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物质的结构
- 构成物质的微粒
- 物质的分类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将一定量xFeSO4•y(NH4)2SO4•6H2O晶体加入到过量NaOH溶液中,加热生成NH30.85g(假如生成NH3的全部逸出),过滤、洗涤、灼烧,得Fe2O3固体2.0g.则x,y的关系正确的是()
A.x:y=1:1 | B.x:y=1:2 | C.x:y=1:4 | D.x:y=2:1 |
有一小包质量为
和
的固体混合物,小明将该包固体充分加热(仅发生反应:
,
)将生成的
全部通入足量的石灰水中产生
g
沉淀;芳芳在小明加热、冷却后的试管中又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再将生成的气体全部通入足量的石灰水,结果产生
沉淀.那么下列关系一定正确的是( )










A.a=c | B.a<b+c | C.b<c | D.a<b |
据报道,我国已在南海某海域试采可燃冰获得成功。可燃冰分布于深海沉积物或陆域的永久冻土中,主要是由甲烷(CH4)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结晶物质,可燃烧,所以被称为“可燃冰”。
(1)CH4中C、H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
(2)已知在相同条件下,1米3CO和1米3 CH4所含的分子数目相同。CO、CH4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2CO+O2点燃2CO2,CH4+2O2点燃CO2+2H2O。据此分析,在相同条件下,分别燃烧1米3的CO与CH4,消耗氧气较多的是______。
(3)有专家指出,“从实现可燃冰试开采成功到大规模开采之路依然遥远,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下列证据中,支持专家观点的有______(可多选)。
(1)CH4中C、H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
(2)已知在相同条件下,1米3CO和1米3 CH4所含的分子数目相同。CO、CH4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2CO+O2点燃2CO2,CH4+2O2点燃CO2+2H2O。据此分析,在相同条件下,分别燃烧1米3的CO与CH4,消耗氧气较多的是______。
(3)有专家指出,“从实现可燃冰试开采成功到大规模开采之路依然遥远,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下列证据中,支持专家观点的有______(可多选)。
A.可燃冰存在于低温与高压环境,稳定性较差。大规模开采时,稍有不慎,海底沉积物会失去稳定,可能引发海底塌方,甚至导致海啸 |
B.可燃冰是高效、资源量大的优质能源,开采可燃冰对我国能源生产有重要价值 |
C.可燃冰埋藏在海面下600~2000米深,虽然存储总量很大,但分布较为分散,目前开采难度大 |
D.我国已实现可燃冰全流程试采核心技术的重大突破,形成了国际领先的新型试采工艺 |
E.可燃冰与煤、石油等能源相比,是绿色清洁能源,具有良好的商业开发前景 |
“西湖龙井”为古代的贡茶之一,泡茶、喝茶中包含很多科学知识,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打开茶叶盒,茶香飘满屋——是茶叶中的香气分子扩散的结果 |
B.泡茶时,部分茶叶沉下去——是由于受到的浮力小于自身的重力 |
C.茶水太烫,吹一吹凉得快——主要是由于吹出的气带走了大量的热 |
D.透过玻璃茶杯看到手指变粗——是由于装水的茶杯相当于一个放大镜 |
夏天,如果将自行车内胎充气过足,又放在阳光下暴晒,车胎极易爆裂。关于这一事例有以下描述(设爆裂前的过程中内胎容积几乎不变),其中错误的是( )
A.在车胎突然爆裂的瞬间,胎内气体对外界气体做功 |
B.车胎爆裂,是车胎内气体温度升高,分子热运动加剧,气体压强增大的结果 |
C.在车胎爆裂前,胎内气体吸热,内能增加 |
D.在车胎突然爆裂的瞬间,胎内气体内能增加 |
5月9日,相关机构发布
等四种元素的中文名称。元素的核电荷数为118,相对原子质量为294,则
原子核外电子数为


A.118 | B.176 | C.294 | D.412 |
按要求填空
(1)根据下列元素和根的化合价,写出符合要求的物质的化学式.

①一种金属单质________ ;②一种非金属氧化物________ .
(2)写出下列符号或加点数字的含义:①2He________;②Al3+________ .
(1)根据下列元素和根的化合价,写出符合要求的物质的化学式.







①一种金属单质________ ;②一种非金属氧化物________ .
(2)写出下列符号或加点数字的含义:①2He________;②Al3+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