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陆卬,字云驹。少机悟,关风神,好学不倦,博览群书,五经多通大义。善属文,甚为河间邢邵所赏。邵又与印父子彰交游,尝谓子彰曰:“吾以御老蚌遂出明珠,意欲为群拜纪(主)可乎?”由是名誉日高,儒雅搢绅,尤所推许。起家员外散骑侍郎,历文襄大将军主薄,中书舍人,兼中书侍郎,以本职兼太子洗马。自梁、魏通和,岁有交聘。卬每兼官燕接,在帝席赋诗,卬必先成,虽未能尽工,以敏速见美

除中书侍郎修国史以父忧去职居丧尽礼哀毁骨立诏以本官起文襄时镇邺嘉其至行亲诣门以慰勉之。卬母魏上庸公主,初封蓝田,高明妇人也,甚有志操。卬昆季六人,并主所生。故邢邵常谓人云:“蓝田生玉,固不虚矣。”主教训诸子,皆禀义方。虽创巨痛深,出于天性,然动依礼度,亦母氏之训焉。卬兄弟相率庐于墓侧,负土成坟,朝廷深所嗟尚。服竟当袭,不忍嗣候。

天保初,常山王荐卬器干,文宣面授给事黄门侍郎,迁吏部郎中。上洛王思宗为清都尹,辟为邑中正,食贝丘县干。遭母丧,哀慕毁悴,殆不胜丧,至沉笃,顿昧伏枕。又感风疾。第五弟搏遇疾临终,谓其兄弟曰:“大兄虺病如此,性至慈爱,搏之死日,必不得使大兄知之,哭泣声必不可闻彻,致有感恸。”家人至于祖载,方始告之。卬闻而悲痛,一恸便绝,年四十八。卬自在朝,笃慎固密,不说人短,不伐已长,言论清远,有人伦鉴裁,朝野甚悲惜之。赠卫将军、青州刺史,谥日文。所著文章十四卷,行于世。齐之效庙诸歌,多印所制。子乂嗣,袭爵始平候。

(选自《北齐书.陆印传》)

[注]群拜纪,即“纪群之交”。纪、群皆为人名,陈纪是陈群的父亲。比喻累世之交情。
【小题1】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除中书侍郎/修国史/以父忧去职居丧/尽礼哀/毁骨立/诏以本官起/文襄时镇邺/嘉其至行亲/诣门以慰勉之
B.除中书侍郎/修国史/以父忧去职/居丧尽礼/哀毁骨立/诏以本官起/文襄时镇邺/嘉其至行亲/诣门以慰勉之
C.除中书侍郎/修国史/以父忧去职居丧/尽礼哀/毁骨立/诏以本官起/文襄时镇邺/嘉其至行/亲诣门以慰勉之
D.除中书侍郎/修国史/以父忧去职/居丧尽礼/哀毁骨立/诏以本官起/文襄时镇邺/嘉其至行/亲诣门以慰勉之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搢绅,“绅”是指士大夫腰间束的大带。“搢神”是把笏板插在大带间,后成为士大夫的代称。
B.蓝田,地名。此地盛产美玉,素有“玉种蓝田”之美称。许多古籍中都有蓝田产美玉的记载。
C.昆季,弟兄。幼为昆,长为季。我国古代常用“昆季”“昆仲”“昆玉”:“手足”等来指称兄弟。
D.袭爵,子孙承袭先代的爵位。一般原有爵位的第一继承人承袭其原有爵位,其他继承人则不同。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陆卬聪明好学,受到推崇。他对“五经”大多能通晓大义,善于写文章,不仅被邢邵赏识,当时的很多懦者与官员也很推崇他。
B.陆卬遭受母丧,忧伤过度。母亲逝世时,陆印哀伤过度,十分憔悴,几乎不能承受丧事,病势极其沉重,困顿昏迷伏于枕上。
C.陆卬性格慈爱,重兄弟情。他的第五个弟弟陆搏病死,家人立即将消息告诉他,他听说后悲伤得不能自己,以至于哀痛而死。
D.陆卬为人宽厚,谨言慎行。他在朝中严谨小心,不说人家的短处,不夸耀自己的长处,言谈清明高远,死后朝野之人都很悲痛。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在帝席赋诗,卬必先成,虽未能尽工,以敏速见美。
(2)卬兄弟相率庐于墓侧,负土成坟,朝廷深所嗟尚。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9-12-19 03:48:0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苏琼,字珍之,武强人也。幼时随父在边,尝东荆州刺史曹芝。芝戏问曰:卿欲官不?对曰:设官求人,非人求官。芝其对,署为府长流参军。除南清河太守。零县民魏双成失牛,疑其村人魏子宾,送至郡,一经穷问,知宾非盗者,即便放之。密走私访,别获盗者。

从此畜牧不收,多放散,云:“但付府君。”有邻郡富豪将财物寄置界内以避盗,为贼攻急,告曰:我物已寄苏公矣。贼遂去。琼性清慎,不发私书。道人道研为济州沙门统,资产巨富,在郡多有出息,常得郡县为征。及欲求谒,度知其意,每见则谈问玄理,应对肃敬,研虽为债数来,无由启口。其弟子问其故,研曰:“每见府君,径将我入青云间,何由得论地上事?”郡民赵颍曾为乐陵太守,八十致事归。五月初,得新瓜一双自来送。颍恃年老,苦请,遂便为留,仍致于听事梁上,竟不剖。人遂竞贡新果,至门间,知颍瓜犹在,相顾而去。天保中,郡界大水,人灾,绝食者千余家。琼普集郡中有粟家,自从贷粟以给付饥者。州计户征租,复欲推其贷粟。纲纪谓琼曰:“虽饥馁,恐罪累府君。”琼曰:“一身获罪,且活千室,何所怨乎?”遂上表陈状,使检皆免,人户保安。迁左丞,行徐州事。旧制以淮禁,不听商贩辄度。淮南岁,启听淮北取籴。后淮北人饥,复请通籴淮南,遂得商估往还,彼此兼济,水陆之利,通于河北。

(节选自《北齐书·苏琼传》)

【小题1】写出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1)尝东荆州刺史曹芝_________(2)芝其对_________
(3)虽饥馁_________(4)淮南岁_________
【小题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A.密走私访,别获盗者
B.资产巨富,在郡多有出息
C.每见则谈问玄理,应对肃敬
D.人灾,绝食者千余家
【小题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从此畜牧不收,多放散,云:“付府君。”  卿暂还家,吾今且报府。
B.将财物寄置界内避盗   告先帝之灵彰其咎
C.人竞贡新果 大江南北谓忠烈未死
D.一身获罪,活千室,何所怨乎 昔者先王以为东盟主,在城邦中矣
【小题4】把划线句译成现代汉语。
【小题5】请各举一例,简析苏琼在为人、处事上的独到之处。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袁聿修,字叔德,陈郡阳夏人。性深沉有鉴识,清净寡欲,与物无竞,深为尚书崔休所赏识。年十八,领本州中正。寻兼尚书度支郎,仍历五兵、左民郎中。

天统中,除信州刺史,即其本乡也,时人之。为政清靖,不言而治,长使以下,爰逮鳏寡孤幼,皆得其欢心。武平初,御史普出过诣诸州,梁、郑、兖、豫,疆境连接,州之四面,悉有兴劾,御史竟不到信州,其见知如此。及解代还京,民庶道俗,追别满道,或将酒脯,涕泣留连,竞欲远送。还京后,州民郑播宗等七百余人请为立碑,敛缣布数百匹,托中书侍郎李德林为文以纪功德。府省为奏,敕许之。

聿修少平和温润,素流之中,最有规检。以名家子历任清华,时望多相器待,其风鉴。在郎署之日,值赵彦深为水部郎中,同在一院,因成交友,彦深后被沙汰停秩,门生藜藿,聿修独故情,存问来往。彦深任用,铭戢甚深,虽人才无愧,盖变由其接引。为吏部尚书以后,自以物望得之。

在官廉谨,当时少匹。魏、齐世,台郎多不免交通饷遗,聿修在尚书十年,未受升酒之馈。尚书邢劭与聿修旧款,每于省中语戏,英才常呼聿修为清郎。大宁初,聿修以太常少卿出使巡省,仍命考校官人得失。经历兖州,时邢劭为兖州刺史,别后,遣关白紬(chóu,丝织品)为信。聿修退紬不受,与邢书云:“今日仰过,有异常行,瓜田李下,古人慎,多言可畏,譬防川,愿得此心,不贻厚责。”邢邵忻然领解,报书云:“一日之赠,率不思,老夫忽忽,意不及此,敬承来旨,吾无然。弟为清郎,今日复作清卿矣。”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即其本乡也,时人之。 荣:认为……荣耀。
B.府省为奏,敕许之   报:报告。
C.时望多相器待,其风鉴 许:称赞。
D.敬承来旨,吾无然   间:嫌隙,不满。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①聿修独故情,存问往来。 ②具沛公言报项王。
B.①一日之赠,率不思   ②一宫之间,气候不齐
C.①瓜田李下,古人慎。 ②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知也
D.①多言可畏,譬防川。 ②师道不传也,久矣。
【小题3】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表现袁聿修为官廉谨的一组是(   )
①清净寡欲,与物无竞,深为尚书崔休所赏识
②聿修退紬不受,与邢书
③及解代还京,民庶道俗,追别满道
④在尚书十年,未受升酒之馈
⑤御史竟不到信州,其见知如此
⑥瓜田李下,古人所慎
A.①③⑤B.①②③C.②④⑥D.④⑤⑥
【小题4】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袁聿修出身于名门,自幼清净寡欲,与世无争,受到赏识。十八岁就担任本州中正官,后不断升迁,历任清要之职。
B.在担任信州刺史期间,袁聿修为政清靖,不言而治,深受信任。在离职时,百姓争相来送,挤满道路;后又立碑以记述他的德政。
C.袁聿修和水部郎中赵彦深结为朋友,赵彦深免职后,门前冷落,聿修念及旧情,仍去看望。赵彦深后来复出,对袁聿修感念甚深。
D.袁聿修以太常少卿的身份出使巡察,考核官员的得失。途径兖州,特意拜访旧友邢劭,以叙别情,但没有接受邢劭所赠的白紬。
【小题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与物无竞,深为尚书崔休所赏识。
(2)或将酒脯,涕泣留连,竞欲远送。
(3)魏、齐世,台郎多不免交通饷遗。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王纮,字师罗,太安狄那人也,为小部酋帅。纮少善骑射,颇爱文学。性机敏,应对便捷。年十三,见扬州刺史郭元贞,元贞抚其背曰:“汝读何书?”对曰:“诵《孝经》。”曰:“《孝经》云何?”曰:“在上不骄,为下不乱。”元贞曰:“吾作刺史,岂其骄乎?”纮曰:“公虽不骄,君子防未,亦愿留意。”元贞称善。年十五,随父在北豫州,行台侯景与人论掩衣法为当左,为当右。尚书敬显俊曰:“孔子云:‘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以此言之,右衽为是。”纮进曰:“国家龙飞朔野,雄步中原,五帝异仪,三王殊制,掩衣左右,何足是非。”景奇其早慧,赐以名马。

兴和中,世宗召为库直,除奉朝请。世宗暴,纮冒刃捍御,以忠节赐爵平春县,赉帛七百段、绫锦五十匹、钱三万并金带骏马,仍除晋阳令。天保初,加宁远将军,颇为显祖所待。帝尝与左右饮酒,曰:“快哉大乐。”纮对曰:“亦有大乐,亦有大苦。”帝曰:“何为大苦?”纮曰:“长夜荒饮不,亡国破家,身死名灭,所谓大苦。”帝默然。后责纮曰:“尔与纥奚舍乐同事我兄,舍乐死,尔何为不死?”纮曰:“君亡臣死,自是常节,但贼竖力薄斫轻,故臣不死。”帝使燕子献反缚纮,长广王捉头,帝手刃将下,纮曰:“杨遵彦、崔季舒逃走避难,位至仆射、尚书,冒死效命之士,反见屠戮,旷古未有此事。”帝投刃于地曰:“王师罗不得杀。”遂舍之。

皇建元年,进爵义阳县子。河清三年,与诸将征突厥,加骠骑大将军。天统元年,除给事黄门侍郎,加射声校尉,四散骑常侍。武平初,开府仪同三司。纮上言:“突厥与宇文男来女往,必当相与影响,南北寇边。宜选九州劲勇强弩,多据要险之地。伏愿陛下哀忠念旧,爱恤寡,愚嘉善,舍过记功,敦骨肉之情,广宽仁之路,思尧、舜之风,慕禹、汤之德,克己复礼,以成美化,天下幸甚。”

五年,陈人寇淮南,诏令群官共议御捍。封辅相请出讨击。纮曰:“官军频经失利,人情骚动,若复兴兵极武,出顿江淮,恐北狄西寇,乘我之弊,倾国而来,则世事去矣。莫若薄赋省徭,息民养士,使朝廷协睦,遐迩归心,征之以仁义,鼓之以道德,天下皆当肃清,岂直伪陈而已!”高阿那肱谓众人曰:“从王武卫者南席。”众皆同焉。寻兼侍中,聘于周。使还即正,未几而卒。纮好著述,作《鉴诫》二十四篇,颇有文义。

(选自《北齐书·王纮传》)

【小题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君子防未  萌:发生
B.颇为显祖所待 知:重视
C.长夜荒饮不 寤:睡觉
D.愚嘉善    矜:同情
【小题2】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崩:古代职级不同,“死”的称谓不同,古代称帝王或皇后、皇太后的死为驾崩。文中“世宗暴崩”指世宗遇害突然去世。
B.男:古代君主对贵戚功臣进行封赐,有公、侯、伯、子、男五爵。文中“赐爵平春县男”指王纮因功获得较低的男爵。
C.迁:古代称官职变动,一般用于升职,也可用于降职或者流放。文中“四迁散骑常侍”指王纮四次升任官至散骑常侍。
D.孤:古代指幼年死去父亲或父母双亡,也用于帝王自称。文中“爱孤恤寡”指热爱抚恤幼而丧父和夫死未嫁之人。
【小题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君亡臣死,自是常节,但贼竖力薄斫轻,故臣不死。
(2)莫若薄赋省徭,息民养士,使朝廷协睦,遐迩归心,征之以仁义,鼓之以道德,天下皆当肃清,岂直伪陈而已!
【小题4】王纮的进言体现了他的哪些军事思想?请简要概括。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裴让之,字士礼。年十六丧父,殆不胜哀,其母辛氏泣抚之曰:“弃我灭性,得为孝子乎?”由是自勉。辛氏,高明妇则,又闲礼度。夫丧,诸子多幼弱,广延师友,或亲自教授。内外亲属有吉凶礼制,多取则焉。让之少好学有文俊辩早得声誉魏天平中举秀才对策高第累迁屯田主客郎中省中语曰能赋诗裴让之为太原公开府记室。与杨愔友善,相遇则清谈竟日。愔每云:“此人风流警拔,裴文季为不亡矣。”梁使至,帝令让之主客郎。第二弟诹之奔关右,兄弟五人皆拘系。神武问曰:“诹之何在?”答曰:“昔吴、蜀二国,诸葛兄弟各得遂心,况让之老母在,君臣分定,失忠与孝,愚夫不为。伏愿明公以诚信待物,若以不信处物,物亦安能自信?以此定霸,犹却行而求道耳。”神武善其言,兄弟俱释。历文襄大将军主簿,兼中书舍人,后兼散骑常侍聘梁。文襄尝入朝,让之导引,容仪蕴藉,文襄目之曰:“士礼佳舍人。”迁长兼中书侍郎,领舍人。齐受禅,静帝逊居别宫,与诸臣别,让之流涕歔欷。以参掌仪注,封宁都县男。帝欲以为黄门郎,或言其体重,不堪趋侍,乃除清河太守。至郡未几,杨愔谓让之诸弟曰:“我与贤兄交款,企闻善政。适有人从清河来,云奸吏敛迹,盗贼清靖。期月之期,翻然更速。”清河有二豪吏田转贵、孙舍兴久吏奸猾,多有侵削,因事遂胁人取财。计赃依律不至死。让之以其乱法,杀之。时清河王岳为司州牧,遣部从事案之。侍中高德政旧与让之不协,案奏言:“当陛下受禅之时,让之眷恋魏朝,呜咽流涕,比为内官,情非所愿。”既而杨愔请救之,云:“罪不合死。”文宣大怒,谓愔曰:“欲得与裴让之同冢耶!”于是无敢言者。事奏,竟赐死于家。

(节选自《北齐书•裴让之》,有删减)

【小题1】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让之少好学有文/俊辩早得声誉/魏天平中举/秀才对策高第/累迁屯田主客郎中/省中语曰/能赋诗/裴让之/为太原公开府记室
B.让之少好学有文/俊辩早得声誉/魏天平中举秀才/对策高第/累迁屯田主客郎/中省中语曰/能赋诗/裴让之/为太原公开府记室
C.让之少好学/有文俊辩/早得声誉/魏天平中举秀才/对策高第/累迁屯田主客郎中/省中语曰/能赋诗/裴让之/为太原公开府记室
D.让之少好学/有文俊辩/早得声誉/魏天平中举/秀才对策高第/累迁屯田主客郎/中省中语曰/能赋诗/裴让之/为太原公开府记室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吉凶礼制”,古代以祭祀的事为嘉礼,冠婚的事为吉礼,宾客的事为宾礼,军旅的事为军礼,丧葬的事为凶礼。
B.“对策”,亦作“封册”。古时就政事、经义等设问,由应试者对答,称为对策。自汉起作为取士考试的一种形式。
C.“摄”,既可指任职的谦词,表示暂时代理;又指暂行代理的非正式任命的官员。
D.“受禅”,亦作“受嬗”,王朝更迭,新皇帝承受旧帝让给的帝位。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裴让之的母亲是一位既懂礼节又会教育子女的人,为了使自己的孩子们成材,她含辛茹苦抚养幼弱的孩子,为他们请老师,有时候还亲自教授孩子们。
B.裴让之与杨愔关系很好,如果二人见面,就会整天清谈;杨愔常夸赞裴让之,并希望好友有好政绩。后杨愔因替裴让之说情而被文宣帝埋在裴让之墓中。
C.裴让之受二弟牵连被捕入狱,神武帝审问他时,他用三国时期诸葛亮兄弟分事二主的例子,表达自己既能尽忠又可尽孝的思想。
D.裴让之在齐立国时参与制定礼仪制度,皇帝想封他黄门郎,因有人说他身体肥胖而没被任用,就作了清河太守,短短一个月,就使清河管界安定,政治清明。
【小题4】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
⑴我与贤兄交款,企闻善政。适有人从清河来,云奸吏敛迹,盗贼清靖。
⑵清河有二豪吏田转贵、孙舍兴久吏奸猾,多有侵削,因事遂胁人取财。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各题。
王稀,字叔朗。幼而孝谨,淹雅有器度,好学不倦,美容仪,有风则。魏末,随母兄东适海隅。母终后,仍属迁邺。遨游巩洛,悦其山水,浩然有终焉之志。
及独孤信入洛署为开府记室烯称先被犬伤困笃不起齐神武访朝廷子弟忠孝谨密者令与诸子游晞随神武到晋阳补中外府功曹参军兼常山公演友。王复录尚书事,新除官者必诣王谢职,去必辞。晞言于王曰:“受爵天朝,拜恩私第,自古以为干纪。朝廷文武,出入辞谢,宜一约绝。”王纳焉。及帝崩,济南嗣立。王谓晞曰:“一人垂拱,吾曹亦保优闲。”晞曰:“如圣德幼冲,未堪多难,而使他姓出纳诏命,必权有所归。”王默然思念,久之曰:“何以处我?”晞曰:“周公抱成王朝诸侯,摄政七年,然后复子明辟,幸有故事,惟殿下虑之。”王不答。是时诸王公将校四方岳牧表陈符命。乾明元年八月,昭帝践柞。诏晞曰:“比日何为自同外客,略不可见。自今假非局司,但有所怀,随宜作一牒,候少隙即径进也。”帝欲以晞为侍中,苦辞不受。孝昭崩,哀慕殆不自胜,因以赢败。武成本愤其儒缓,由是弥嫌之,因奏事大被诃叱,而雅步晏然。性闲淡寡欲,虽王事鞍掌,而雅操不移。在并州,虽戎马填间,未尝以世务为累。良辰美景,啸咏遨游,登临山水,以谈宴为事,人士谓之物外司马。齐亡,周武以稀为仪同大将军、太子谏议大夫。隋开皇元年,卒于洛阳,年七十一。赠仪同三司、曹州刺史。
(选自《北齐书·王稀传》,有删节)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及独孤信入洛/署为开府记室/稀称先被犬伤困/笃不起齐/神武访朝廷子弟/忠孝谨密者令与诸子游/稀随神武到晋阳/
B.及独孤信入洛/署为开府记室/稀称先被犬伤/困笃不起/齐神武访朝廷子弟忠孝谨密者/令与诸子游/稀随神武到晋阳/
C.及独孤信入/洛署为开府/记室稀称/先被犬伤困笃不起齐/神武访朝廷子弟八忠孝谨密者令与诸子游/稀随神武到晋阳/
D.及独孤信入/洛署为开府/记室稀称先被犬伤/困笃不起/齐神武访朝廷子弟忠孝谨密者/令与诸子游/稀随神武到晋阳/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私第,是相对于官吏办公的地方而言的,即官员们私人置办的住所。
B.垂拱,垂衣拱手,表示不做什么事,形容不用花什么气力,文中指帝王无所事事。
C.摄政,文中指古代国王年幼不能亲自处理政事时由其亲族暂代执政。
D.元年,即帝王即位的第一年,也可指帝王改换年号的第一年。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稀雅有风范,侍亲孝谨。王稀自幼孝顺、恭谨,有气度、风范,魏代末年随着母亲和兄长到海边生活,等母亲去世后就回到邺城,在巩洛一带游历。
B.王稀见解独特,敢于表达。王稀在担任常山王近臣时,看到朝廷官员任职、辞官时都到常山王私宅拜访他,便提醒他这是犯忌,应该拒绝拜访者。
C.王稀哀慕昭帝,惹恼新帝。王稀因孝昭帝驾崩哀伤过度而身体柔弱,新帝武成就更加嫌弃他,每每上奏时他都被呵斥,但他依然步履舒缓、心态安然。
D.王稀性格闲淡,超脱尘世。虽然国家大事十分繁忙,但王稀不被事务所累,从没改变自己高尚的操守,经常以聚谈为大事,人称超脱人事之外的司马。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如圣德幼冲,未堪多难,而使他姓出纳诏命,必权有所归。
(2)自今假非局司,但有所怀,随宜作一牒,候少隙即径进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