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 光的反射
- 光的折射现象及应用
- 光的折射规律
- 凸面镜和凹面镜
- 光的可逆性
- 实像与虚像的区别
- 平面镜成像的相关作图
- 平面镜成像特点、原理和现象
- 漫反射和镜面反射
- 作光的反射光路图
- 光的反射定律
- 作光的折射光路图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自行车的尾部安装一种塑料制成的反光镜,夜间骑车时,在车灯照射下,能把光线按原来方向返回。反光镜结构如图所示,两平面镜相互垂直,当一条光线AB入射到其中一平面镜时:

(1)作出所有反射光线的光路图。
(2)证明经过两次反射后的反射光线会逆向射回。

(1)作出所有反射光线的光路图。
(2)证明经过两次反射后的反射光线会逆向射回。
小红同学在做“观察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把直尺的上面,再取两段相同的蜡烛A和B一前一后竖放在直尺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进行观察,如下图所示。

在此实验中:
(1)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像与物 的关系。
(2)两段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物与像 的关系。
(3)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 (填“能”或“不能”)接收到蜡烛烛焰的像。

在此实验中:
(1)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像与物 的关系。
(2)两段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物与像 的关系。
(3)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 (填“能”或“不能”)接收到蜡烛烛焰的像。
下列有关于光的现象中,正确的说法是()
A.阳光下,微风吹拂的河面,波光粼粼,这里蕴含着光的反射现象 |
B.汽车在夜间行驶时,应打开驾驶宣里的电灯 |
C.人在照镜子时,总是靠近镜子去看,其原因是靠近时,平面镜所成的像会变大 |
D.在暗室里,为了能从镜子中看清自己的脸部,应把手电筒正对镜子照射 |
一个半径为5m的圆形蓄水池装满水,水面和地面相平,在池中心正上方离水面3m高处吊着一盏灯,一个人站在岸边,他的眼睛距地面的高度为1.8 m,则他要看到灯在水中所成的像,人到岸边的距离不能超过( )
A.1m | B.2m | C.3m | D.4m |
如图所示,若入射光线与平面镜成30°夹角,则()


A.反射角是60° |
B.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是60° |
C.入射角是30° |
D.入射角增大5°,反射角增大10° |
一条光线垂直射到平面镜上时( )
A.入射角和反射角都是0° |
B.没有入射角和反射角 |
C.入射角和反射角都是90° |
D.入射角是0°,反射角是90° |
在枝繁叶茂的大树下,由于阳光的照射常会看到树阴下的地面上有许多光斑,这些光斑的形状是()
A.树叶的形状 | B.各种形状 |
C.圆形的 | D.树枝形状 |
小峰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时,将玻璃板竖直放在水平桌面上,再取两段相同的蜡烛A和B一前一后竖放在桌面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移动蜡烛B,直到看上去它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如图所示。
在此实验中:

(1) (填“能”或“不能”)用平面镜做实验。
(2)用平板玻璃代替平面镜做实验,其好处是 。
在此实验中:

(1) (填“能”或“不能”)用平面镜做实验。
(2)用平板玻璃代替平面镜做实验,其好处是 。
如下图所示为验证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装置,光线沿路径PO入射至平面镜上的0点,那么,反射光线沿下列哪条路径射出?()


A.OA | B.OB | C.OC | D.O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