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氧化反应
- 化合反应及其应用
- + 分解反应及其应用
- 置换反应及其应用
- 复分解反应及其应用
- 还原反应
- 识别化学反应基本类型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小黄对CO还原CuO的实验进行了改进,装置如图所示(夹持仪器等略),已知HCOOH
H2O+CO↑,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时应先点燃酒精灯,过一段时间后再挤压胶头滴管 |
B.该装置节约药品,污染小,所需的CO可现制现用 |
C.实验中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有分解反应和置换反应 |
D.实验中可观察到红色固体变黑,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
科学兴趣小组同学对一个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进行了测定(见下表),据表分析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物质 | 甲 | 乙 | 丙 | 丁 |
反应前质量(g) | 24.5 | 2.0 | 1.0 | 8.0 |
反应后质量(g) | 0 | 16.9 | 待测 | 8.0 |
A.该反应是一个化合反应 | B.该反应中生成乙物质14.9克 |
C.丙物质反应后的总质量是9.6克 | D.丁物质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
金属加工后的废弃液中含有2~5%的亚硝酸钠(NaNO2),它是一种环境污染物.人们用NH4Cl溶液来处理此废弃液,使NaNO2转化为无毒物质.该反应分两步进行:
第一步:NaNO2+NH4Cl═NH4NO2+X
第二步:NH4NO2═N2↑+2H2O
(1)第一步反应中X的化学式是_____
(2)第二步反应属于化学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反应。
第一步:NaNO2+NH4Cl═NH4NO2+X
第二步:NH4NO2═N2↑+2H2O
(1)第一步反应中X的化学式是_____
(2)第二步反应属于化学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反应。
如图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密闭容器中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丁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
B.参与反应的乙、丙质量比为3∶17 |
C.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分解反应 |
D.参与反应的甲、丙质量比为7∶10 |
下列化学反应既不是化合反应也不是分解反应的是( )
A.铁+氧气![]() | B.乙炔+氧气![]() |
C.氧化汞![]() | D.二氧化碳+碳![]() |
下列有关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分解反应的产物一定是单质 |
B.化合反应的反应物可能有两种 |
C.分解反应的反应物一定是化合物 |
D.化合反应的产物只有一种 |
家庭生活中制作食品经常用到碳酸钠(苏打)和碳酸氢钠(小苏打),碳酸氢钠不稳定,在潮湿空气中缓慢分解,受热至65℃以上迅速分解,270℃时完全分解为碳酸钠。某同学为探究它们的性质差异,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请回答:
(1)加热一段时间后,甲、乙两烧杯分别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装置设计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加热一段时间后,甲、乙两烧杯分别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装置设计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下列实验指定容器中的水,其解释没有体现水的主要作用的是( )
| A | B | C | D |
实 验 装 置 | ![]() 硫在氧气中燃烧 | ![]()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 ![]()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 ![]() |
解 释 | 集气瓶中的水: 吸收放出的热量 | 量筒中的水:通过水体积的变化得出O2体积 | 集气瓶中的水:冷却溅落融熔物,防止集气瓶炸裂 | 烧杯中的水:加热铜片;隔绝空气 |
A.A | B.B | C.C | D.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