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太平州新学记

王安石

①太平新学在子城东南,治平三年,司农少卿建安李侯仲卿所作。侯之为州也,宽而有制,静而有谋,故不大罚戮,而州既。于是大姓相劝出钱,造侯之廷,愿兴学以称侯意。侯为相地迁之,为屋若干间,为防环之,以待水患。而为田若干顷,以食学者。自门徂堂,闳壮丽密,而所以祭养之器具。盖往来之人,皆莫知其经始,而特见其成。既成矣,而侯罢去,州人侯无穷也,乃来求文以识其功。

②嗟乎!学之不可以已久矣。世之为吏者或不足以知此,而李侯知为先,又能不费财伤民,而使以成之,岂不贤哉!然世之为士者知学矣,而或不知所以学,故余于其求文而因以告焉。

③盖继道莫如善,守善莫如仁,仁之施自父子始。积善而充之,以至于圣而不可知之谓神。推仁而上之,以至于圣人之于天道,此学者之所当以为事也。昔之造书者实告之矣。有闻于上,无闻于下,有见于初,无见于终,此道之所以散、百家之所以盛、学者之所以讼也。学乎学,将以天下之学者,至于无讼而止。游于斯,餔于斯,而余说不知,则是美食逸居而已者也。李侯之为是也,岂为士之美食逸居而已哉?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故不大罚戮,而州既 治:治理,管理
B.州人侯无穷也   善:感激
C.而使其自以成之 劝:勉励
D.将以天下之学者 一:使……一致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学之不可以已久矣 彼与彼年相若,道相似也
B.而使自劝以成之 皆出于此乎
C.而李侯知为先   故为之文
D.而余说不知     惑不解
【小题3】下列对选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侯治理太平州卓有成效,为了满足李侯的心愿,当地的豪门大户出钱为他建造了官府,并且希望兴建学校。
B.作者认为李侯比当世很多官吏要贤明,他深知学校教育的重要,并且在不费民财的情况下,让州学得以兴建。
C.作者认为学者终生追求的事业不是一切听从上面的旨意,而应是积累善行,推行仁义,并最终及于天下社稷。
D.本文在评价李侯的功绩时,运用对比论证的方法;在论证“所以学”时,则主要运用道理论证的方法层层推进。
【小题4】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
侯为相地迁之,为屋若干间,为防环之,以待水患。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9-11-30 01:07:2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5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后面各题。
除夕
(唐)来鹄
事关休戚已成空,万里相思一夜中。
愁到晓鸡声绝后,又将憔悴见春风。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注)王安石:宋代政治家、改革家、文学家,作此诗时身为宰相,正在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屠苏:药酒名。
【小题1】下列对诗的内容的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两项是(  )
A.两首诗都以中国的传统节日为题,但抒发感情不同,来诗表达的是虚度年华的悔恨和远离故土的思念之情;王诗抒写自己执政变法、除旧布新、乐观自信的心态和喜悦的心情。
B.“愁到晓鸡声绝后,又将憔悴见春风”是指最让人哀愁的是伴着阵阵报晓的鸡鸣,憔悴的人儿又迎来了春风。“又”字表达诗人漂泊他乡的时间之长。
C.王诗是一首写古代迎接新年的即景之作,摄取老百姓过春节时有代表性的生活细节:点燃爆竹,饮屠苏酒,金鸡报晓,换新桃符,充分表现出春节的欢乐气氛。
D.古代风俗,每年正月初一,全家老小喝屠苏酒,然后用红布把渣滓包起来,挂在门框上,用来“驱邪”和躲避瘟疫。
E. 王诗虽然用的是白描手法,极力渲染喜气洋洋的节日气氛,同时又通过元日更新的习俗来寄托自己的思想,表现得含而不露。
【小题2】“又将憔悴见春风”和“春风送暖入屠苏”在处理景与情的关系时有何异同?请作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