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氧化反应
- 化合反应及其应用
- 分解反应及其应用
- 置换反应及其应用
- 复分解反应及其应用
- 还原反应
- + 识别化学反应基本类型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如下表:
关于此反应,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物质 | 甲 | 乙 | 丙 | 丁 |
反应前质量(g) | 22 | 6 | 4 | 8 |
反应后质量(g) | 6 | 18 | 待测 | 16 |
关于此反应,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A.待测量为8g |
B.该变化的基本反应类型一定是化合反应 |
C.参加反应的甲、丙的质量比是4:1 |
D.乙、丁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一定是3:2 |
如图是密闭体系中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和“
”分别表示微粒。

(1)反应前方框内应再填入1个________________微粒(填字母)。
A、
B、
C、
D、
(2)该反应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反应。



(1)反应前方框内应再填入1个________________微粒(填字母)。
A、




(2)该反应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反应。
语文老师在教授《石灰吟》时写了
,CaO+H2O= Ca(OH)2;社会老师在介绍“铁器时代”时写了
。其中没有涉及的化学反应类型是( )


A.化合反应 | B.置换反应 | C.分解反应 | D.复分解反应 |
物质王国举行一场趣味篮球赛。某队由CO2、Ca(OH)2、CuCl2、HCl、Fe五名“队员”组成,队员只能将球传递给可以与自己发生化学反应的队员。比赛中,由CO2“队员”先发球,
其它“队员”间传接球,最后由CuCl2“队员”投篮进球完成一次有效进攻。场上“队员”位置及传球路线如右图所示。

(1)B位置“队员”代表的物质是 ;
(2)为实现“快速进攻”,Ca(OH)2除传球给A位置的“队员”外,还能直接传球给 “队员”(填物质名称或化学式);
(3)写出连线①代表的物质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其它“队员”间传接球,最后由CuCl2“队员”投篮进球完成一次有效进攻。场上“队员”位置及传球路线如右图所示。

(1)B位置“队员”代表的物质是 ;
(2)为实现“快速进攻”,Ca(OH)2除传球给A位置的“队员”外,还能直接传球给 “队员”(填物质名称或化学式);
(3)写出连线①代表的物质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科学家发明了一种车用制氢装置,其制取氢气的原理:硼(B)和水在高温下反应生成氢氧化硼和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B+6H2O
2B(OH)2+3H2,则这个反应属于( )

A.分解反应 | B.化合反应 | C.置换反应 | D.复分解反应 |
为探究洗衣粉加酶后的洗涤效果,将一种无酶洗衣粉分成3等份,进行3组实验。甲、乙组在洗衣粉中各加入1种酶,丙组不加酶,在不同温度下清洗同种化纤布上的血渍和油渍2种污渍,其他实验条件均相同,下表为实验记录。分析下表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注:血渍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1)甲组在洗衣粉中加入了 酶。乙组在洗衣粉中加入了 酶。
(2)甲、乙组洗涤效果的差异,说明酶的作用具有 性。
(3)提高洗衣粉去污能力的方法有 。
(注:血渍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水温/℃ | 10 | 20 | 30 | 40 | 50 | ||||||||||
组别 | 甲 | 乙 | 丙 | 甲 | 乙 | 丙 | 甲 | 乙 | 丙 | 甲 | 乙 | 丙 | 甲 | 乙 | 丙 |
清除血渍时间/min | 66 | 87 | 88 | 52 | 81 | 83 | 36 | 76 | 77 | 11 | 65 | 68 | 9 | 66 | 67 |
清除油渍时间/min | 93 | 78 | 95 | 87 | 63 | 91 | 82 | 46 | 85 | 75 | 27 | 77 | 69 | 8 | 68 |
(1)甲组在洗衣粉中加入了 酶。乙组在洗衣粉中加入了 酶。
(2)甲、乙组洗涤效果的差异,说明酶的作用具有 性。
(3)提高洗衣粉去污能力的方法有 。
青铜是铜锡合金,我国古代金属锡的冶炼发生的反应主要是SnO2+2C
Sn+2CO↑。该反应属于()

A.分解反应 | B.化合反应 | C.复分解反应 | D.置换反应 |
如图反映了某个化学反应各物质质量与时间的关系。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
B.甲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乙 |
C.丙是反应物,甲和乙是生成物 |
D.t1时,丙的质量一定等于甲、乙的质量之和 |
、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如下表
则该密闭容器中发生的化学反应类型为( )
物质 | 甲 | 乙 | 丙 | 丁 |
反应前质量/g | 4 | 2 | 5 | 58 |
反应后质量/g | 待测 | 27 | 19 | 0 |
则该密闭容器中发生的化学反应类型为( )
A.分解反应 | B.化合反应 | C.置换反应 | D.复分解反应 |
初中化学反应类型的分类可用下图表示,下列反应中只属于图中阴影“3”处的化学反应是( )


A.CuO+CO![]() |
B.2KMnO4![]() |
C.Fe+H2SO4=FeSO4+H2↑ |
D.S+O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