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下列历史史实和推论逻辑关系正确的一项是
A.AB.BC.CD.D
当前题号:1 | 题型:None | 难度:0.99
7世纪中期,在日本发动宫廷政变取得成功的改革派,代表的是(  )
A.奴隶主阶级的利益B.地主阶级的利益
C.农民阶级的利益D.资产阶级的利益
当前题号:2 | 题型:None | 难度:0.9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孝德天皇召集群臣盟誓“天覆地載,帝道唯一”,并建立“置八省(指民部省、兵部省、刑部省等)百官”的中央机构和地方行政机构(国、郡、里)。   

——华师大版《世界历史》九年级

(1)材料反映了世界历史中古时期哪次著名改革的内容?此次改革是效仿我国哪个朝代进行的?改革后形成了什么国家体制?改革体现了该国家怎样的特点?

材料二:阿拉伯充分利用东西方文化交汇的地理优势,广泛吸收两河流域、印度、希腊、罗马和中国等地先进的文化成果,与本民族的文化成就相结合,并加以创新和发展,形成了辉煌的文化成就。同时,阿拉伯民族对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也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2)材料体现了阿拉伯民族是一个怎样的民族?试举阿拉伯人对“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作出卓越贡献”的史实一例。

材料三:拜占庭帝国(即东罗马帝国)陶醉于已有的辉煌成就,无视西欧城市出现后悄然兴起的文明新因素,更不屑于学习和吸纳其他文明的优点和长处。拜占庭人认为,他们的职责仅在于保存祖先的遗产而不在于创新。

(3)材料三反映了拜占庭人怎样的心态?最终导致了什么后果?
(4)依据上述材料和问题的回答谈谈你的认识?
当前题号:3 | 题型:非选择题 | 难度:0.99
   改革是解决发展问题的有效方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古希腊政治家伯里克利指出:“我们的制度是别人的模范,而不是我们模仿任何其他人的。”
材料二 作坊里的日本人有“心灵紧闭”但“眼观八方”的特征。……在国弱时,他们谦卑地对外点头哈腰,默默拿来先进才智,然后悄悄地在作坊里加班加点地消化,乃至超越。一旦确信自己在技能上超越了别国,便会出其不意地创造神话。古代史上,日本拜认第一位老师,向老师学习。

——陈冰《作坊里的日本》

材料三 

这条常规流行于西欧封建社会时期的某些国家和地区:“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材料四 拜占庭的作用是绝对保守的。命运注定它只是保存,而不是创新。它诞生在一个古老的国度,生活在过去的势力和荣誉的阴影之中,这种势力和荣誉正是它试图维持和恢复的。他们很少有人具有创造力。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回答,雅典的最高权力机构是什么?伯里克利对雅典的民主政治作出了怎样的贡献?
(2)材料二中“日本拜认第一位老师”指的是历史上哪一事件?材料二体现了日本人具有什么样的品质?
(3)材料三反映了西欧封建等级制度有什么特点?
(4)根据材料四分析拜占庭帝国衰亡的原因。以上材料反映的改革对我国今天的社会主义建设有何启示?
当前题号:4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日本大化改新的社会根源是(   )
A.日本社会矛盾尖锐,皇权旁落B.日本民族危机深重,闭关自守
C.大唐王朝高度繁荣,吸引日本D.遣唐使欲学习中国,富国强兵
当前题号:5 | 题型:None | 难度:0.9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凡田,六年一班,神田、寺田不在此限。若以身死,应退田者,每至班年,即从收授。”

材料二 废除官职世袭的陋习,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的国家体制。

(1)根据上述材料可以判断这是哪一国家的哪一著名改革?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次改革经济上的内容。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改革给这一国家经济、政治带来怎样的变化?
(4)这次改革效仿的是哪一国家的制度?对我们有何启示?
当前题号:6 | 题型:非选择题 | 难度:0.99
“比较”是历史学习和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日本大化改新与商鞅变法相比较,最主要的共同之处在于( )
A.都是自上而下的封建改革B.都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
C.都废除了土地国有制度D.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
当前题号:7 | 题型:None | 难度:0.99
“大唐国者,法式备定,珍国也,常须达。”这句话反映了日本遣唐使来中国的主要目的是(  )
A.传播日本先进文化
B.进行贸易往来,获取高额利润
C.作为征服中国的先遣队
D.吸收先进文化,促进自身发展
当前题号:8 | 题型:None | 难度:0.99
“诏书规定:第一,效法隋唐的均田制,实行‘班田收授法’……第二,关于租税,效法唐朝租庸调制,受田农民必须向国家交谷(租)、服劳役或纳布代役(庸),交地方土产(调)……”根据你的推断,颁布诏书的是(  )
A.孝德天皇
B.屋大维
C.伯里克利
D.汉谟拉比
当前题号:9 | 题型:None | 难度:0.99
日本历史上先后拜了两位老师:中国的隋唐和欧洲.其中向中国的隋唐“拜师学艺”指的是(  )
A.幕府制度B.大化改新C.明治维新D.工业革命
当前题号:10 | 题型:None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