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小题1】辛弃疾说写这首词是“赋壮词”,请简要分析“壮”表现在哪些方面?
【小题2】请你说说词的最后一句“可怜白发生”有怎样的表达作用?
当前题号:1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过零丁洋

[ 宋 ]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小题1】请从修辞的角度鉴赏颔联。
【小题2】结合我国历代名人志士对待生死的价值观,举例谈谈你对“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理解。
当前题号:2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小题。

[甲]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乙]南安军

文天祥

梅花南北路,风雨湿征衣。

出岭同谁出?归乡如不归!

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

饿死真吾志,梦中行采薇。

注:[乙]诗是作者被俘押解北上,途经家乡江西南安军大庾岭时所作。
(1)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甲]诗中“取”和“照”的表达效果。
(2)请简要分析[乙]诗中作者“归乡如不归”的原因。
(3)联系[甲]诗,说说[乙]诗尾联“俄死真吾志,梦中行采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当前题号:3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各题。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小题1】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在表达上的妙处。
【小题2】这首诗叙述了诗人怎样的经历?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当前题号:4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后面小题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小题1】一个“_______”字,表达了农家款客尽其所有感情。一个“_______”字,写出了曲折多变的景色,点明这变化的景色是作者的主观感受所致。
【小题2】请赏析“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所蕴含的哲理。
当前题号:5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下面是对《游山西村》的分析,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A.这首诗紧扣“游”字,按时间推移展开叙述,记叙了当地的风俗以及得到山西村主人的盛情款待。
B.三、四两句流传最广,写了村庄周围的景色。山西村山环水绕,柳暗花明,一派花团簇拥的景象。“柳暗花明”现在作为成语富有生活哲理。指遇到困难,前途渺茫时,不丧气,只要坚持不懈,就会生出许多希望。
C.这首诗结尾与开头呼应,写如果有机会要“闲乘月”“夜叩门”,但说得不肯定,说明再也没有希望了。
D.这首诗描写了山西村古朴的民风,也表达了诗人的向往之情。虽是写游的诗,未必与政治无关,因为当时世风衰颓,跟山西村这种古朴的风尚形成鲜明的对比。
当前题号:6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下面对《游山西村》分析和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首联写农家拿鸡和鱼招待客人,“足”字可见其热情好客。
B.颈联写乡俗民事,从村民的服饰、言行和习俗的描写中,展现村民勤劳俭朴的品质以及宣扬迷信、拜神求佛保佑的陋习。
C.“拄杖”说明诗人已年迈,加之去职回乡后的郁闷,所以诗人不愿乘月叩门叨扰人。
D.这首诗记叙村行沿途风光,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流露出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热爱。
当前题号:7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半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小题1】对诗的内容判断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记游抒情诗。首联渲染出丰收之年农村一片宁静、欢悦的气象。
B.颔联写了山间水畔的景色,写景中蕴含哲理。不仅反映了诗人对前途所抱希望,也道出了世间事物消长变化的哲理。
C.颈联由自然入人事,描摹了南宋初年的农村风俗画卷,表达了作者对农民贫困生活的同情。
D.通过尾联的描述,一个热爱家乡、与农民亲密无间的诗人形象跃然纸上。
【小题2】对这首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紧扣“游”字,按时间推移展开叙述,记叙了当地风俗以及得到山西村主人的盛情款待。
B.三、四两句流传最广,写了村庄周围的景色。山西村山环水绕,柳暗花明,一派花团簇拥的景象。
C.这首诗结尾与开头呼应,陶醉于在山野风光和农村的人情里,表现了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和恋恋不舍的情感。
D.这首诗描写了山西村古朴的民风,表达了诗人的向往之情。也表现了作者罢官闲居在家,心灰意冷,借助陶醉于山西村人情美、风物美、民俗美中,发泄心中的不满之情。
【小题3】“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后被用来形容已陷入绝境,忽又出现转机,已作为富有生活哲理的成语使用。下列诗句与本句表达一致的一项是
A.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
B.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
C.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D.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已亥杂诗》)
当前题号:8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小题1】诗人游山西村有哪些亲切感受?(答案不超过15个字)
【小题2】“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广为流传的佳句,你认为人们会在什么情况下引用它,为什么?
当前题号:9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各题。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小题1】下面对本诗分析和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首联写农家拿鸡和鱼招待客人,“足”字可见其热情好客。
B.颈联中的“春社”和鲁迅笔下的“社戏”一样,都是一种庆祝活动,表达了农民丰收后的喜悦。
C.“拄杖”说明诗人已年迈,加之去职回乡后的郁闷,所以诗人不愿乘月叩门叨扰人。
D.这首诗记叙村行沿途风光,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流露出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热爱。
【小题2】“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广为流传的佳句,你认为人们会在什么情况下引用?为什么?
当前题号:10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