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运动和力
- 机械运动
- 固体压强
- + 液体压强
- 液体内部存在压强
- 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
- 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实验
-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 浮力
- 大气压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小明通过学习知道了液体压强的特点。当他看到两只分别盛有清水和盐水杯子,但没有标签时,有了新的思考:能否用压强计将它们区别开呢?他决定着手进行探究:
(1)当压强计的金属盒在空气中时U形管两边的液面应当相平,而小明却观察到如图(a)所示的情景。 出现这种情况后,其简单的调节方法是______(填“A”或“B”);
A. 将此时右边支管中高出的液体倒出 B.取下软管重新安装
(2)压强计调节正常后,小明将金属盒先后浸入到两杯液体中,如图(b) 和(c) 所示。发现图(c) 中U形管两边的液柱高度差较大,于是他认为图(c) 杯子中盛的是盐水。

①、你认为小明的结论是_______( 填“可靠的”或“不可靠的”);
②、简要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当压强计的金属盒在空气中时U形管两边的液面应当相平,而小明却观察到如图(a)所示的情景。 出现这种情况后,其简单的调节方法是______(填“A”或“B”);
A. 将此时右边支管中高出的液体倒出 B.取下软管重新安装
(2)压强计调节正常后,小明将金属盒先后浸入到两杯液体中,如图(b) 和(c) 所示。发现图(c) 中U形管两边的液柱高度差较大,于是他认为图(c) 杯子中盛的是盐水。

①、你认为小明的结论是_______( 填“可靠的”或“不可靠的”);
②、简要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兴趣小组开展科学探究活动。

(提出问题)液体产生的压强跟深度有什么关系?
(设计实验)探究液体产生的压强跟深度的关系,用如图所示装置,在弹簧秤下挂一实心圆柱体,容器中盛有某种液体。
(获取证据)测得圆柱体的体积为0.5×l0-4米3,柱体的重为0.6牛顿。当圆柱体缓慢地浸人液体中时(圆柱体始终竖直且没有被浸没),记下圆柱体下表面所处的深度h、弹簧秤相应的示数F,求得相应的圆柱体在下表面处产生对液体的压强p(体在圆柱体下表面处产生的压强也为p),所得数据如下表:
(得出结论)根据以上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讨论与交流)(1)根据第5次实验所得数据,求得圆柱体在下表面处对液体产生的压强是_________帕,实心圆柱体的密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弹簧秤的示数为0.12牛时,圆柱体受到的浮力为___________________牛。

(提出问题)液体产生的压强跟深度有什么关系?
(设计实验)探究液体产生的压强跟深度的关系,用如图所示装置,在弹簧秤下挂一实心圆柱体,容器中盛有某种液体。
(获取证据)测得圆柱体的体积为0.5×l0-4米3,柱体的重为0.6牛顿。当圆柱体缓慢地浸人液体中时(圆柱体始终竖直且没有被浸没),记下圆柱体下表面所处的深度h、弹簧秤相应的示数F,求得相应的圆柱体在下表面处产生对液体的压强p(体在圆柱体下表面处产生的压强也为p),所得数据如下表:
实验序号 | 1 | 2 | 3 | 4 | 5 |
h/米 | 0.1 | 0.2 | 0.3 | 0.4 | 0.5 |
F/牛 | 0.48 | 0.36 | 0.24 | 0.12 | 0 |
p/帕 | 1.2×103 | 2.4×103 | 3.6×103 | 4.8×103 | |
(得出结论)根据以上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讨论与交流)(1)根据第5次实验所得数据,求得圆柱体在下表面处对液体产生的压强是_________帕,实心圆柱体的密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弹簧秤的示数为0.12牛时,圆柱体受到的浮力为___________________牛。
杨吉同学做用压强计研究液体内部的压强的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1)比较甲、乙图实验,说明:在同种液体,
(2)若要比较同种液体在相同深度处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则应该比较 图实验。
(3)比较丙、丁图实验,说明 。

(1)比较甲、乙图实验,说明:在同种液体,
(2)若要比较同种液体在相同深度处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则应该比较 图实验。
(3)比较丙、丁图实验,说明 。
用塑料瓶、透明胶带、螺母、麦管(或塑料管)、容器和水等,按图制作了一只潜水艇模型.为使潜水艇下沉,则必须从进排气管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吹气”或“吸气”),潜水艇在下沉的过程中所受到水的压强______________________(“减小”、“不变”或“增大”).

某实验小组的同学用水、盐水、两种不同形状的容器和U形管压强计来验证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当把U形管压强计的金属盒放入液体中一定深度时,U形管两边液面会产生一定的高度差,液面高度差越大,表示压强越大,他们的研究情况如图所示。(图甲、乙、丁中的容器内均装满液体,且ρ盐水>ρ水,图中的三条虚线分别代表同一水平线,以下各空请填入正确的答案序号)

(1)根据_______可验证:当深度相同时,同种液体内部压强与容器形状无关。
(2)根据图乙、丙可验证:同种液体内部压强随深度的增大而______。
(3)根据图乙、丁可验证:在同一深度,液体的_______越大,液体内部压强越大。
(4)若在图_______中的容器内轻轻放入一木块,压强计的U形管液面高度差会增大。

(1)根据_______可验证:当深度相同时,同种液体内部压强与容器形状无关。
(2)根据图乙、丙可验证:同种液体内部压强随深度的增大而______。
(3)根据图乙、丁可验证:在同一深度,液体的_______越大,液体内部压强越大。
(4)若在图_______中的容器内轻轻放入一木块,压强计的U形管液面高度差会增大。
两个体积相等的木球和铁球,用细线系住后放入水中时将能悬浮在水中,如图,则木球和铁球所受到的水的压强和水的浮力的大小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浮力相同,压强相同 |
B.浮力木球大,压强铁球相同 |
C.浮力铁球大,压强铁球小 |
D.浮力相同,压强铁球大 |
如图所示是一种风速测定装置。其中风速表是由电压表改装而成,R为定值电阻,R1为滑动变阻器,“T”型管道的竖直管内装有可上下自由移动的轻质活塞,活塞通过轻质细杆和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相连。则风速变大时( )


A.活塞上方气压变大,活塞向上移动 |
B.R1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大,风速表示数变大 |
C.活塞上方气压变小,活塞向下移动 |
D.R1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小,风速表示数变大 |
无风的日子,小明和同学们坐汽车去春游,车子启动不久,小明发现车内的窗帘往外飘去,小明觉得很不可思议,请你解释窗帘往外飘动的原因____________。
“蛟龙”号7000米级海试第五次下潜任务于北京时间6月27日,5点29分开始注水下潜。11点47分,潜水器到达7062米深度海底。这标志我国成为第五个掌握载人深潜技术的国家。“蛟龙”号下潜过程中,受到海水的压强________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下潜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米/秒(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