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作者:李白(唐)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A.诗歌的标题和第二句的“龙标”都是指作者被贬的地名。
B.诗歌首句写景,次句叙事,后两句抒情。
C.首句点明时令,突出了杨花的美丽和子规啼叫悦耳,使人赏心悦目。
D.诗歌想象奇特,气概超逸,笔势灵动,体现了李白诗歌的现实主义风格。
当前题号:1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阅读《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完成各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小题1】读诗可能会遇到不同的版本,本诗最后一句还有一个版本是“随风直到夜郎西”,你认为哪一个更好?请说明理由。
【小题2】与本诗一样,古诗中多有借明月来抒发思乡怀人之情。下列诗句抒发的情感与此不同的一项是
A.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B.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
C.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D.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
【小题3】诗的首句包含“树”和“鸟”两种意象。在我国古代诗词中,还有许多一句中同时包含“树”和“鸟”两种意象的诗句,请你再写出两个这样的诗句:“______”和“______”。(每句诗允许有一个不会写的字用拼音替代)
当前题号:2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甲)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愚公移山》)

(乙)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登飞来峰》)

【小题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年九十(将要)
B.杂然相(赞同)
C.河曲智叟以应(丢失)
D.飞来山上千塔(古代长度单位)
【小题2】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
A.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B.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
C.操蛇∕之神∕闻之
D.不畏∕浮云遮∕望眼
【小题3】下列句子中没有省略现象的一项是(   )
A.告之于帝
B.操蛇之神闻之
C.跳往助之
D.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小题4】下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愚公移山》一文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主要手段是人物对话。
B.愚公移山的原因是“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目的是“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C.《愚公移山》一文写山的高峻、遗男的相助、智叟的阻止、神的搬山是为了突出愚公具有不怕困难的决心、坚韧不拔的毅力和造福子孙的宏愿。
D.读了《愚公移山》让我们明白一个道理:做任何事情要有恒心、有毅力,再加上神灵的帮助,一定能成功。
【小题5】对王安石的《登飞来峰》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不畏”显示出作者的自信,表达了作者不怕一切邪恶势力阻挠的豪情壮志。
B.“浮云”指眼前的困难、障碍,比喻阻挠变法的小人或一切阻碍历史前进的势力。
C.诗人登高远望,似觉天地万物皆可尽收眼底,“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与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
D.这首诗借景说理,语意双关,既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雄心壮志,又表现出作者归隐山野的矛盾心理。
【小题6】将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且焉置土石
(2)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小题7】请说说“飞来山上千寻塔”中“千寻”的表达效果。
当前题号:3 | 题型:对比阅读 | 难度:0.99
古诗文填空(4分)
9.足蒸暑土气,     
10.零落成泥碾作尘,
11.今夜偏知春气暖,
12.      ,人迹板桥霜。
13.同写雪景,各具特色。***《沁园春雪》中化静为动、气势奔放的句子是“  ,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以花喻雪、联想美妙的句子是“  ,    ”。
当前题号:4 | 题型:句子默写 | 难度:0.99
填补下列名句的空缺处或按要求填空。(每空1分)
(1) ____________________,童稚携壶浆。(白居易《观刈麦》)
(2)沉舟侧畔千帆过,___________________。(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3)马作的卢飞快,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4)《江城子·密州出猎》中抒写主人公愿意效法武将魏尚,戎边抗敌的渴望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5)***《沁园春·雪》的主旨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5 | 题型:句子默写 | 难度:0.99
古诗文名句填空。(8分)
(1)更深月色半人家,    ,虫声新透绿窗纱(刘方平《月夜》)
(2)  ,凫雁满回塘。(温庭筠《商山早行》)
(3)《观刈麦》中描写农民在烈日下艰辛劳动的诗句是    
(4)长风破浪会有时, (李白《行路难》)
(5)《沁园春·雪》中的过渡句是:    
当前题号:6 | 题型:句子默写 | 难度:0.99
古诗文积累
(1) ,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
(2)何当共剪西窗烛,  。(李商隐《夜雨寄北》
(3)过故人庄》中描写农村优美风光的句子,  。
(4)《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表示作者把自己的思念托付明月,带给远方寂寞的朋友的诗句是 ,  。 
(5)《题破山寺后禅院》中运用以声衬静的手法,突出作者内心宁静的诗句是:
    
(6)请写出一句你在课外积累的有关“雪”的诗句:      ,  。
当前题号:7 | 题型:句子默写 | 难度:0.99
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答题。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小题1】“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小题2】从运用修辞方法的角度赏析“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当前题号:8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下列关于文学作品内容及常识的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老山界》采用了倒叙方法,按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安排材料的,体裁是记叙文,作者是陆定一。
B.《草》这篇小说作者是王愿坚,“草”既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又提示了小说的线索。
C.《枣核》这篇散文选自《美国点滴》,枣核是一条叙事线索,也是一条凝聚着乡情的感情线索,索枣核——见枣核——话枣核——点主题。
D.《最后一课》是法国小说家都德写的一篇小说,以普法战争为背景,通过“我”的见闻感受,表现了韩麦尔先生等法国人民热爱祖国的精神。
当前题号:9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作家、作品描述正确的是(  )
A.《最后一课》是德国都德的一篇小说《资治通鉴》司马光 纪传体通史
B.《邓稼先》 杨振宁《爸爸的花落了》林海音
C.《福楼拜家的星期天》 莫泊桑 英国《木兰诗》南北朝时北方民歌
D.《伤仲永》 王安石北宋《丑小鸭》安徒生法国
当前题号:10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