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有机物的特性
- + 甲烷、乙炔等常见有机物的性质和用途
- 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全面开展“五星达标 3A争创”的美丽乡村建设活动是当前浙江农村工作的重点。
(1)通过光合作用,庭院植物制造了自身所需的有机物,该途径中能量是如何转化的?__________
(2)垃圾焚烧后的尾气排放极易引起严重的环境问题:焚烧温度低于800℃时,含氯垃圾不完全燃烧,产生有毒物质二噁英(C12H4O2Cl4),请向垃圾焚烧厂提出一条能够有效降低二噁英排放的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市正在逐步将管道煤气由石油液化气(主要成分是丁烷)改为天然气,小明家要进行灶具和燃气泄漏报警器的调整.请填空:
丁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C4H10+13O2
8CO2+10H2O
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O2
CO2+2H2
①从环保角度来看,燃烧等质量的甲烷和丁烷,_____________导致的温室效应更明显。
②若相同条件下,气体体积比等于分子数比.改为天然气后,则灶具的调整方法是减小______(填“燃料”或“空气”)的进气量;
③甲烷是一种可燃性气体,为安全起见每家都要安装一个燃气泄漏报警器,安装人员要求将报警器高于灶具的地方,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通过光合作用,庭院植物制造了自身所需的有机物,该途径中能量是如何转化的?__________
(2)垃圾焚烧后的尾气排放极易引起严重的环境问题:焚烧温度低于800℃时,含氯垃圾不完全燃烧,产生有毒物质二噁英(C12H4O2Cl4),请向垃圾焚烧厂提出一条能够有效降低二噁英排放的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市正在逐步将管道煤气由石油液化气(主要成分是丁烷)改为天然气,小明家要进行灶具和燃气泄漏报警器的调整.请填空:
丁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C4H10+13O2

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O2

①从环保角度来看,燃烧等质量的甲烷和丁烷,_____________导致的温室效应更明显。
②若相同条件下,气体体积比等于分子数比.改为天然气后,则灶具的调整方法是减小______(填“燃料”或“空气”)的进气量;
③甲烷是一种可燃性气体,为安全起见每家都要安装一个燃气泄漏报警器,安装人员要求将报警器高于灶具的地方,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7年5月,我国运用“蓝鲸一号”钻探平台,在南海神狐海域首次实现可燃冰试采。
相关材料:可燃冰,学名“天然气水化合物”,其化学式为CH4·8H2O,它是天然气的固体状态(因海底高压),埋于海底地层深处的大量有机质在细菌的分解作用下,最后形成石油和天然气(石油气)。其中许多天然气被包进水分子中,在海底的低温(2~5℃)与压力下结晶,形成“可燃冰”。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
(1)形成可燃冰需要一定的生态环境。
①海底地层深处,这些分解有机质的细菌能很好地生存,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_____。这些细菌分解有机质_____(选填“需要”或“不需要”)氧气。这些细菌与真菌在细胞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_____。
②在开采过程中,极少量的垃圾废弃物没有对海洋环境造成破坏,这主要是因为海洋生态系统有_____的能力。
(2)形成可燃冰的其中一个条件是有甲烷气源。
①可燃冰(CH4·8H2O)中C∶H∶O的元素质量比是_____。甲烷属于_____(选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②与石油、煤等化石燃料相比较,开采可燃冰的积极意义有_____(写一条)。(可燃冰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H4·8H2O+2O2
CO2+10H2O)
相关材料:可燃冰,学名“天然气水化合物”,其化学式为CH4·8H2O,它是天然气的固体状态(因海底高压),埋于海底地层深处的大量有机质在细菌的分解作用下,最后形成石油和天然气(石油气)。其中许多天然气被包进水分子中,在海底的低温(2~5℃)与压力下结晶,形成“可燃冰”。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
(1)形成可燃冰需要一定的生态环境。
①海底地层深处,这些分解有机质的细菌能很好地生存,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_____。这些细菌分解有机质_____(选填“需要”或“不需要”)氧气。这些细菌与真菌在细胞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_____。
②在开采过程中,极少量的垃圾废弃物没有对海洋环境造成破坏,这主要是因为海洋生态系统有_____的能力。
(2)形成可燃冰的其中一个条件是有甲烷气源。
①可燃冰(CH4·8H2O)中C∶H∶O的元素质量比是_____。甲烷属于_____(选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②与石油、煤等化石燃料相比较,开采可燃冰的积极意义有_____(写一条)。(可燃冰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H4·8H2O+2O2

(2017·浙江绍兴)2017年5月,运用“蓝鲸一号”钻探平台,我国南海神狐海域首次实现可燃冰试采。
材料一:可燃冰,学名天然气水合物,其化学式为CH4·8H2O,它是天然气的固体状态(因海底高压,埋于海底地层深处的大量有机质在细菌的分解作用下,最后形成石油和天然气,即石油气)。其中许多天然气被包进水分子中,在海底的低温(2~5 ℃)与高压下结晶,形成可燃冰。
材料二:“蓝鲸一号”钻探平台设计和建造过程刷新了多项世界纪录。它长117 m,宽92.7 m,高118 m,质量为42000 t。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形成可燃冰需要一定的生态环境。
①海底地层深处,这些分解有机质的细菌能很好地生存,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___。这些细菌分解有机质___(填“需要”或“不需要”)氧气。这些细菌与真菌在细胞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____。
②在开采过程中,极少量的垃圾废弃物没有对海洋环境造成破坏,这主要是因为海洋生态系统有___的能力。
(2)形成可燃冰的其中一个条件是有甲烷气源。
①可燃冰(CH4·8H2O)中C、H、O元素的质量比是____。甲烷属于___(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②与石油、煤等化石燃料相比,开采可燃冰的积极意义有____(写一条)。(可燃冰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H4·8H2O+2O2
CO2+10H2O)
(3)如果南海海水的密度是1.03×103 kg/m3, “蓝鲸一号”钻探平台漂浮在海面上时受到海水的浮力是_____ N,浸入海水的体积至少为____m3。开采出的可燃冰可以直接在管口点燃,说明已经成为气体,从固体变成气体的原因可能是_____。(g取10 N/kg)
材料一:可燃冰,学名天然气水合物,其化学式为CH4·8H2O,它是天然气的固体状态(因海底高压,埋于海底地层深处的大量有机质在细菌的分解作用下,最后形成石油和天然气,即石油气)。其中许多天然气被包进水分子中,在海底的低温(2~5 ℃)与高压下结晶,形成可燃冰。
材料二:“蓝鲸一号”钻探平台设计和建造过程刷新了多项世界纪录。它长117 m,宽92.7 m,高118 m,质量为42000 t。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形成可燃冰需要一定的生态环境。
①海底地层深处,这些分解有机质的细菌能很好地生存,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___。这些细菌分解有机质___(填“需要”或“不需要”)氧气。这些细菌与真菌在细胞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____。
②在开采过程中,极少量的垃圾废弃物没有对海洋环境造成破坏,这主要是因为海洋生态系统有___的能力。
(2)形成可燃冰的其中一个条件是有甲烷气源。
①可燃冰(CH4·8H2O)中C、H、O元素的质量比是____。甲烷属于___(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②与石油、煤等化石燃料相比,开采可燃冰的积极意义有____(写一条)。(可燃冰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H4·8H2O+2O2

(3)如果南海海水的密度是1.03×103 kg/m3, “蓝鲸一号”钻探平台漂浮在海面上时受到海水的浮力是_____ N,浸入海水的体积至少为____m3。开采出的可燃冰可以直接在管口点燃,说明已经成为气体,从固体变成气体的原因可能是_____。(g取10 N/kg)
我国国务院在2000年2月批准启动“西气东输”工程,这是我国的一项重大工程,其中“气”是指天然气,主要成分为甲烷(CH4)。
(1)实验室中制取甲烷所用的原料为无水醋酸钠和氢氧化钠,反应的方程式为CH3COONa + NaOH =" X" + CH4↑,推断X的化学式为 ,甲烷宜用 (填“向上”或“向下”)排空气法或排水法收集。
(2)如图,集气瓶里盛有甲烷,U形管左右液面相平,将整个装置放置在阳光之下一定时间,液面 ,再将该装置放入黑暗中,若观察到液面仍保持原状,即可证明甲烷是 气体。

(3)天然气管道在第一次输送到用户家里时必须先在管道内充满氮气,这样做原因是 。
(1)实验室中制取甲烷所用的原料为无水醋酸钠和氢氧化钠,反应的方程式为CH3COONa + NaOH =" X" + CH4↑,推断X的化学式为 ,甲烷宜用 (填“向上”或“向下”)排空气法或排水法收集。
(2)如图,集气瓶里盛有甲烷,U形管左右液面相平,将整个装置放置在阳光之下一定时间,液面 ,再将该装置放入黑暗中,若观察到液面仍保持原状,即可证明甲烷是 气体。

(3)天然气管道在第一次输送到用户家里时必须先在管道内充满氮气,这样做原因是 。
(8分)天然气作为燃料已进入千家万户。小聪在帮父母烧菜时想到:天然气燃烧的产物是什么呢?带着这一问题,小聪和同学们一起进行了探究:


探究一: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CH4),燃烧后的产物中可能有二氧化碳、水,同学们想利用甲图中的装置进行验证,请你帮助他们选择合理的装置并连接:燃烧后的混合气体应依次通过 装置。
探究二:甲烷燃烧会不会因氧气不足而生成一氧化碳呢?
同学们提出可用乙图装置加以检验,那么气体通入该装置之前应怎样处理?他们讨论后一致认为:
先把燃烧后的混合气体依次通过甲图中的A、B、C装置,然后再通入乙图装置。如果看到 现象则表明燃烧产物中有一氧化碳。注意事项:混合气体通过乙装置进行实验时,应先通气体、再加热,这样做的目的是 。小聪认为上述方案还存在缺陷,请你指出来: 。


探究一: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CH4),燃烧后的产物中可能有二氧化碳、水,同学们想利用甲图中的装置进行验证,请你帮助他们选择合理的装置并连接:燃烧后的混合气体应依次通过 装置。
探究二:甲烷燃烧会不会因氧气不足而生成一氧化碳呢?
同学们提出可用乙图装置加以检验,那么气体通入该装置之前应怎样处理?他们讨论后一致认为:
先把燃烧后的混合气体依次通过甲图中的A、B、C装置,然后再通入乙图装置。如果看到 现象则表明燃烧产物中有一氧化碳。注意事项:混合气体通过乙装置进行实验时,应先通气体、再加热,这样做的目的是 。小聪认为上述方案还存在缺陷,请你指出来: 。
某无色混合气体可能由CH4、NH3、H2、CO、CO2和HCl的某几种气体组成。在恒温恒压条件下,将此混合气体通过浓硫酸时,总体积基本不变;通过过量的澄清石灰水,未见变浑浊,但混合气体的总体积减小,把剩余气体导出后,在O2中能够点燃,燃烧产物不能使CuSO4粉末变色。则原混合气体的成份是( )
A.CH4和NH3 | B.HCl 、H2和CO |
C.HCl 和CO | D.HCl、CO 和CO2 |
科学实验是否规范、严谨不仅会影响实验的客观性,甚至可能会危及器材、人身或环境的安全。

(1)图甲所示为浓硫酸稀释的正确操作图,图中试剂瓶所盛放的试剂是 。
(2)甲烷等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点燃时,易发生爆炸,故点燃甲烷等可燃性气体时要注意检验其 。
(3)图乙所示为小芳同学做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图,请指出其明显错误 。该实验操作步骤的先后次序非常重要,反应前必须 ,否则易发生爆炸。

(1)图甲所示为浓硫酸稀释的正确操作图,图中试剂瓶所盛放的试剂是 。
(2)甲烷等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点燃时,易发生爆炸,故点燃甲烷等可燃性气体时要注意检验其 。
(3)图乙所示为小芳同学做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图,请指出其明显错误 。该实验操作步骤的先后次序非常重要,反应前必须 ,否则易发生爆炸。
天然气作为燃料已进入千家万户。小聪在帮父母烧菜时想到:天然气燃烧的产物是什么呢?带着这一问题,小聪和同学们一起进行了探究:

探究一: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CH4),燃烧后的产物中可能有二氧化碳、水,同学们想利用甲图中的装置进行验证,请你帮助他们选择合理的装置并连接:燃烧后的混合气体应依次通过 装置。
探究二:甲烷燃烧会不会因氧气不足而生成一氧化碳呢?
同学们提出可用乙图装置加以检验,那么气体通入该装置之前应怎样处理?他们讨论后一致认为:
先把燃烧后的混合气体依次通过甲图中的A、B、C装置,然后再通入乙图装置。如果看到 现象则表明燃烧产物中有一氧化碳。注意事项:混合气体通过乙装置进行实验时,应先通气体、再加热,这样做的目的是 。小聪认为上述方案还存在缺陷,请你指出来: 。

探究一: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CH4),燃烧后的产物中可能有二氧化碳、水,同学们想利用甲图中的装置进行验证,请你帮助他们选择合理的装置并连接:燃烧后的混合气体应依次通过 装置。
探究二:甲烷燃烧会不会因氧气不足而生成一氧化碳呢?
同学们提出可用乙图装置加以检验,那么气体通入该装置之前应怎样处理?他们讨论后一致认为:
先把燃烧后的混合气体依次通过甲图中的A、B、C装置,然后再通入乙图装置。如果看到 现象则表明燃烧产物中有一氧化碳。注意事项:混合气体通过乙装置进行实验时,应先通气体、再加热,这样做的目的是 。小聪认为上述方案还存在缺陷,请你指出来: 。
2017年5月,我国在南海海域成功开采天然气水合物可燃冰。可燃冰是甲烷与水在低温、高压的条件下形成的无色、冰状固体,是最具发展前景的能源之一。可燃冰主要成分是CH4.nH2O,在开采过程中,甲烷泄漏,会导致严重温室效应。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甲烷燃烧的产物产生了兴趣,请你参与:
(提出问题)甲烷燃烧后生成哪些物质?
(查阅资料)含碳元素的物质完全燃烧生成CO2,不完全燃烧生成CO;无水CuSO4遇水变蓝。
(猜想与假设)甲CO2、H2O ;乙CO 、H2O ;丙NH3 、CO2、H2O ;丁CO2、CO 、H2O 。
你说明猜想错误的同学和理由是____________。
(实验探究)为了验证上述猜想与假设,将甲烷在一定量的纯净氧气中燃烧的产物依次通过下列装置,进行验证:

(1)A、B装置的顺序不能颠倒,原因是____________ 。
(2)实验中用纯净O2而不用空气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中观察到A中 白色无水CuSO4变蓝,B、D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中红色粉末变成黑色,由此推断_______同学猜想成立。
(提出问题)甲烷燃烧后生成哪些物质?
(查阅资料)含碳元素的物质完全燃烧生成CO2,不完全燃烧生成CO;无水CuSO4遇水变蓝。
(猜想与假设)甲CO2、H2O ;乙CO 、H2O ;丙NH3 、CO2、H2O ;丁CO2、CO 、H2O 。
你说明猜想错误的同学和理由是____________。
(实验探究)为了验证上述猜想与假设,将甲烷在一定量的纯净氧气中燃烧的产物依次通过下列装置,进行验证:

(1)A、B装置的顺序不能颠倒,原因是____________ 。
(2)实验中用纯净O2而不用空气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中观察到A中 白色无水CuSO4变蓝,B、D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中红色粉末变成黑色,由此推断_______同学猜想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