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 柳永(约971-1053)
- 范仲淹(989-1052)
- 张先(990-1078)
- 晏殊(991-1055)
- 宋祁(998-1061)
- 欧阳修(1007-1072)
- 苏洵(1009-1066)
- 周敦颐(1017-1073)
- + 司马光(1019-1086)
- 王安石(1021-1086)
- 沈括(1031-1095)
- 苏轼(1037-1101)
- 苏辙(1039-1112)
- 晏几道(约1040-约1112)
- 黄庭坚(1045-1105)
- 秦观(1049-1100)
- 贺铸(1052-1125)
- 周邦彦(1056-1121)
- 李清照(1084-1155)
- 其他北宋作家
- 阅读与鉴赏
- 写作
阅读下面两段文段,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小题2】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小题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小题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2)故欲数闻卿辈谏争也。
【小题5】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今中国幸安四夷俱服诚自古所希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乙)上①谓侍臣曰:“治国如治病,病虽愈,尤宜将护,傥②遽自放纵,病复作,则不可救矣。今中国幸安四夷俱服诚自古所希,然朕日慎一日,唯惧不终,故欲数闻卿辈谏争也。”魏征曰:“内外治安,臣不以为喜,唯喜陛下居安思危耳。”
(《居安思危》)
注:①上:指唐太宗。②傥:倘若。【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管夷吾举于士 士:狱官 |
B.曾益其所不能 曾:同“增”,增加 |
C.病虽愈 虽:虽然 |
D.四夷俱服 服:臣服,服从。 |
A.行拂乱其所为 入则无法家拂士 |
B.然后知生于忧患 然朕日慎一日 |
C.所以动心忍性 臣不以为喜 |
D.故天将降大任 故欲数闻卿辈谏争 |
A.甲文围绕客观环境与个人和国家命运的关系,阐述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深刻道理。 |
B.甲文告诉我们忧愁祸患能使人生存发展,安逸享乐会导致颓废衰亡。乙文唐太宗虽身处太平盛世,但有强烈的忧患意识,即能居安思危,也就尤为可贵、可喜。 |
C.甲文连用六个排比,举事实说明人只有出身贫贱,经受艰苦磨炼后,才能成就不平凡的事业。 |
D.乙文运用比喻,用治病来比喻治国,说明国家虽然强大了,但仍然要小心谨慎,居安思危。 |
(1)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2)故欲数闻卿辈谏争也。
【小题5】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今中国幸安四夷俱服诚自古所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