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课文《繁星》的作者是我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巴金,原名李尧棠,其代表作品有小说《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等。 |
B.冰心,原名谢婉莹,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儿童文学家。她创作的大量表现自己“零碎的思想”的短小清新的小诗,后来被收集在《寄小读者》和《再寄小读者》中。 |
C.《安恩和奶牛》的作者是英国著名的小说家、诗人约翰尼斯•延森,他在1944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代表作品有《失去的天国》《国王的下台》等。 |
D.泰戈尔是印度诗人、作家和社会活动家,他曾于191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主要作品有诗集《飞鸟集》《罗摩衍那》等。 |
A.《黄河颂》是首反映抗日救亡主题的现代诗,这首诗以热烈的颂歌形式塑造黄河的形象,并表达中华儿女向它学习的决心。 |
B.《土地的誓言》是作家端木蕻良在20世纪奶年代写于九·一八事变十周年的一篇散文,抒发了作者对沦亡国土的思念之情。 |
C.《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是一篇杂文,它以大江大河的流淌比喻历史前行过程,表现了革命乐观主义情怀和爱国主义精神。 |
D.(最后一课)是篇短篇小说,作者以韩麦尔为主人公,表现了阿尔萨斯人民由衷的悲痛和对侵略者无声的抗议,表现出他们对祖国的眷恋深情。 |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家穿井得一人。”
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小题1】这则寓言选自《______》。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小题3】“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中的“此”指的是什么?
【小题4】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__________。
A.郑振铎是我国现代杰出的爱国主义者,著名作家、学者、文学评论家、文学史家、翻译家。 |
B.梁实秋是中国著名的散文家、学者、文学批评家、翻译家,代表作散文集《雅舍小品》、译著《莎士比亚全集》等。 |
C.康拉德·劳伦兹是奥地利动物行为学家、科普作家,曾获197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
D.蒲松龄是清朝著名小说家,鲁迅对他的评价是“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
(1)下列有关文学知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济南的冬天》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散文,作者紧紧抓住济南冬天“温晴”这一特点,描述出一幅幅济南特有的动人的冬景。作者是是被誉为“人民艺术家”的朱自清先生。 |
B.《咏雪》和《陈太丘与友期行》选自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世说新语》,《狼》选自清代文学家蒲松龄的小说集《聊斋志异》,前者是志怪小说,后者是志人小说。 |
C.《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它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孔子,名丘,字仲尼,是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
D.散文诗有诗的情绪和想象,《金色花》和《荷叶·母亲》两首散文诗通过描写金色花、荷叶、红莲等物象寄托情感,两文的作者分别是英国的泰戈尔和中国的冰心。 |
《西游记》目录(摘选)
第四回 官封弼马心何足 名注齐天意未宁
第五回 乱蟠桃大圣偷丹 反天宫诸神捉怪
第六回 观音赴会问原因 小圣施威降大圣
第七回 八卦炉中逃大圣 五行山下定心猿
第十二回 唐王秉诚修大会 观音显圣化金蝉
第十四回 心猿归正 六贼无踪
第十五回 蛇盘山诸神暗佑 鹰愁涧意马收缰
第十七回 孙行者大闹黑风山 观世音收伏熊罴怪
第十八回 观音院唐僧脱难 高老庄大圣降魔
第十九回 云栈洞悟空收八戒 浮屠山玄奘受心经
第二十二回 八戒大战流沙河 木叉奉法收悟净
①唐僧在何处收谁为徒?检索摘选的目录,按照收徒的顺序填空。五行山收孙悟空→ → →流沙河收沙悟净
②阅读第十四回选段,完成题目。
他见三藏只管绪绪叨叨,按不住心头火发道:“你既是这等,说我做不得和尚,上不得西天,不必恁般绪咶恶我,我回去便了!”那三藏却不曾答应,他就使一个性子,将身一纵,说一声:“老孙去也!”三藏急拍头,早已不见。只闻得呼的一声,回东而去。
结合选段中的相关语句分析孙悟空的性格。③整部小说写到孙悟空三次离开取经团队,选段写的是第一次。请写出孙悟空另一次离队时的表现,结合选段说明他的成长变化。
A.《观沧海》是一首乐府体四言诗,作者曹操是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他的诗以慷慨悲壮见称。 |
B.《繁星》、《春水》是冰心在印度诗人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下写成的,它以母爱、童真、自然为主题,净化了许多读者的心灵。 |
C.《山市》是明代文学家蒲松龄的作品,世称“聊斋先生”,柳泉居士。 |
D.老舍,原名舒庆春,他被誉为“人民艺术家”,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还有话剧《茶馆》、《龙须沟》等。 |
A.《春》的作者是朱自清,他著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等。 |
B.《济南的冬天》作者老舍,原名舒庆春,北京人,满族。现代作家。著有小说《四世同堂》《茶馆》《骆驼祥子》《龙须沟》等。 |
C.《世说新语》是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 |
D.史铁生自称自己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他的写作与他的生命完全连在了一起,代表作有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命若琴弦》《务虚笔记》,散文《我与地坛》《合欢树》等。 |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本文作者是 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孟子,他被奉为 学派的“亚圣”。(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①故患有所不辟也
②贤者能勿丧耳
③蹴尔而与之
④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3)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孟子是怎样提出这一观点的?
(4)文章多处使用对比的手法,请找出一处分析其好处。
(5)中国历史上许多仁人志士把孟子的“舍生取义”奉为行为准则,对国家和民族做出了贡献,请举出一例加以分析。
A.“初唐四杰”是唐代初期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四位诗人的合称,简称“王杨卢骆”。 |
B.“令”是我国古代的敬辞之一,如“令尊”指对方的父亲,“令堂”指对方的母亲,“令郎”指对方的儿子。 |
C.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的《名人传》很好地印证了一句中国人的古训:古之成大事者,非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
D.叶圣陶是我国现当代的著名作家、教育家,《紫藤萝瀑布》《秋天的怀念》《苏州园林》均是他的作品。 |
(1)(孙权劝学》节选自__________,它是由__________ (朝代)的__________(人名)主持编纂的,是一部__________ (史书体例)通史。
(2)文中“治经”中的“经”指《__________》《诗》《__________》《__________》《春秋》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