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居①
李商隐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注)①端居:闲居。【小题1】联系两首诗歌,说说“远书”中会写些什么。
【小题2】诗人为什么将秋天称为“素秋”?根据你对“素”字的理解,作简要分析。
【小题3】下面诗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结合诗句内容,说说它们表达情感的方式有什么不同。
(1)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2)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夜雨寄北(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小题1】关于这首诗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抒情诗。诗的开头两句以问答的形式和对眼前环境的抒写,表露了作者孤寂的情怀和对亲友的思念。语浅情深,含蓄隽永,脍炙人口,余味无穷。 |
B.诗中期字和巴山夜雨重复出现,虽能表达思君的深情,但近体诗最忌讳词语的重复使用,这样写显得有点累赘。 |
C.三、四句写在巴山秋雨之夜,与久别重逢的亲人彻夜畅谈的欢聚场面。 |
D.尾句巴山夜雨四字重出,表现作者看重这异乡奇景,要将它描述给亲友听。 |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小题1】这首诗写了哪两种不同的时间和空间?【小题2】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唐·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小题1】以下选项中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中的词语“凄凉地”“弃置身”,暗含诗人长期谪居的痛苦和抑制已久的愤懑心情。 |
B.颔联写诗人回到了久别的家乡,虽人事全非,心里却有欣慰之情。 |
C.颈联“沉舟”和“病树”是比喻久遭贬谪的诗人自己。 |
D.尾联点明酬赠题意,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是和友人共勉。 |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小题1】下列对本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自己被弃置在巴山楚水这个凄凉的地方,字里行间,饱含了诗人无限的辛酸和悲凉。 |
B.颔联用了两个典故,写被贬归来的感触:孤身归来,物是人非,恍若隔世,悲痛怅惘之情,油然而生。 |
C.颈联中诗人以沉舟、病树比喻前人,格调从沉郁中振起,充满哲理意味,尽显慷慨激昂的气概。 |
D.尾联点明酬答之意,回应首联,扣住诗题,既有对友人的感谢之情,也表达与友人共勉之意。 |
(1)思想感情: 。
(2)哲理: 。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A.首联中的词语“凄凉地”“弃置身”,暗含诗人长期谪居的痛苦和抑制已久的愤激心情。 |
B.颔联运用典故,暗示了自己被贬谪时间的长久,又表现了人事的变迁,抒发了诗人对岁月流逝感慨 。 |
C.颈联中诗人以“沉舟”“病树”比喻前人,表达出诗人要在前人失败之后继续向成功迈进的积极进取的情怀。 |
D.尾联写刘禹锡在朋友的热情关怀下,表示要振作起来,重新投入到生活中去。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 |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秋 词(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小题1】同样写秋景,刘禹锡和马致远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不同?【小题2】请分析:“枯藤老树昏鸦”一句是如何将情与景交融在一起的。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小题1】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说说“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描绘了怎样的一幅画面。【小题2】“小桥流水人家”一句写出温馨恬静的景象,联系全诗,谈谈作者为什么这样写。
A.《桃花源记》既描绘了桃花源里一幅鲜活的人间生活的图景,又极力表现它的似有似无,寻觅不可得,反映了作者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 |
B.《桃花源记》和《大道之行也》两文反映的都是古人对“大同”社会的向往与追求。前者侧重于叙述和描写,后者侧重于议论。 |
C.兼葭苍苍,白露为霜。(诗经《兼葭》)诗句展现了一幅萧瑟、冷落的秋景,借景抒情,表达了一种追求“伊人”求之不得而缠绵悱侧的思想感情。 |
D.“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这两句诗以滩头水畔的一对一唱一和、相亲相爱的睢鸠鸟来起兴,引出女主人公的一片情思。 |
卖炭翁
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小题1】“晓驾炭车辗冰辙”中的“辗”是什么意思?有什么表达作用?【小题2】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