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三峡

自三峽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峽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乙)与朱元思书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竟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小题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字。
(1)沿溯阻绝     (2)多趣味
(3)直视无     (4)窥谷忘
【小题2】翻译下列句子。
(1)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小题3】甲乙两段文字都描写了奇山异水,但思想感情有差异,请结合原文的语句说说两文不同的思想感情。
当前题号:1 | 题型:对比阅读 | 难度:0.99
阅读《三峡》一文,回答下面各题。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下面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略无处    阙:同“缺”,缺口,空隙
B.虽乘御风  奔:奔跑
C.素绿潭    湍:急流
D.林寒涧    肃:肃杀,凄寒
(2)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自非/亭午夜分   B.虽乘奔/御风   C.绝巘/多生怪柏   D.每至/晴初霜旦
(3)下面对选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通过对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自然风光的描写,抒发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B.“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一句,以乘奔马、驾风飞行作比,表现出江水一泻千里的气势。
C.第四自然段写渔人歌谣,间接表达了三峡秋景带给人们的伤感情绪,更突出了秋天的凄凉冷落。
D.文章二至四自然段按四季顺序,抓住季节特点,具体描写了三峡春夏秋冬不同季节的自然景象。
当前题号:2 | 题型:课内阅读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乙)江水又东,迳黄牛山,下有滩,名曰黄牛滩。南岸重岭叠起,最外高崖间有石,色如人负刀牵牛,人黑牛黄,成就分明。既人迹所绝,莫得究焉。此岩既高,加以江湍回,虽途迳信宿犹望见此物。故行者谣曰:“朝发黄牛,暮宿黄牛,三朝三暮,黄牛如故。”言水路纡深,回望如一矣。

(节选自《水经注》)

(注释)①成就:轮廓。②信宿:两三日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A.沿阻绝 溯:
B.空谷传 响:
C.江水又 东:
D.人际所 绝:
【小题2】用“/”给下列句子断句(仅停一处)。
虽 途 迳 信 宿 犹 望 见 此 物
【小题3】翻译下列句子。
(1)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2)色如人负刀牵牛。
【小题4】(甲)文“朝发白帝,暮到江陵”,侧重写水的_______________;(乙)文“朝发黄牛,暮宿黄牛”,侧重写水的______________。这在写法上都属于_____________描写。(甲)(乙)两文都抒发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当前题号:3 | 题型:对比阅读 | 难度:0.99
阅读《三峡》和《与朱元思书》,完成问题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小题1】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①不见月 ②虽乘御风
势竞上 ④望峰
【小题2】下列加点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是(    )
A.清荣峻茂,良多趣味B.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C.阡陌交通,鸡犬相闻D.妻子象禽兽,行止依林阻
【小题3】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①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②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小题4】比较两篇短文的异同。
①两文都写了山和水,突出了山的连绵、高峻和水的________、________等共同特征。
②两文都写了猿鸣,但写作目的不同,《三峡》通过猿鸣烘托环境的_________________,《与朱元思书》则通过猿鸣表现了环境的生机勃勃。
当前题号:4 | 题型:对比阅读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三峡

(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小题1】解释下列字词的意思。
(1)或亡命急宣    或:______________
(2)不以疾也 疾:______________
(3)每至晴初霜旦  旦:______________
(4)属引凄异 引:_______________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小题3】下列对本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段写山势,先写其连绵不断,再写其高耸。
B.第二段写水势,先写水之速,再写水之盛。
C.作者将景物寓于四季变化中来描写,将静态的景物动态化。
D.本文描写了三峡无比雄伟壮丽的景色,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怀。
【小题4】最后引用渔者歌作结尾有什么作用。
当前题号:5 | 题型:课内阅读 | 难度:0.99
阅读郦道元的《三峡》,回答下列小题。

自从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对下面句子中的加粗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见曦月 曦:日光,这里指太阳   B.乘奔御风 奔:这里指飞奔的马
C.不以疾也 疾:生病 D.属引凄异 属:连接
(2)下列语句中,表现三峡山势高峻特点的一项是
A.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B.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C.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D.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3)下面对选文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三峡的山连绵、高耸。
B.“朝发白帝,暮到江陵”侧面表示了水势浩大、水流迅猛的特点。
C.“哀转久绝”的猿声渲染了凄冷、肃杀的气氛。
D.文中介绍三峡的水,按照水势的特点,先写夏天的,然后春秋,最后写冬季。
当前题号:6 | 题型:课内阅读 | 难度:0.99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三峡

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 A 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 B 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小题1】把A、B两字写出,注音并在横线上解释字的意思。
A.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
【小题2】翻译句子: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小题3】三峡适合修水利发电站。请从文中找出一个理由,先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并写出文中印证理由的原句。
当前题号:7 | 题型:课内阅读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三峡

郦道元

①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②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③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④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小题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沿阻绝
(2)每至晴初
【小题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文。
(1)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
【小题3】结合文段内容,简要分析选文第①段写三峡山的什么特点?
【小题4】三峡得天独厚的水力资源我们有目共睹,如果要在此地修建水力发电站,请结合选文中的原句,简要阐述在三峡修建水电站的优势。
当前题号:8 | 题型:课内阅读 | 难度:0.99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郦道元《三峡》)

(乙)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夏水陵  (2)属凄异
(3)晓雾将  (4)夕日欲
【小题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2)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小题3】(甲)(乙)两文所描写的景物有何相同之处?描写景物都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小题4】(甲)(乙)两文描写的景物特点有什么异同之处?
(1)相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9 | 题型:对比阅读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诗文,完成小题。

三峡

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小题1】请给下列句中的加点字标注读音。
(1)征蓬出汉(_____) (2)沿阻绝(_____)
【小题2】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三峡七百里中    告奋勇
B.多趣味  思忖
C.沿溯阻绝  相沿成俗
D.引凄异  纯虚构
【小题3】完成下列语句的翻译。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小题4】两文同是借景抒情,作者不同,背景不同,表达的心情也有所不同。根据诗文内容,将下面这副对联补充完整。
王右丞话_____________表边关浑壮 郦道元绘三峡美景抒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10 | 题型:对比阅读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