。婴儿落地,没听过这样大声的,且脸如包公,黑不溜秋。张父说,俺张家世代制墨,如今老天馈赠一墨宝,就叫他张秉墨吧!

这张秉墨,天生一个玩家。六岁便能玩墨,采烟、熬胶、和墨、上模、晾晒、裱金,一整套工序下来有模有款。九岁便玩书成瘾,熟读四书五经、诸子百家,还练得一手好书画,吟咏唐诗宋词亦有腔有调。张秉墨的天空悬着一颗文曲星。

但到了十八岁,天空却变了天。参加了地下组织的张父因叛徒出卖,死于鬼子刺刀之下。张秉墨强忍一腔怒火,接过搅墨棒,墨缸里转起圈圈旋涡,搅动一百零八圈后,蒸煮成团,蓄着劲举锤敲打一百零八遍。张秉墨发誓要做条好汉,把小日本的肉剁成酱,锤打成一根根愤怒的墨条。

张家院子每天清晨依旧飞出一群白鸽,鸽群沿鹤庄盘旋一圈后,总是有一只鸽子带着张秉墨的牵挂飞离队伍。薄暮时分,那鸽子才从天空凯旋而归。张秉墨宝贝一样捧在手心,喂了食,轻轻放进笼子。

前线还是失守了,小日本洪水猛兽一样冲进庄里,打砸抢烧,把个鹤庄鼓捣成了墨缸,每个人心里都墨黑墨黑的。小日本把鹤庄小学占为指挥部,临晚集合村民训话,太军佐藤野夫说鹤庄藏有共党,自己站出来,可免全庄人死,否则通通都得死!

村民个个岿然不动,佐藤无计可施。忽然头顶掠过一群白鸽,仰起头,鸽子送他一个见面礼。佐藤往脸上一抹,一撮腥臭的鸽屎。叭嘎,杀了它们!一阵乱枪响起,连鸽毛也不见掉下来。佐藤恼怒道,不供出来,你们,通通的当鸽子宰!

翌日,鸽群刚回笼,张家院门被踢开,几个小日本端着枪叽里嘎啦闯进来。正在锤墨的张秉墨猛一惊。贼头贼脑的小日本乱搜一气,从笼里捉出几只白鸽。翻译给张秉墨下了命令,以后每隔三天送两只鸽子孝敬太军!

鬼子走后,张秉墨赶紧去看鸽子,幸好那只白鸽还在,这才松了口气。入夜,他扬手放飞了那鸽。

就在这两天,有四个村民怀疑是共党分子捉进了指挥部。一向抬头做事的张秉墨把头压得老低,搅墨一百零八圈,锤墨一百零八遍。他要把张家本领亮出来,制成胳膊粗的圆条墨,当作礼物送给佐藤野夫。

转眼三天已到,张秉墨这次送给佐藤的是两只鸽子。进了门,只见佐藤呕吐不止,气喘吁吁。张秉墨细看,知他犯了夹阴伤寒,前几天吃了鸽肉大补精气,不慎便犯下此症。张秉墨说,太军,我有法子能治好你的病!佐藤如遇救星,却见他一脸乌黑,心生疑窦,但病痛难耐,只得恭听。张秉墨道,鸽屎为药引,槐角、扎参、细辛炖服。佐藤还记着上次鸽屎之恨,这次竟敢叫他吃这腥臭物,以为张秉墨捉弄他。翻译说,太军,张师傅可神了,您就信他一回吧!

佐藤服了鸽屎和中药,翌日果然恢复如常。三天后张秉墨送来鸽子时,他竖起大拇指,你,大大的神!张秉墨说,太军,下次俺送几根大圆墨给你,俺张家墨条,不仅是书画的上等墨料,还能止血、治皮肤疮毒和腮腺炎。佐藤听了大喜,临别,差翻译送张秉墨,张秉墨悄悄塞给他一张纸条。

这晚深夜,张秉墨正要入梦,院门吱呀推开,一黑影潜了进来。是翻译窃取了日军的重要情报,内容是鬼子将于后天晚上攻打驻扎在一深山处的我军阵营。

张秉墨马上放飞那只白鸽。鸽子飞回时,也带回了我军指令——后天里应外合端掉日军指挥部。

这天傍晚,他又一次放飞了白鸽。转身去给佐藤送鸽子,这次多了几根胳膊粗的圆条墨,是他答应送给佐藤的礼物。

踏进门时,地上躺着一只流血的白鸽。佐藤凶相毕露:它,从你家飞出,你的下场……还没等他说完,门外已拥来一群鬼子。张秉墨放飞手里的白鸽,掏出嵌有炸药的圆条墨,把盖子一掀,几声巨响,佐藤野夫与鬼子不明不白地见鬼去了。

在张秉墨的葬礼上,鹤庄乡亲全都披麻戴孝。忽然一群白鸽悲鸣着从张家院子飞出,在鹤庄上空整整盘旋了一百零八圈。仪仗队前,翻译跟一战士手抬石碑大的方条墨,上书三个镏金大字:墨烟张!

(选自《短小说》,2012年第5期,有删节)

【小题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张秉墨的父亲因参加地下组织被出卖而惨遭鬼子杀害,这对他无疑是一个沉重打击,文中“蓄着劲举锤敲打”的细节描写中暗含着张秉墨压抑不住的愤怒之情。
B.小说中的“鸽子”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张秉墨视鸽子为宝,佐藤被鸽子羞辱和吃鸽子,鸽子传递情报,鸽群悲鸣盘桓等,在这里鸽子成了揭示主题的象征物。
C.佐藤服了张秉墨配有鸽屎的中药,第二天果然恢复如常,这既写出了张秉墨医术的高超,也为下文写得到佐藤的信任和送墨条的情节张本。
D.小说善于运用埋设伏笔的写法,比如“锤打成一根根愤怒的墨条”就为下文利用墨条炸死鬼子做了铺垫;翻译对佐藤的一番劝说也为后文里应外合消灭敌人打下了基础。
E.这篇小说的主题开拓上很有深度和力度,结构大气磅礴,故事情节简单有趣,语言极富张力,叙事也干净利落,很有特色。
【小题2】小说开头两段叙述了张秉墨少年时期的种种经历,这样写的意图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小题3】请简要概括分析小说中的张秉墨的性格特点。
【小题4】小说的结尾处鸽群悲鸣和仪仗队中有人手抬写有“墨烟张”的方墨条的情节,有人说是画龙点睛,有人则说是画蛇添足,你赞同哪种说法?请结合原文,说说你的具体理由。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9-11-25 10:23:5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桑吉此时正站在望得见学校、望得见学校操场和红旗的山丘上,对着水汽芬芳的空气,学着老师的口吻:“桑吉!”
②然后,他笑起来:“对不起,老师,桑吉逃学了!”
③此时,桑吉越过了丘冈,往南边的山坡下去几步,山坡下朝阳处的小学校和乡镇上那些房屋就从他眼前消失了。他开始顺着山坡向下奔跑。他奔跑,像草原上的很多孩子一样,并不是有什么急事需要奔跑,而是为了让柔软的风扑面而来,为了让自己像一只活力四射的小野兽一样跑得呼哧呼哧地喘着粗气。春天里,草坡在脚底下已经变得松软了,有弹性了。很像是地震后,他们转移到省城去借读时,那所学校里的塑胶跑道。
④脚下出现了一道半米多高的土坎,桑吉轻松地跳下去了。那道坎是牦牛们磨角时挑出来的。
⑤他跳过一丛丛只有光秃秃的坚硬枝干的雪层杜鹃,再过几天,它们就会绽放新芽,再有一个月,它们就会开出细密的紫色花朵。
⑥挨着杜鹃花丛是一小片残雪,他听见那片残雪的硬壳在脚下破碎了。然后,天空在眼前旋转,那是他在雪上滑倒了。他仰身倒下,听到身体内部的东西震荡的声音。他笑了起来,学着同学们的声音,说:“老师,桑吉逃学了。”
⑦老师不相信。桑吉是最爱学习的学生,桑吉还是成绩最好的学生。
⑧老师说:“他是不是病了?”
⑨“老师,桑吉听说学校今年不放虫草假,就偷跑回家了。”
⑩本来,草原上的学校,每年五月都是要放虫草假的。挖虫草的季节,是草原上的人们每年收获最丰厚的季节。按惯例,学校都要放两周的虫草假,让学生们回家去帮忙。如今,退牧还草了,保护生态了,搬到定居点的牧民们没那么多地方放牧了。一家人的柴米油盐钱、向寺院作供养的钱、添置新衣裳和新家具的钱、供长大的孩子到远方上学的钱、看病的钱,都指望着这短暂的虫草季了。
(11)桑吉的姐姐在省城上中学。父亲和母亲都抱怨姐姐把太多的钱花在打扮上了。而桑吉在城里的学校借读过,他知道,姐姐那些花费都是必需的。她要穿裙子,还要穿裤子。穿裙子和穿裤子还要搭配不同的鞋,皮的鞋、布的鞋、塑料的鞋。
(12)桑吉说:“今年虫草假的时候,我要挣两千元。一千元寄给姐姐,一千元给奶奶看医生!”
(13)所以,他就打定主意逃学了。
(14)奔跑中,他重重地摔倒在一摊残雪上,仰身倒地时,胸腔中的器官都震荡了,脑子就像篮球架上的钢圈被敲击过一样,嗡嗡作响。
(15)桑吉庆幸的是,他没有咬着自己的舌头。
(16)然后,他侧过身,让脸贴着冰凉的雪,这样能让痛楚和脑子里嗡嗡的蜂鸣声平复下来。
(17)这时,他看见了这一年的第一只虫草!
……
(18)桑吉一直匍匐在草地上,他的一双膝盖很快就被苏醒的冻土打湿了。他的眼睛为了寻找这短而细小的虫草芽都流出了泪水。一些把巢筑在枯草窠下的云雀被他惊飞起来,不高兴地在他头顶上忽上忽下,喳喳叫唤。
(19)和其他飞鸟比起来,云雀飞翔的姿态有些可笑。直上直下,像是一块石子、一团泥巴,被抛起又落下,落下又抛起。桑吉站起身,双臂向后,像翅膀一样张开。他用这种姿势冲下了山坡。他做盘旋的姿态,他做俯冲的姿态。他这样子的意思是对着向他发出抗议声的云雀说,为什么不用这样漂亮的姿态飞翔?
(20)云雀不理会他,又落回到草窠中,蓬松着羽毛,吸收太阳的暖意。在这些云雀看来,这个小野兽一样的孩子同样也是可笑的,他做着飞翔的姿态,却永远只能在地上吃力地奔跑,呼哧呼哧地喘着粗气,像一只笨拙的旱獭。
(节选自阿来《三只虫草》,有删改)
【小题1】(梳理情节)请围绕小主人公桑吉,梳理文章的情节。
【小题2】(分析情节技巧)有人认为,描写云雀的文字是小说的赘笔。谈谈你的看法。
【小题3】(分析情节作用)分析小说第⑩段的作用。

同类题2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各题。
中国书法程式美与个体生命创造并行不悖
肖云儒
中国书法以汉字的造型形象为单元,在汉字的书写过程中与笔法、墨法、章法动态组合,将线的艺术表现和审美意趣普泛化、固态化、规律化、形式化,积以时日,便升华为一种程式,像草、隶、篆、行。这每一书写形态中,如草书,又凝固为章草、狂草、行草。各形态之间还嫁接出新的品种,如行隶、隶篆等等。艺术创作本来最忌重复和相似,艺术程式却偏偏强调“不易”和反复,中国书法也便要一贯强调认真切实地习帖学碑,讲究字的师从背景和文化渊源。
大家可能会提出一点疑问:强调“不变”的程式美学,会不会压抑艺术家的创造生命和创新思维呢?其实不然,中国书法程式既包含“形式”,也积淀着文艺论说中常常与之相对的“内容”,但这“内容”不是通常我们所指的文艺作品的人生及社会内容,它积淀的是抒情性内容,情绪性、审美性的内容。中国历代书法的传承与创新,实质上都是围绕着如何处理既有艺术程式和它所承载的生命体验、艺术体验之间的关系来展开的。正如电影《梅兰芳》中用纸质的镣铐所作的比喻,我们不能扔也扔不下那无形的镣铐,却又要在镣铐的拘束中让生命、情愫流淌。
中国书法史上创新有多种途径,在此集中谈一谈主要的三种类型:
第一,“程式进入型”创新。这是承续性、归纳性创新类型。譬如赵孟頫。他前期刻意用古,“尽仿古人” 。但由于他的文化底蕴有厚度,又有丰厚的个人体验,得以回溯到前人书写的情绪状态中。不但有融会贯通前人程式的能力,也能够使之与自己的生命体验和艺术情趣相熔接,因此逐渐写出了自家面目。这是一条通过对固有程式的深度进入,渐成大气象、营构新风景的路子。
第二,“程式突围型”创新。亦可称为程式冲决型创新。譬如历代的狂狷书法家,都是以生命冲决礼教,以真性童心冲决社会和艺术既有的游戏规则而实现创新的。作为一个大群体,情况又各有不同:有的是“心疾”之狂,如徐渭;有的是心性之狂,如怀素、张旭;有的是艺术之狂,如米芾;还有的是佯作之狂,如杨凝式杨疯子 。
不论是病狂、心狂、艺狂还是佯狂,狂癫精神状态都成为他们突围常态、突围传统、实现创新的强大动力,使他们在艺术创作中走出了中国文化常有的平和冲淡,带有强烈的冲决色彩甚至断裂感觉。但不能不注意的是,从创作准备层面看,他们都对传统程式有深厚的功底,他们把前人的程式融进了心里;从作品显示层面看,他们却把程式抛在了脑后;从作品质地层面看,他们又把程式化在了笔墨中。
第三,“程式构建型”创新。这一类可以于右任为例。于右任从研习北碑起步,传统程式功力极深。法古却不泥古,自有一番天真潇洒的仪态。在《秋先烈(秋瑾)纪念碑记》中,楷书中时见行、隶笔意,隶笔又常以行、楷笔法写出,很是和谐自洽,雍容大度。《右任墨缘》中 ,他的书法由局部创造到整体构建,由“集古字”到“立我法” ,实现了构建新程式的大创造。他以自家的个性与功力融行、楷、草为一体,创立了《标准草书》 ,成为一代新程式,惠泽后世……
以上三种创新类型,也可以说是处理书法程式与生命表达关系的三种方式。一种是深研细习、得其精粹,在既有程式的内里找到自己的个性、生命独特的表达方式;一种是把程式消化于心里,然后以感性的、激情的生命表达,狂放地冲决程式而呈现创新气象;再一种便是在对传统程式的开放融汇中,理性地为自己的生命表达和艺术追求构建新的程式法度。这三种创新类型今天都给了我们很多启示。
(节选自《中国书法的文化意义》)
【小题1】下列关于“中国书法程式”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书法把汉字的造型作为单元,对笔法、墨法、章法反复练习,形成动态化、规律化的造型组合。
B.中国书法一贯强调认真切实地习帖学碑,是因为书法程式强调“不易”和反复,艺术创作最忌重复和相似。
C.中国书法程式既包含文艺论说中的“形式”,也包括情绪性、审美性、社会性等抒情性“内容”。
D.围绕着草隶篆行等书法程式和它们所承载的生命体验、艺术体验,中国历代书法在不断传承和创新。
【小题2】关于中国书法的创新途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程式进入型”创新,要求书法家不但有融会贯通前人程式的能力,还能够融入自己的生命体验和艺术情趣,逐渐写出自家面目。
B.对于历代狂狷书法家来说,不论是病狂、心狂、艺狂还是佯狂,想要突围常态、突围传统、实现创新,狂癫精神状态都是他们的强大动力。
C.“程式构建型”创新,以于右任为例。他以自家的个性与功力融行、隶、楷草为一体,实现了构建新程式的大创造。
D.三种创新类型,将成为处理书法程式与生命表达关系的主要方式,今天都给了我们许多启示。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书法程式将线的艺术表现和审美意趣普泛化、固态化、规律化、形式化……每一程式可有多种形态,各程式之间还可嫁接出新的形态。
B.强调“不变”的书法程式,正如《梅兰芳》中的纸质的镣铐,我们不能扔也扔不下,还要在镣铐的拘束中,创造生命,创新思维。
C.以生命冲决礼教的书法家,从创作准备层面看,他们把前人的程式融进了心里;从作品质地层面看,他们又把程式化在了笔墨中。
D.在《秋先烈(秋瑾)纪念碑记》中,楷书中时见行、隶笔意,隶笔又常以行、楷笔法写出,作者在对传统程式的开放融汇中,很是和谐自洽,雍容大度。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材料一
(本报评论)韩国企业乐天集团近日同意就“萨德”反导系统部署用地与韩国军方签署协议,意味看主动挤入东北亚战略博弈的复杂局面。不少抗议部署“萨德”反导系统的韩国民众对此表示极大愤怒。但是,韩国一些媒体并没有把注意力放在本国民意上,更没有顾及本国及地区安全的大局,而是忙不迭地揣测中国是否“封杀”乐天。他们心里装着鬼,所以心很慌。其实他们很清楚,中国人民不可能对此无动于衷。
众所周知,美韩推进在韩部署“萨德”反导系统,严重破坏地区战略平衡,严重损害包括中国在内的本地区有关国家的战略安全利益,不利于维护朝鲜半岛和平稳定。安全利益关乎一国根本。韩方一方面破坏邻国的安全利益,另一方面还指望同邻国正常做生意,这样的如意算盘怎么可能打出名堂?在整个国际关系史上都找不出先例。
中国欢迎外国企业来华投资兴业、依法保障有关企业在华合法权益,这是一贯的政策立场。然而,外国企业在华经营成功与否,最终却要由中国的市场和中国的消费者来决定。乐天集团主动选择配合“萨德”部署,就是把韩国政府往损害邻国战略安全利益、恶化地区局势的错误方向推,就是一心一意要为自己的错误讨一颗苦果吃。相应而来的结果已经显现出来,中国消费者自发地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对乐天做出坚决回应,这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
显然,乐天给“萨德”入韩铺路的决定,是典型的误国之举。此举不仅无助于朝鲜半岛无核化进程,还制造了新的冲突点,令整个半岛局势进一步恶化。况且,绑上美国反导“战车”的韩国,很多事情将由不得自己做主了。一旦爆发激烈冲突,韩国不可能不受重创。
韩国媒体现在用“坐立不安”“战战兢兢”来形容乐天当下的心境,恐怕一方面是看准了乐天在中国规模达8万亿韩元的各种项目和业务会受到影响,另一方面也明白韩国的“苦日子”将随之而来。去年7月美韩决定在韩国部署“萨德”以来,中韩合作的民意基础明显受到了损害,中韩不仅政治关系遇冷,而且经贸、人文等各领域交往也受到了影响。可以预见的是,随着韩国继续执意推进“萨德”部署,两国间各领域合作势将遭遇更大困难。
中国反对在韩部署“萨德”系统的意志是坚定的,采取必要措施维护自身安全利益也不会有丝毫含糊。韩国不要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否则注定要为此承担责任。
(选自《人民日报》2017年03月04日)
材料二
(本报记者 倪浩 魏辉)“中韩经贸关系倒退10年是有可能的”,辽宁社科院副院长梁启东表示,在涉及国家重大利益问题上中国不会让步。如果韩国继续一意孤行,结果只能是作茧自缚。2016年韩国经济受到国际市场波动和国内政治动荡双重打击,呈现严重低迷状态。寻求与中国合作,不失为一种好的选择。但“萨德”入韩,引发中韩关系大倒退。10年前的2006年中韩双边留易额是1300亿美元。如果韩国不改弦更张,中韩经贸关系肯定受损,甚至会出现“硬着陆”。也就是说,减少1000亿美元是很有可能的,那就是“一夜之间回到10年前”。
(选自环球网2017年03月04日)
材料三
(湖北日报讯)韩国民众与民间组织分别在韩国国会以及乐天百货商场门前举行示威,抗议美国在韩国部署“萨德”反导系统,要求乐天集团拒绝提供部署“萨德”用地。
参加示威的金泉市民对策委员会共同委员长刘先喆说,“萨德”系统不能保护韩国安全,部署“萨德”只会使韩国成为半岛“火药桶”和冲突“前沿”。“这是‘假安保’,真的安保政策应该是通过六方会谈要求朝鲜弃核。”
刘先喆认为,乐天集团这次是否提供“萨德”用地,将成为判断其是否真正属于国民企业的标准。“如果乐天屈服于韩国国防部的压力,将犯下卖国罪行,乐天应该做出明智的决定。”
(选自《湖北日报》2017年02月23日)
【小题1】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最为准确的一项是(  )
A.三则材料关注的都是当下“萨德入韩”的问题,都对其持反对的态度,而且都认为此次“萨德入韩”将会对韩国经济造成很大的冲击。
B.材料一认为此次“萨德入韩”会发生,最主要的原因是韩国的一些媒体妄意揣测中国会不会封杀“乐天”,从而没有注意本国民意。
C.相比于材料二与材料三的消息报道,材料一虽然属于新闻评论,但是对“萨德入韩”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论述,同样具有新闻价值。
D.三则材料都对“萨德入韩”问题进行了不同角度的分析报道,并且均暗示读者,对该事件的妥善解决要持积极乐观的态度。
【小题2】下列对上述材料的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
A.三段材料不一,有报纸,有网媒,但都选择了在“萨德入韩”这一时期发布相关新闻,说明三则材料都注重新闻的时效性。
B.相对而言,《人民日报》的观点更有可信度,材料二和材料三仅仅代表个人的观点,因此它们违背了新闻客观性的原则。
C.对于“萨德入韩”一事,材料三选择的采访对象是韩国人,由此可以看出它和其他两则材料有不同的感情倾向与政治立场。
D.三家媒体发布关于“萨德入韩”的新闻的背后,是国家对于“萨德入韩”问题的看法。可见,三者都是国家的喉舌,服务于民。
E. 为了适应不同的读者需求,三家媒体在用词风格上有各自的考虑,相比之下,《人民日报》的语言风格严肃,更为恰当。
【小题3】根据上述材料,请从不同的角度谈谈此次“萨德入韩”对韩国有哪些影响。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据游戏咨询机构伽马数据估计,2017年第一季度,《王者荣耀》取得了55-60亿元的收入,估计占整个手游市场收入的20%。与市场上巨大成功相伴而来的,是社会上的争议不断。小学生沉迷游戏后刷爆家长的银行卡之类的新闻不断出现。在社会关注之下,7月4日,《王者荣耀》“防沉迷系统”上线。系统推出当天,港股收盘时,腾讯股价下跌4.13%,市值蒸发151亿美元。
《王者荣耀》的防沉迷系统,被众多媒体称为“史上最严防沉迷措施”。目前,各大网络游戏厂商都制定了相似的防沉迷系统规则。

实际上,网易、暴雪等各大游戏厂商所遵循的防沉迷系统标准版本已有超十年历史。2005年到2011年,新闻出版总署曾联合中央文明办、信息产业部、公安部等部门发布了多个“游戏防沉迷”条例。

然而,以上政策执行得仍不到位。根据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公布的《中国游戏绿色度测评统计报告》,自2013年以来,设置防沉迷系统的游戏数量有所增加,但在当年所有测评游戏中的占比却在下降。而且,2016年没有设置防沉迷系统的游戏数量仍占到当年所有测评游戏数量71%。
(摘编自《澎湃网:防止小学生沉迷游戏,防沉迷系统是最佳方案吗?》)
材料二:
《2016年中国游戏产业报告》显示,去年网游用户数量达到5.66亿人,同比增长5.9%。记者调查发现,从几岁、十几岁的中小学生到40多岁的中青年都有沉溺于网游的玩家。因为家庭关怀缺失、学校教育不足、同伴负面影响等种种原因,许多青少年愿意到网游世界中寻求精神寄托。而对于中年人来说,他们希望在网游的虚拟世界里获得在现实工作中难以取得的成就感。
据一些游戏设计师介绍,企业内部对游戏设计的考评就是靠每日活跃玩家(DU)等指标,为了达到目的,游戏就会每天搞整点活动等,刺激玩家提高在线时长。某些游戏厂商虽然推出游戏防沉迷系统,但通过使用别人的身份信息,未成年人依然可以“畅游”该游戏。因为网游后台没有核查申请人和玩家是否为同一人,实名制根本落不到实处。以游客身份登录的,虽然系统默认为未成年人,但仍然可以凭游客身份充值买游戏装备。
(摘编自《凤凰网:防沉迷系统形同虚设 亟须实行游戏分级制》)
材料三:
武汉市教科院德育研究室主任王一凡说,防止沉迷网游最关键的是家庭教育。家长应该多培养孩子现实中的兴趣爱好,加强和孩子的交流与沟通,对孩子使用电子产品应该进行管控和限制。另一方面,作为游戏运营企业应提高企业的责任意识,真正落实实名认证。社会公众以及网络平台对涉及色情暴力的游戏及时举报。同时,网络平台还应大力推荐、宣传积极向上并有益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绿色游戏。
“扬清是激浊最有效的手段,当前亟待扶持一批具有强大影响力、吸引力的绿色游戏。”中国传媒大学新媒体研究院副院长曹三省说,青少年受到网游的吸引,说明网游有强大的吸引力,文化需求的出口还不够。为此,应建立有效的推动机制,把绿色游戏当成产业来做,并对整个行业进行引导,推动更多的企业越来越绿色。要用运动锻炼、兴趣爱好、绿色游戏等来占据青少年的闲暇时光,有效促进身心健康。
(摘编自《新华网:网游在和我们争时间?》)
[注]游戏收益:指在游戏中取得的经验值和虚拟货币。
【小题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AB.BC.CD.D
【小题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A.十多年前游戏防沉迷系统标准版本就已经在网易、暴雪等各大游戏厂商中推行。
B.刺激玩家提高在线时长、允许游客充值等行为,违反游戏防沉迷条例相关规定。
C.当前不少成年玩家沉溺于网游,其心理成因与那些青少年玩家有某些相似之处。
D.那些家庭关怀缺失、学校教育不足的青少年,比较容易成为沉溺于网游的玩家。
E. 大力推行绿色游戏,运动锻炼等有益活动,就能做到真正防止青少年沉迷网游。
【小题3】当前游戏防沉迷系统取得的效果欠佳,主要有哪些原因?请结合材料概括说明。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人为什么要有道德?寻求利益与互利,是人们道德行为的最基本动因,是人类道德的客观基础。利益或互利虽然可以普遍解释人类一般道德行为和道德现象,却并不能解释人类道德现象和道德行为的全部。无论是在人类的道德生活史上,还是在我们现实的道德实践中,都可以发现大量的而非偶然或例外的非功利道德行为,它们并不是出自某种求利动机,甚至也不带有任何互利的目的。母亲哺育儿女的无私奉献和无条件的爱,人类对老弱病残的天然同情感,个体对某种价值理念或信念的绝对忠诚和无条件的道德奉献与道德牺牲,出自公益精神的无报酬社区服务,社会性义务劳动,都不是求利或互利的动机理论所能解释的道德现象。

为什么人类会做出这类无私无利的道德行为?“利益动机论”并不足以解释人类所有的道德行为和道德现象,人类的道德显然还有非功利或超功利的根源,这一根源在于人性。中外伦理学史上有过各种不同的人性理论,但归结起来无外乎性善、性恶、性无善无恶、性善恶混说四种类型。不管是哪一种类型或观点的人性理论,实际上都内含了人性与道德的相关性,所谓或“善”或“恶”、或“无善无恶”、或“有善有恶”道德言说。总体上,西方伦理学家对人性大都采取了比较消极的理解。与之相比,中国传统伦理学对人性的看法总体上较为积极,虽然也出现了先秦荀子及以后的韩非子等人的“性恶论”,道家的“性无善恶说”,韩愈、李翔的“性善恶混说”等等不同人性观,但以儒家主流为代表的传统伦理学基本上是持性善论的,这其中尤以孟子为最。传统儒家伦理的性善论出于对人的美德伦理的高度关切,设定人天性善良,通过既定严格的人伦秩序,以积极担负自身所承诺的人伦角色为基点,尽力实现其善良人性的道德潜能,把自我的身心提升到最高的境界。孟子云:“人皆有四端。”曰:“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四端”乃人性善之种子,若人尽心养性,既能秉持人伦物理,又能存心养气,砺精磨炼,终究可以养成“浩然之气”,成为顶天立地的仁义“大丈夫”。

在孟子等性善论者的道德推理逻辑中,人性本善的预设是绝对必要的,人若无善性之“端”,将难以解释人如何达至道德仁义和圣贤境界。设定人性本善的另一个强有力的理由是、中国传统伦理、特别是孔孟儒家大都坚持一种彻底的自律型美德伦理,即作为道德主体的人,性存善端,心存道德,行之有德,成就道德。

(摘编自《人为什么要有道德》)

【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利益和互利是人类道德行为和现象的客观基础。因而,人的道德行为源于人们追求利益和互利的动机。
B.利益和互利可以解释人类一般的道德行为和现象,对非功利或超功利道德行为和现象是无法解释的。
C.孟子认为每个人都有仁、义、礼、智这四种开端。若执持人伦,存心养气不断磨砺,终可成为“大丈夫”。
D.传统儒家学者的代表孟子认为,凡持有“四端”者,懂得扩大并充实它们,“四端"就像火燃起和泉水涌出一样不可遏止。
【小题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重点从非功利的角度出发,论证了“人为什么要有道德",并给予了较为客观详尽的解答。
B.文章首段列举了非功利道德的诸多行为,意在引出本文论述的重点:人的无私无利的道德行为源自人性。
C.文章将西方伦理学和中国传统伦理学对于人性的理解做了详尽对比,以突出中国传统伦理学的意义。
D.文章末段运用假设论证、举例论证的方法,从两个方面阐述了人性本善的预设是绝对必要的。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利益和互利不能完全解释人类所有的道德行为和道德现象,从而有必要探究人有道德的另一个源起。
B.方志敏、江竹筠等无数共产党人为新中国的成立殒身不恤是个人对信念绝对忠诚的体,是超功利道德行为。
C.中国传统伦理学对人性的看法虽有不同,但总体上是积极的,基本持性善论的观点,这与西方伦理学的认识有所区别。
D.“人皆可以为尧舜”,用孟子的性善论的道德逻辑推理来看,如果人有善性之“端”,就可以成为圣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