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氧化反应
- 化合反应及其应用
- + 分解反应及其应用
- 置换反应及其应用
- 复分解反应及其应用
- 还原反应
- 识别化学反应基本类型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下图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不同的球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该反应的反应物可能属于氧化物 |
B.不考虑反应条件时,该图示可以表示双氧水制取氧气的反应 |
C.该反应类型为分解反应 |
D.该反应生成物都属于化合物 |
下列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
A.H2+CuO ![]() |
B.2KMnO4 ![]() |
C.HCl+NaOH![]() |
D.2Mg+O2 ![]() |
硝酸银受热时发生如下反应:2AgNO3
2Ag + 2NO2↑+ O2↑,该反应属于( )

A.化合反应 | B.分解反应 | C.置换反应 | D.复分解反应 |
下列反应中,既不是化合反应,又不是分解反应的是( )
A.铁+氧气![]() | B.铝+氧气![]() |
C.过氧化氢![]() | D.石蜡+氧气![]() |
我国研制的用于航天飞船的固体推进剂是铝粉与高氯酸铵的混合物。点火时,高氯酸铵发生如下反应:2NH4ClO4
N2↑+4X+Cl2↑+2O2↑,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该反应类型属于________(“化合反应”或“分解反应”)

甲酸(HCOOH)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与浓硫酸混合加热的反应为:HCOOH
CO↑+H2O。实验室可利用下图装置制取CO并还原CuO: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甲酸生成CO的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
B.实验中应先通入CO、后加热CuO |
C.硬质玻璃管中的实验现象是黑色固体变为红色固体 |
D.硬质玻璃管和固体的总质量反应后增大 |
在一个完全封闭的容器内有X、Y、Z、Q四种物质,有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物质 | X | Y | Z | Q |
反应前质量/g | 2 | 2 | 84 | 5 |
反应后质量/g | 待测 | 24 | 0 | 14 |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表中待测的值为53 | B.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
C.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 D.X为反应物 |
2013年5月,某市自来水有股奇怪的味道,经专家多轮综合检测,基本认定引起此次异味的主要物质是邻叔丁基苯酚。将30克邻叔丁基苯酚完全燃烧,生成88克CO2和25.2克H2O(无其他产物)。已知邻叔丁基苯酚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50,求:
(1)30克邻叔丁基苯酚中含碳元素 克,氢元素 克。
(2)邻叔丁基苯酚的化学式为 。
(1)30克邻叔丁基苯酚中含碳元素 克,氢元素 克。
(2)邻叔丁基苯酚的化学式为 。
如图是一款变色眼镜的示意图,该款变色眼镜的玻璃中加入了溴化银(AgBr)和氧化铜。在强光照射下,溴化银分解成溴(Br2)和银,玻璃颜色变深,请判断此反应属于___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当光线变暗时,溴和银在氧化铜作用下,重新生成溴化银,玻璃颜色变浅,氧化铜在该反应中起________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