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物质的性质
- 水
- 空气
- + 金属
- 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 材料制造与环境保护
- 新型材料
- 材料与人类社会发展
- 金属的回收利用及其重要性
- 废弃金属对环境的污染
- 金属资源的保护
- 铁锈的主要成分
- 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
- 金属元素的存在及常见的金属矿物
- 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 金属的化学性质
- 常见的金属和非金属的区分
- 合金与合金的性质
- 金属的冶炼
- 常见的化合物
- 常见的有机物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某自然科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右图所示的装置,用来研究不同金属跟稀硫酸反应的快慢。他们用此装置,选择了甲、乙、丙、丁四种大小相同的金属片,分别与相同体积、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反应,观察30 s内从导管口冒出的氢气泡多少,记录在下表中。(“+”越多表示产生的气泡越多)。


如果四种金属分别是镁、铝、铁、锌中的一种,则丁最有可能是( )


如果四种金属分别是镁、铝、铁、锌中的一种,则丁最有可能是( )
A.镁 | B.铝 | C.铁 | D.锌 |
某金属加工厂生产过程中的废液含有少量硝酸银和硝酸铜,为回收利用资源和防止污染,该厂向废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反应停止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中加入少量稀盐酸,无气体产生。则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银和铜,一定不含铁 |
B.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银,可能含有铁和铜 |
C.滤液中一定有硝酸亚铁,一定没有硝酸银和硝酸铜 |
D.滤液中一定有硝酸亚铁,可能有硝酸银和硝酸铜 |
某同学为了确定Fe、Cu、H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用铁片、铜片、硝酸汞溶液和盐酸四种试剂设计了下列实验方案,其中可行的是( )
A.Fe+HCl Cu+HCl Fe+Hg(NO3)2 f |
B.Fe+HCl Fe+Hg(NO3)2 Cu+Hg(NO3)2 |
C.Fe+HCl Cu+HCl Cu+Hg(NO3)2 |
D.Cu+HCl Fe+Hg(NO3)2 Cu+Hg(NO3)2 |
下列各选项中,括号内物质是除出杂质所用的试剂(适量),其中错误的是( )
A.CuSO4中混有NaCl(AgNO3溶液) | B.铜粉中混有铁粉(盐酸) |
C.H2中混有CO2(NaOH溶液) | D.氯化亚铁溶液中混有氯化铜(铁粉) |
在混有少量CuO的铁粉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过滤,再向滤液中放入一枚洁净的铁钉,足够时间后取出,铁钉表面无变化,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过滤出的不溶物只有铜 |
B.过滤出的不溶物只有铁 |
C.过滤出的不溶物中一定含有铜,可能含有铁 |
D.滤液中一定含有氯化亚铁,可能含有氯化铜 |
试管内壁附着的下列物质中,不能用稀盐酸浸泡而除去的是( )
A.氯化铁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后留下的红褐色固体 |
B.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后的黑色固体[Cu2(OH)2CO3![]() |
C.用足量氢气还原氧化铜后留下的红色固体 |
D.盛放石灰水后留下的白色固体 |
如右图实验,放置1—2周时间后,装置中能出现的现象是( )

A.铁丝不变化 | B.试管中的液面不变化 |
C.铁丝逐渐消失 | D.试管中的液面上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