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 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小题1】这是一首送别诗。战友将登上归京之途,挂在枝头的积雪,在诗人的眼中变成_______ ,和美丽的春天一起到来。诗歌描写_____________ 的壮丽景色,叙述______________ 之事,表现离愁和乡思,充满着奇思异想。【小题2】诗中“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与李白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在表达感情方面有什么相似之处?
过零丁洋
宋代: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小题1】对这首词赏析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作者是南宋著名的抗元名臣文天祥,表达了诗人舍生取义,视死如归,捐躯赴国难的爱国之情。 |
B.全诗将叙事与抒情紧密结合起来,表达了诗人视死如归的决心和死得其所的意愿。 |
C.“惶恐”“零丁”语带双关,既指地名,又指诗人当时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 |
D.诗中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表现国家多难,无力主宰自身命运的诗句是“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
A.这两句用了比喻,把破碎的山河比作风中的柳絮,把浮沉的身世比作雨中的浮萍。 |
B.这两句话是对偶,“山河破碎”与“身世浮沉”相对,“风飘絮”和“雨打萍”相对。 |
C.宋朝国势危亡如风中柳絮,自己一生坎坷的经历如雨中浮萍漂泊无根。 |
D.这两句诗形象的反映了当时艰难危亡的形势,诗人深感孤苦无依而顿生哀怨。 |
A.这首诗叙述了诗人在进攻元军时失败被俘的经历,表达了诗人宁死不屈,舍生取义的坚贞之情。 |
B.首联写个人的仕途经历和四年抗敌的经历,辛苦和寥落两个词道尽坎坷的人生际遇,感情深沉,悲郁感人。 |
C.颔联先后从国家和个人两方面抒写遭遇,写出作者对时局的无奈,表达了对国势危亡的担忧和对自己坎坷命运的悲叹。 |
D.尾联直抒胸臆,以磅礴的气势,高亢的精神,慷慨激昂的爱国热忱收束全篇,点名主旨,震撼人心。 |
A.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
B.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夏完淳《别云间》) |
C.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李贺《雁门太守行》) |
D.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
咸阳城东楼
许 浑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小题1】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A.此诗大约是许浑于公元849年任监察御史的时候,在一个秋天的傍晚,登上咸阳古城楼观赏风景的即兴之作。此时唐朝已处于风雨飘摇之际。 |
B.首联扣题,抒情写景。一个“愁”字,奠定了全诗的基调。笔触低沉,景致凄迷,触景生情,苍凉伤感的情怀落笔即出,意远而势雄。 |
C.颔联写晚眺近景,寓意深远。云起日沉,雨来风满,动感分明;“风为雨头”,含蕴深刻。此联常用来比喻重大事件发生前的紧张气氛,是千古传咏的名句。 |
D.尾联作结,融情于景。一个“流”字,则暗示出颓势难救的痛惜之情。渭水无语东流的景象中,熔铸着诗人相思的忧愁和感古伤今的悲凉,委婉含蓄,令人伤感。 |
长沙过贾谊宅
刘长卿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小题1】首联一个“_________”字贯穿全诗,奠定了本诗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感情基调,不仅切合贾谊的一生,也暗寓了诗人无罪遭贬的命运。【小题2】颔联两句中的“独”“空”二字用得十分传神,请简要赏析。
商山早行
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小题1】有的版本认为“枳花明驿墙”的“明”字应该是“照”,因为“照”字有动态感,从表达效果上看,你认为哪一个更好,请说说理由。【小题2】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一种感情?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唐·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小题1】以下选项中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中的词语“凄凉地”“弃置身”,暗含诗人长期谪居的痛苦和抑制已久的愤懑心情。 |
B.颔联写诗人回到了久别的家乡,虽人事全非,心里却有欣慰之情。 |
C.颈联“沉舟”和“病树”是比喻久遭贬谪的诗人自己。 |
D.尾联点明酬赠题意,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是和友人共勉。 |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小题1】对这首散曲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元曲,“天净沙”是曲牌名,与内容没有直接关系。 |
B.“夕阳西下”点名了特定时间,与首句的“昏”相呼应。 |
C.“小桥流水人家”呈现一派清雅、安适的最象,并不能成为使“断肠人”心碎肠断的触发物。 |
D.这首曲运用了景物烘托的写法,将抒情主人公置于特定的画面中,使主观意绪和客观环境达到了高度的统一。 |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小题1】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说说“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描绘了怎样的一幅画面。【小题2】“小桥流水人家”一句写出温馨恬静的景象,联系全诗,谈谈作者为什么这样写。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A.诗作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来写,即上下句或上下章基本相同,只是更换其中的几个字,因为当时作《诗经》的作者水平有限,文字功底不扎实。 |
B.这是一首情景相生的爱情诗,描写主人公对意中人的急切追求和可望而不可即的惆怅失望之情。 |
C.“溯洄从之”“溯游从之”两句在三个诗节的重复使用,与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两者中所包含的追求的过程中艰苦和漫长但主人公将百折不挠的精神相类似,有异曲同工之妙。 |
D.每个诗节的前半部分是写景,是诗的起兴,交代时令、环境,描绘一幅萧瑟的晚秋图,渲染凄清惆怅的气氛,后半部分是抒情。 |
⑴_____________,山入潼关不解平。(谭嗣同《潼关》)
⑵可怜夜半虚前席,____________。(李商隐《贾生》)
⑶____________,学诗谩有惊人句。(李清照《渔家傲》)
⑷土地平旷,屋舍俨然,____________。(陶渊明《桃花源记》)
⑸江山如此多娇,____________。(***《沁园春﹒雪》)
⑹秋草独寻人去后,____________。(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⑺兔从狗窦入,____________。(《十五从军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