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西方向的海岸线l上有一长为1km的码头MN(如图),在码头西端M的正西19.5km处有一观察站
(1)求该轮船航行的速度(保留精确结果);
(2)如果该轮船不改变航向继续航行,那么轮船能否正好行至码头MN靠岸?请说明理由.
A.某时刻测得一艘匀速直线航行的轮船位于A的北偏西30°,且与A相距40km的B处;经过1小时20分钟,又测得该轮船位于A的北偏东60°,且与A相距![]() |
(2)如果该轮船不改变航向继续航行,那么轮船能否正好行至码头MN靠岸?请说明理由.

数学社团小组想利用所学的知识了解某广告牌的高度(图中GH的长),经测量知CD=2m,在B处测得点D的仰角为60°,在A处测得点C的仰角为30°,AB=10m,且A、B、H三点在一条直线上,请根据以上数据计算GH的长(
=1.73,要求结果精确得到0.1m)


如图,在等腰三角形ABC中,AB=AC=13,BC=10,D是BC边上的中点,AD=12,M,N分别是AD和AB上的动点,则BM+MN的最小值是( )


A.10 | B.![]() | C.12 | D.![]() |
(1)如图,点A、B、C、D在同一条直线上,BE∥DF,∠A=∠F,AB=FD.求证:AE=FC.
(2)如图,在梯形ABCD中,AD∥BC,∠B=90°,AD=2,BC=5,tanC=
,求腰AB的长.
(2)如图,在梯形ABCD中,AD∥BC,∠B=90°,AD=2,BC=5,tanC=


(1)已知:如图1,在Rt△ABC中,∠C=90°,BC=4,tanB=
.求sinA的值.

(2)已知:如图2,点E是正方形ABCD内一点,△CDE是等边三角形,连接EB、EA.求证:△ADE≌△BCE;


(2)已知:如图2,点E是正方形ABCD内一点,△CDE是等边三角形,连接EB、EA.求证:△ADE≌△BCE;

(2015秋•高青县期末)阅读下面材料:
小伟遇到这样一个问题:如图1,在正三角形ABC内有一点P,且PA=3,PB=4,PC=5,求∠APB的度数;
小伟是这样思考的:如图2,利用旋转和全等的知识构造△AP′C,连接PP′,得到两个特殊的三角形,从而将问题解决.

(1)请你回答:图1中∠APB的度数等于 .(直接写答案)
参考小伟同学思考问题的方法,解决下列问题:
如图3,在正方形ABCD内有一点P,且PA=2
,PB=1,PD=
.
(2)求∠APB的度数;
(3)求正方形的边长.
小伟遇到这样一个问题:如图1,在正三角形ABC内有一点P,且PA=3,PB=4,PC=5,求∠APB的度数;
小伟是这样思考的:如图2,利用旋转和全等的知识构造△AP′C,连接PP′,得到两个特殊的三角形,从而将问题解决.

(1)请你回答:图1中∠APB的度数等于 .(直接写答案)
参考小伟同学思考问题的方法,解决下列问题:
如图3,在正方形ABCD内有一点P,且PA=2


(2)求∠APB的度数;
(3)求正方形的边长.
把两个直角边长均为6的等腰直角三角板ABC和EFG叠放在一起(如图①),使三角板EFG的直角顶点G与三角板ABC的斜边中点O重合.现将三角板EFG绕O点顺时针旋转(旋转角α满足条件:0°<α<90°),四边形CHGK是旋转过程中两三角板的重叠部分(如图②).

(1)探究:在上述旋转过程中,BH与CK的数量关系以及四边形CHGK的面积的变化情况(直接写出探究的结果,不必写探究及推理过程);
(2)利用(1)中你得到的结论,解决下面问题:连接HK,在上述旋转过程中,是否存在某一位置,使△GKH的面积恰好等于△ABC面积的
?若存在,求出此时BH的长度;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1)探究:在上述旋转过程中,BH与CK的数量关系以及四边形CHGK的面积的变化情况(直接写出探究的结果,不必写探究及推理过程);
(2)利用(1)中你得到的结论,解决下面问题:连接HK,在上述旋转过程中,是否存在某一位置,使△GKH的面积恰好等于△ABC面积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