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导体
- 滑动变阻器的使用
- 滑动变阻器的工作原理
- 变阻器
- + 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 电阻
- 金属导电的实质
- 导体和绝缘体的区别和转化
- 绝缘体
- 电流表、电压表在判断电路故障中的应用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将如图所示滑动变阻器正确接入电路,移动滑片到不同位置,可以改变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这是通过改变下列哪个因素,实现了电阻丝接入电路中电阻的变化( )


A.长度 | B.横截面积 | C.材料 | D.温度 |
现有规格分别为“6V3W”和“6V6W”两个小灯泡L1、L2,已知它们的电流与电压间关系如图所示。

(1)由图可知,L1、L2的灯丝电阻都随电流的增大而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若将L1、L2并联接在学生电源间,电源电压调节为6伏,通电5分钟,则两灯泡消耗的总电能为多少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将L1、L2串联接在学生电源间,调节电源电压,在保证每个灯泡两端电压不超过其额定电压的情况下,L1、L2消耗的实际总功率最大值是多少?_____________

(1)由图可知,L1、L2的灯丝电阻都随电流的增大而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若将L1、L2并联接在学生电源间,电源电压调节为6伏,通电5分钟,则两灯泡消耗的总电能为多少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将L1、L2串联接在学生电源间,调节电源电压,在保证每个灯泡两端电压不超过其额定电压的情况下,L1、L2消耗的实际总功率最大值是多少?_____________
关于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说法正确的是( )
A.导体电阻大小取决于通过它电流的大小,电流越小的导体电阻越大 |
B.导体电阻大小取决于加在它两端电压的大小,电压越大的导体电阻越大 |
C.相同材料制成粗细相同的导线,长度越长电阻也越大 |
D.铜导线的电阻一定比铁导线的电阻小 |
为了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小徐在一段容易拉伸的橡胶软管内灌入硫酸铜溶液,在软管两端分别接一个接线柱且将软管封闭,制成可以形变的“导电液体”。他将小灯、“导电液体”、电键串接在电压一定的电源上进行实验.闭合电键,拉伸“导电液体”时,发现小灯的亮度发生变化,如图(a)和(b)所示。

①根据上述实验请做出与探究内容有关的猜想:______
②小徐在猜想的基础上用两根粗细相同的镍铬合金丝A、B做了图(c)和(d)的实验,由此归纳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_
③为了完成与猜想有关的探究,小徐用另两根合金丝C、D取代A、B继续实验,则合金丝C、D应满足的条件是:______

①根据上述实验请做出与探究内容有关的猜想:______
②小徐在猜想的基础上用两根粗细相同的镍铬合金丝A、B做了图(c)和(d)的实验,由此归纳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_
③为了完成与猜想有关的探究,小徐用另两根合金丝C、D取代A、B继续实验,则合金丝C、D应满足的条件是:______
在“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的活动中,小明发现实验器材中金属丝只有一根,其他器材足够,那么下面的一些探究活动他不能完成的是( )
A.探究导体电阻与材料的关系 |
B.探究导体电阻与长度的关系 |
C.探究导体电阻有横截面积的关系 |
D.探究导体电阻与温度的关系 |
2019年3月19日消息,复旦大学研发出超导新材料砷化铌纳米带,电导是石墨烯一千倍,新材料砷化铌的高电导机制即使在室温下仍然有效.

(1)新材料砷化铌化学式的推导:类推的思维方法在科学学习中应用广泛。例如:+2、+3是铁元素常见的化合价,-2、+6、+4是硫元素常见的化合价,相应硫元素有FeS和Fe2S;以此类推,+3、+5是铌元素(元素符号Nb)常见化合价,-3、+5是砷元素(元素符号As)常见的化合价,相应的砷化铌的化学式可能为________ 和_________ (填化学式).
(2)电导物理的由来:1826年,德国物理学家欧姆想探究电流和电阻的关系.由于还没有发明电流表,欧姆做实验时,制作了如图所示的仪器,在导体上方悬挂着扭力线磁针,它的旋转刻度越大表示导体电流强度越大,实验电路图可简化为如图乙所示.
①开关闭合时,观察到磁针能旋转,说明_______
②欧姆将几根横截面积相同,但长度不相同的铜导线分别接入电路(即乙图中的R),下表是实验测得的一组数据.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
③欧姆通过实验推导出公式I=KU.公式中I代表通过导体的电流,U代表导体两端的电压,欧姆将K命名为电导.请你写出电导与导体电阻的关系_______

(1)新材料砷化铌化学式的推导:类推的思维方法在科学学习中应用广泛。例如:+2、+3是铁元素常见的化合价,-2、+6、+4是硫元素常见的化合价,相应硫元素有FeS和Fe2S;以此类推,+3、+5是铌元素(元素符号Nb)常见化合价,-3、+5是砷元素(元素符号As)常见的化合价,相应的砷化铌的化学式可能为
(2)电导物理的由来:1826年,德国物理学家欧姆想探究电流和电阻的关系.由于还没有发明电流表,欧姆做实验时,制作了如图所示的仪器,在导体上方悬挂着扭力线磁针,它的旋转刻度越大表示导体电流强度越大,实验电路图可简化为如图乙所示.
①开关闭合时,观察到磁针能旋转,说明
②欧姆将几根横截面积相同,但长度不相同的铜导线分别接入电路(即乙图中的R),下表是实验测得的一组数据.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导体长度/英尺 | 2 | 4 | 6 | 10 | 18 | 34 | 66 | 130 |
磁针旋转角度 | 326.5 | 300.75 | 277.74 | 238.25 | 190.75 | 134.5 | 83.25 | 48.5 |
③欧姆通过实验推导出公式I=KU.公式中I代表通过导体的电流,U代表导体两端的电压,欧姆将K命名为电导.请你写出电导与导体电阻的关系
杭州地铁1号线已经于2012年11月24日正式通车。地铁是近年来新兴的城市地下交通工具,动力为电力,开动时电车上裸露的电刷沿架空电线滑动。当它开动时,跟架空电线的接触点上,由于高速摩擦,会产生高温,它应该具有耐高温,不易氧化,能导电的性质。
(1)因此接触点上材料应该选用较为合适的是( )
A.金刚石 B.石墨 C.铝 D.铜
(2)地铁的铁轨通常是由锰钢制成的,锰钢属于( )
A.氧化物 B.单质 C.混合物 D.盐
(3)杭州地铁每列车共6节车厢,每节车厢质量40吨,每节车厢最多可乘350人,沿平直轨道运动时所受阻力约等于车重的2%。当电车以72公里/时速度作匀速运行时,则电车的牵引电动机的输出功率约为 千瓦,若牵引电动机的额定功率为1600千瓦,则牵引电动机的效率为 。(g取10N/kg,乘客的平均质量以50Kg计算)
(4)新一代电车具有容纳人数多、速度快、噪音低、安全、快速、准时、高效、占地少等优点的,从能源角度考虑,轻轨电车还具有哪些优点? 。
(1)因此接触点上材料应该选用较为合适的是( )
A.金刚石 B.石墨 C.铝 D.铜
(2)地铁的铁轨通常是由锰钢制成的,锰钢属于( )
A.氧化物 B.单质 C.混合物 D.盐
(3)杭州地铁每列车共6节车厢,每节车厢质量40吨,每节车厢最多可乘350人,沿平直轨道运动时所受阻力约等于车重的2%。当电车以72公里/时速度作匀速运行时,则电车的牵引电动机的输出功率约为 千瓦,若牵引电动机的额定功率为1600千瓦,则牵引电动机的效率为 。(g取10N/kg,乘客的平均质量以50Kg计算)
(4)新一代电车具有容纳人数多、速度快、噪音低、安全、快速、准时、高效、占地少等优点的,从能源角度考虑,轻轨电车还具有哪些优点? 。
在物理实验中,往往对物理量进行多次测量,有的是为了提高精度,有的是为了寻找规律。下列四个实验中,通过多次测量提高精度的是()
A.在探究“并联电路的干路和支路电流有什么关系”时,测量多组对应电流值 |
B.在探究“液体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时,多次改变液体、尝试,测量对应的值 |
C.在探究“电阻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时,多次更换电阻丝,测量对应电流 |
D.在测量“某种物质的密度”时,测量多组对应的质量和体积 |
甲、乙是两段由同种材料制成的实心柱状金属导体,其电阻相等。其中甲导体的横截面积大于乙导体。将它们串联在电路中,通电一段时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忽略温度对导体电阻的影响,不考虑金属导体与周围空气的热传递)( )
A.甲导体的长度比乙导体要短 |
B.通电一段时间后甲导体产生的热量要少 |
C.通电一段时间后乙物体升高的温度高 |
D.甲导体两端的电压比乙导体两端电压大 |
利用图象这种特殊且形象的数学语言工具,来表达各种现象的过程和规律,这种方法称为图象法。下列图像中直线的斜率代表的意义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