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溪亭
林景熙
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
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
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
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
(注)林景熙,南宋末年爱国诗人,宋亡后不仕,隐居平阳。
【小题1】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首联运用了比兴手法,写日暮时分,诗人徘徊溪亭,观览景色,思绪纷披。
B.颔联写明月上高树,诗人半醉半醒,心绪不宁,难以去怀,说明诗人感慨至深。
C.尾联不知何处响起的悠长的渔歌、若明若暗的灯火,蕴含着国破家亡、漂泊无依之感。
D.诗人在真实描摹客观景物的同时,又把某种独特感受倾注在景物描写之中,使读者也受到感染。
【小题2】诗人运用了哪些反映时间变化的意象?“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9-12-27 08:50:0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霜天晓角•蛾眉亭①
韩元吉②
倚天绝壁,直下江千尺。天际两蛾凝黛,愁与恨,几时极?
怒潮风正急,酒醒闻塞笛。试问谪仙何处?青山外,远烟碧。
①蛾眉亭,在当涂县(今安徽境),傍牛渚山而立,因前有东梁山,西梁山夹江对峙如蛾眉而得名。牛渚山,又名牛渚圻,面临长江,山势险要,其北部突入江中名采石矶,为古时大江南北重要津渡、军家必争之地。蛾眉亭便建在采石矶上。李白墓在当涂东南之青山北麓。
②韩元吉(1118--1187),南宋词人。字无咎,号南涧。宋室南渡后,韩元吉寓居信州上饶(今属江西)。官至吏部尚书,后为礼部尚书出使金国,力主收复失地。晋封颍川郡公,归老于信州南涧。与陆游、辛弃疾、陈亮等当代胜流和爱国志士相善,多有诗词唱和。
【小题1】“天际两蛾凝黛,愁与恨,几时极”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说说其作用。
【小题2】简要概括“试问谪仙何处?”所蕴含的情感。
同类题2
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下列小题。
虞美人 蒋捷
丝丝杨柳丝丝雨,春在溟濛处。楼儿忒小不藏愁,几度和云飞去觅归舟。
天怜客子乡关远,借与花消遣。海棠红近绿栏杆,才卷朱帘却又晚风寒。
【小题1】上阕“楼儿忒小不藏愁”一句中哪个字用得巧妙,并简要分析原因。
【小题2】本词主要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请结合词句分析。
同类题3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水调歌头·把酒对斜日 杨炎正①
把酒对斜日,无语问西风。胭脂何事,都做颜色染芙蓉。放眼暮江千顷,中有离愁万斛,无处落征鸿。天在阑干角,人倚醉醒中。
千万里,江南北,浙西东。吾生如寄,尚想三径菊花丛。谁是中州豪杰,借我五湖舟楫②,去作钓鱼翁。故国且回首,此意莫匆匆。
(注)①杨炎正是一位力主抗金的志士,由于南宋统治者推行投降政策,他的才能、抱负得不到施展。②五湖舟楫:传说范蠡助越灭吴后,弃官归隐,泛舟于五湖之上。
【小题1】对作品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 )
A.起首两句,轻描淡写愁态,夕阳西斜,词人手持酒杯,临风怀想,突发奇问。斜日,实写景物,点明时间。
B.“胭脂”两句,以乐景衬哀情,写词人问西风:为什么你把所有的胭脂都做了颜料去染秋荷了,染得它这样红?以此反衬愁怀,颇为沉郁。
C.“暮江千顷”句,借景抒情,营造出的朦胧凄迷之意境,烘托了词人的愁绪。
D.上片第六句以“万斛”之江水写愁,使用借代手法,将抽象无形之愁写得形象生动可感,表现愁情之多。
E. “尚想三径菊花丛”化用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三径就荒,松菊犹存”的诗意,寄寓田园之思。
【小题2】整首词抒发了词人哪些复杂的情感?请结合诗句分析。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望江南
①
华清淑
燕塞雪,片片大如拳。蓟上
②
酒楼喧鼓吹,帝城车马走骈阗
③
。羁馆独凄然。
燕塞月,缺了又还圆。万里妾心愁更苦,十春和泪看婵娟。何日是归年?
(注)①1276年,元军攻陷南宋都城临安,宫人华清淑和乐师汪元量等被挟持至元都大都。十多年后,汪元量获准南归,原宋人被羁留者多有送别之作。该词即是其中之一。②“蓟上”和“帝城”都指元都燕京。③骈阗:聚集;罗列。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开篇描绘了一幅燕塞雪景图,“片片大如拳”与李白“燕山雪花大如席”异曲同工。
B.“蓟上”和“帝城”两句属于虚写,为词人回忆的当年景象:酒楼上喧呼鼓吹,大道上车水马龙。
C.“婵娟”比喻美好的明月,此句表明自己离开故国已久,每次都强忍泪水仰望天空明月。
D.“何日是归年?”词人以发自肺腑的问句结尾,点出了全词的主旨,卒章显志。
E. 这首词的上下两阕分别以“雪”“月”两种意象写起,既富北国特色,又合词人心境。
【小题2】开头两句对情感的表达有何作用?全词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请概括分析。
同类题5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小题。
迎春乐·立春
①
宇文虚中(金)
宝幡彩胜
②
堆金缕,双燕钗头舞。人间要识春来处。天际雁,江边树。
故国莺花又谁主?念憔悴,几年羁旅。把酒祝东风,吹取人归去。
注:①宇文虚中(1079-1146年),金朝诗人。宋徽宗大观三年进士,南宋时出使全国被扣后出仕金国,官至特进、礼部尚书,后因图谋南奔而被杀。②彩胜:用有色岁绢或纸剪成的双燕、小幡、花朵等头饰。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首联“双燕钗头舞”与欧阳修的“共喜钗头燕已来”一句异曲同工,描写人们头戴彩胜喜迎春之到来。
B.“人间要识春来处”带有强烈的主观感情色彩,在词人看来,春之景美否,与自己身处在何处有关。
C.词人选取“天际雁”“江边树”等典型物象,动静结合、虚实相生,很好地展现了美丽的初春之景。
D.“故国莺花又谁主?”紧承上片,词人由眼前之景想到故国的莺花是否有人养护,忧虑之情难掩。
E. 作者将关于春日之景过去的印象与现在的感受交融在一起,委婉地表达了自己内心难以排解的哀愁
【小题2】词人“憔悴”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金词简要分析。
相关知识点
文章作者
中国古代文学
南宋
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