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常见的化学反应
- 运动和力
- 电和磁
- 波
- 物质间的循环与转化
- 能量转化与守恒
- 能源与社会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在如图所示的斜面上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对上述实验,数据处理正确的是( )


A.图中AB段的路程为50cm |
B.若不计摩擦阻力,则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
C.为了测量小车在BC段的平均速度,可以将小车从B点静止释放 |
D.不计空气阻力小车AB段的平均速度小于BC段的平均速度 |
小金在实验室利用蜡烛和茶色玻璃研究平面镜成像的规律.
(1)实验过程和结论:
①如图所示,点燃蜡烛A竖立在玻璃板前,再拿外形相同但不点燃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移动,使蜡烛B与A的像完全重合,记下A与B的位置.移动点燃的蜡烛A,重做实验.


②用刻度尺测量像与物到玻璃板的距离,发现像与物到玻璃板的距离相等.
③移去蜡烛B,在其位置竖立一光屏,在玻璃板后侧观察光屏上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承接蜡烛A的像.
(2)在上述实验过程与结论中,能说明平面镜成像与物体等大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把上述实验中的玻璃板换成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蜡烛A和凸透镜的位置如图所示,此时移动光屏可承接倒立、________的实像.
(1)实验过程和结论:
①如图所示,点燃蜡烛A竖立在玻璃板前,再拿外形相同但不点燃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移动,使蜡烛B与A的像完全重合,记下A与B的位置.移动点燃的蜡烛A,重做实验.


②用刻度尺测量像与物到玻璃板的距离,发现像与物到玻璃板的距离相等.
③移去蜡烛B,在其位置竖立一光屏,在玻璃板后侧观察光屏上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承接蜡烛A的像.
(2)在上述实验过程与结论中,能说明平面镜成像与物体等大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把上述实验中的玻璃板换成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蜡烛A和凸透镜的位置如图所示,此时移动光屏可承接倒立、________的实像.
养生壶是一种用于养生保健的烹饮容器,采用新型电加热材料,通电后产生热量把壶内的水加热.下图是某款养生壶及其铭牌,求:
(1)养生壶正常工作时的电阻_____________;
(2)若正常工作时,养生壶加热效率为70%,将1kg水从10℃加热到100℃需要多长时间 ___________;(c水=4.2╳103J/(kg·℃))
(3)用电高峰期,家中只有液晶电视机和养生壶工作时,养生壶将1kg水从10℃加热到100℃,实际用时600s,此时养生壶的实际功率多大___________.(设养生壶的电阻和加热效率不变).
(1)养生壶正常工作时的电阻_____________;
(2)若正常工作时,养生壶加热效率为70%,将1kg水从10℃加热到100℃需要多长时间 ___________;(c水=4.2╳103J/(kg·℃))
(3)用电高峰期,家中只有液晶电视机和养生壶工作时,养生壶将1kg水从10℃加热到100℃,实际用时600s,此时养生壶的实际功率多大___________.(设养生壶的电阻和加热效率不变).

图甲是家用电吹风的工作原理图电吹风工作时可以吹出热风也可以吹出凉风。

(1)若吹凉风,则开关应置于_______
(2)某次用该电吹风将头发吹干的过程中,电吹风的功率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乙,则在该次吹干头发过程中电吹风消耗的总电能是_________
(3)使用几年后,发现电热丝变细,它的际功率将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若吹凉风,则开关应置于_______
(2)某次用该电吹风将头发吹干的过程中,电吹风的功率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乙,则在该次吹干头发过程中电吹风消耗的总电能是_________
(3)使用几年后,发现电热丝变细,它的际功率将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用图甲、乙两种方式匀速提升重为100N的物体,已知滑轮重20N


A.手的拉力:F甲=F乙;机械效率:![]() ![]() |
B.手的拉力:F甲<F乙;机械效率:![]() ![]() |
C.手的拉力:F甲>F乙;机械效率:![]() ![]() |
D.手的拉力:F甲>F乙;机械效率![]() ![]() |
在清澈的河水边,会看到水深度比实际深度浅很多。当不了解实际水深时,决不能冒然下水,原因是
A.光从空气射向水中,在水面发生了反射 |
B.光从空气射向水中,在水面发生了折射 |
C.光从水底射向空气时,在水面发生了折射 |
D.光从水底射向空气时,在水面发生了反射 |
小柯家新添了一台变频空调,部分参数如下表所示。当室温和空调的设定温度相差较大时,变频空调一开机,即以最大功率工作,使室温迅速达到设定温度;当室温达到设定温度后,空调的制冷(热)功率随之减小,以维持室温基本不变。该空调另设电辅热功能,可以辅助制热,以弥补单靠空调压缩机工作制热不足的问题。

(1)空调接人家庭电路后,与其他用电器_______联。
(2)假设该空调开机后以最大制冷功率工作0.5h,使室温降至设定温度。然后,空调又以某一恒定的功率工作了2.5h,全过程空调消耗的电能为1.9k·Wh。求
①前0.5h空调消耗的电能____________。
②后2.5h通过空调的电流_______。

(1)空调接人家庭电路后,与其他用电器_______联。
(2)假设该空调开机后以最大制冷功率工作0.5h,使室温降至设定温度。然后,空调又以某一恒定的功率工作了2.5h,全过程空调消耗的电能为1.9k·Wh。求
①前0.5h空调消耗的电能____________。
②后2.5h通过空调的电流_______。
运用“蓝鲸一号”钻探平台,我国南海实现可燃冰试采成功。
材料一:可燃冰,学名天然气水化合物,其化学式为CH4·8H2O。它是天然气的固体状态(因海底高压)。埋于海底地层深处的大量有机质在細菌的分解作用下,最后形成石油和天然气(石油气),其中许多天然气被包进水分子中,在海底的低温(2~5℃)与压力下结晶,形成“可燃冰”
材料二:“蓝鲸一号”钻探平台设计和建造过程刷新了多项世界纪录,它长117米,宽92.7米,高118米,质量为42000吨。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
(1)形成可燃冰需要生态环境
①海底地层深处,这些分解有机质的细菌能很好的生存,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__________
这些细菌分解有机质__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氧气,这些细菌与真菌在细胞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______
②在开采过程中,极少量的垃圾废弃物没有对海洋环境造成破坏这主要是因为海洋生态系统___________的能力
(2)形成可燃冰的其中一个条件是有甲烷气源。
①可燃冰(CH·8H2O中C:H:O的元素质量比是________________,甲烷属于_________(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②与石油煤等化石燃料相比较,开采可燃冰的积极意义有______________
(3)如果南海海水的密度是1.03×103千克/米3,“蓝鲸一号”钻探平台漂浮海面受到海水浮力是_________牛,开采出的可燃冰可以直接在管口点燃成为气体,从固体变成气体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
材料一:可燃冰,学名天然气水化合物,其化学式为CH4·8H2O。它是天然气的固体状态(因海底高压)。埋于海底地层深处的大量有机质在細菌的分解作用下,最后形成石油和天然气(石油气),其中许多天然气被包进水分子中,在海底的低温(2~5℃)与压力下结晶,形成“可燃冰”
材料二:“蓝鲸一号”钻探平台设计和建造过程刷新了多项世界纪录,它长117米,宽92.7米,高118米,质量为42000吨。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
(1)形成可燃冰需要生态环境
①海底地层深处,这些分解有机质的细菌能很好的生存,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__________
这些细菌分解有机质__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氧气,这些细菌与真菌在细胞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______
②在开采过程中,极少量的垃圾废弃物没有对海洋环境造成破坏这主要是因为海洋生态系统___________的能力
(2)形成可燃冰的其中一个条件是有甲烷气源。
①可燃冰(CH·8H2O中C:H:O的元素质量比是________________,甲烷属于_________(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②与石油煤等化石燃料相比较,开采可燃冰的积极意义有______________
(3)如果南海海水的密度是1.03×103千克/米3,“蓝鲸一号”钻探平台漂浮海面受到海水浮力是_________牛,开采出的可燃冰可以直接在管口点燃成为气体,从固体变成气体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
甲、乙两位同学对“雨滴的下落速度是否跟雨滴的大小有关”持有不同的意见,于是他们对此展开研究。他们从网上查到,雨滴在下落过程中接近地面时受到的空气阻力与雨滴的横截面积S成正比,与雨滴下落速度v的平方成正比,即f=kSv2(其中k为比例系数,是个定值),雨滴接近地面时可看做匀速直线运动。把雨滴看做球形,其半径为r,密度为ρ,比热为c,球的体积为V=
πr3。(注:所有结果均用字母表示)
(1)半径为r的雨滴重力为________。
(2)在接近地面时,大雨滴的下落速度______(填“大于”“等于”“小于”)小雨滴的下落速度,写出推理过程。
(3)假设半径为r的雨滴在近地面下落h高度的过程中,重力对它所做的功全部转化为雨滴的内能,则雨滴的温度升高了多少?______

(1)半径为r的雨滴重力为________。
(2)在接近地面时,大雨滴的下落速度______(填“大于”“等于”“小于”)小雨滴的下落速度,写出推理过程。
(3)假设半径为r的雨滴在近地面下落h高度的过程中,重力对它所做的功全部转化为雨滴的内能,则雨滴的温度升高了多少?______
外形完全相同的木球,铁球和铜球(已知
),放入水中后,静止的状态如图所示



A.木球和铜球的浮力大小相等 |
B.铁球受到的浮力最小 |
C.木球一定是实心的 |
D.铜球的空心一定最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