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黄对CO还原CuO的实验进行了改进,装置如图所示(夹持仪器等略),已知HCOOHH2O+CO↑,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时应先点燃酒精灯,过一段时间后再挤压胶头滴管
B.该装置节约药品,污染小,所需的CO可现制现用
C.实验中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有分解反应和置换反应
D.实验中可观察到红色固体变黑,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当前题号:1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科学兴趣小组同学对一个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进行了测定(见下表),据表分析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物质




反应前质量(g)
24.5
2.0
1.0
8.0
反应后质量(g)
0
16.9
待测
8.0
 
A.该反应是一个化合反应B.该反应中生成乙物质14.9克
C.丙物质反应后的总质量是9.6克D.丁物质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当前题号:2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如图所示分别代表两元素的原子,下面微观图示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当前题号:3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金属加工后的废弃液中含有2~5%的亚硝酸钠(NaNO2),它是一种环境污染物.人们用NH4Cl溶液来处理此废弃液,使NaNO2转化为无毒物质.该反应分两步进行:
第一步:NaNO2+NH4Cl═NH4NO2+X
第二步:NH4NO2═N2↑+2H2O
(1)第一步反应中X的化学式是_____
(2)第二步反应属于化学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反应。
当前题号:4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如图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密闭容器中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丁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B.参与反应的乙、丙质量比为3∶17
C.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分解反应
D.参与反应的甲、丙质量比为7∶10
当前题号:5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现有一条5 g表面已经部分氧化(变成MgO)的镁带,跟一定量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氢气0.4 g,求镁带在变质前的质量。
当前题号:6 | 题型:简答题 | 难度:0.99
下列化学反应既不是化合反应也不是分解反应的是(    )
A.铁+氧气四氧化三铁B.乙炔+氧气二氧化碳+水
C.氧化汞汞+氧气D.二氧化碳+碳一氧化碳
当前题号:7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有关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分解反应的产物一定是单质
B.化合反应的反应物可能有两种
C.分解反应的反应物一定是化合物
D.化合反应的产物只有一种
当前题号:8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家庭生活中制作食品经常用到碳酸钠(苏打)和碳酸氢钠(小苏打),碳酸氢钠不稳定,在潮湿空气中缓慢分解,受热至65℃以上迅速分解,270℃时完全分解为碳酸钠。某同学为探究它们的性质差异,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请回答:
 
(1)加热一段时间后,甲、乙两烧杯分别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装置设计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9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对下列实验指定容器中的水,其解释没有体现水的主要作用的是(    )
 
A
B
C
D





硫在氧气中燃烧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探究燃烧的条件


集气瓶中的水:
吸收放出的热量
量筒中的水:通过水体积的变化得出O2体积
集气瓶中的水:冷却溅落融熔物,防止集气瓶炸裂
烧杯中的水:加热铜片;隔绝空气
 
A.AB.BC.CD.D
当前题号:10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