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氧化反应
- 化合反应及其应用
- 分解反应及其应用
- 置换反应及其应用
- 复分解反应及其应用
- 还原反应
- + 识别化学反应基本类型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工业上采用电解法制备氯酸钾。电解池中的电解质是氯化钾,电解产生的Cl2与KOH混合,就得到KClO3溶液,浓缩冷却结晶即可得到氯酸钾晶体。反应原理:
①KCl+H2O
Cl2↑+2KOH+H2↑
②3Cl2+6KOH=KClO3+5KCl+3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KCl+H2O

②3Cl2+6KOH=KClO3+5KCl+3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KClO3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7 | B.反应①属于复分解反应 |
C.KClO3属于盐类物质 | D.KOH和Cl2是主要的反应原料 |
甲和乙分别是氢气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实验试管口略向下倾斜可防止反应生成的水倒流 |
B.乙实验只能通过澄清石灰水是否变浑浊判断反应是否发生 |
C.甲乙两实验中,都应先使试管、玻璃管均匀受热,再通入气体 |
D.甲乙两实验中,发生的化学反应都属于置换反应 |
当汽车发生剧烈碰撞时,安全气囊里的物质发生反应使气囊弹出,以保护司乘人员的安全。某汽车安全气囊中的反应之一为:6Na+Fe2O3=2Fe+3Na2O,该反应属于()
A.化合反应 ![]() | B.分解反应 ![]() | C.置换反应 ![]() | D.复分解反应 |
我国科学家侯德榜创造了一种著名的纯碱生产方法“侯氏制碱法”,原理是向饱和食盐水中通入氨气和二氧化碳,即可析出碳酸氢钠晶体,过滤后加热碳酸氢钠晶体即得纯碱;再往滤液中通入氨气并加入磨细的食盐粉,就可析出化肥氯化铵。生产过程用化学方程式可简要表示为:
①NH3+CO2+H2O=NH4HCO3;
②NH4HCO3+NaCl=NaHCO3↓+NH4Cl;
③2NaHCO3=Na2CO3+H2O+CO2↑。
(1)该过程中没有涉及到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
(2)食盐磨细的目的是________;
(3)在第②步反应中,NaHCO3析出的原因是________。
①NH3+CO2+H2O=NH4HCO3;
②NH4HCO3+NaCl=NaHCO3↓+NH4Cl;
③2NaHCO3=Na2CO3+H2O+CO2↑。
(1)该过程中没有涉及到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
(2)食盐磨细的目的是________;
(3)在第②步反应中,NaHCO3析出的原因是________。
下图甲是氢气和氧化铜反应的实验,右图乙是木炭和氧化铁反应的实验。

(1)在上述两个实验中,氢气和木炭表现出相同的化学性质是 性。
(2)实验步骤的先后次序非常重要,比如甲实验中,反应前必须先通氢气后点燃酒精灯,否则易发生爆炸;反应结束后必须先 后 ,否则生成的红色的铜会变成黑色。

(1)在上述两个实验中,氢气和木炭表现出相同的化学性质是 性。
(2)实验步骤的先后次序非常重要,比如甲实验中,反应前必须先通氢气后点燃酒精灯,否则易发生爆炸;反应结束后必须先 后 ,否则生成的红色的铜会变成黑色。
如图是某个化学反应里各物质质量与时间的变化关系。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


A.该反应还没有充分进行 | B.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
C.各物质的质量关系为丙=甲+乙 | D.甲是反应物,丙是生成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