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 物质的性质
-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 密度
- 物态变化
- 溶液
- 溶解度
- 水
- 空气
- 金属
- 常见的化合物
- 常见的有机物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一个质量为158g的铁球,体积是25cm3,已知铁的密度是7.9×
kg/m3,则:
(1)问该球是实心的还是空心的?
(2)求出空心部分的体积?

(1)问该球是实心的还是空心的?
(2)求出空心部分的体积?
舞台上经常用喷撤干冰(固态二氧化碳)的方法制造白雾渲染气氛,对“白雾”的形成,小敏的解释是:(1)干冰吸热升华使周围环境温度降低,(2)气态二氧化碳液化形成白雾。以上解释中( )
A.第一句话存在科学性错误 B. 第二句话存在科学性错误
B.两句话都存在科学性错误 D. 两句话都没有科学性错误
A.第一句话存在科学性错误 B. 第二句话存在科学性错误
B.两句话都存在科学性错误 D. 两句话都没有科学性错误
某同学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调节天平平衡后,将物体放在天平的左盘,在右盘逐渐添加砝码,但他最后觉得需要移动游码才能使天平再次平衡,这时移动游码的作用其实相当于( )
A.向左调节平衡螺母 | B.向右调节平衡螺母 |
C.往右盘里增加砝码 | D.从右盘里减去砝码 |
米饭放在嘴里慢慢地嚼碎,会感觉到有甜味,这是因为米饭中的淀粉与口中的唾液相互作用,生成糖类。在上述过程中,发生的变化是( )
A.只有化学变化,没有物理变化 | B.只有物理变化,没有化学变化 |
C.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 | D.无法确定 |
后登月时代是指美国计划在2018年派送4名航天员重新登陆月球,新型登陆器可载一个4人的乘组和21吨的指定货物登陆月球,并在月球表面停留7天。已知水银的熔点是-39℃,以下有关分析中,错误的是( )
A.21吨的货物到达月球表面上后,质量将是21000千克 |
B.登陆后乘组人员在月球表面能像袋鼠般跳跃前进 |
C.登陆后乘组人员可以观察到地球上观察不到的月球的背面 |
D.登陆后乘组人员可以使用水银温度计观察月球表面的温度 |
下列关于密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质的密度跟质量成正比 | B.物质的密度跟体积成反比 |
C.不同物质的密度肯定不同 | D.同一种物质的密度与质量、体积无关 |
一氧气瓶内储存有密度为1.5克/立方厘米的氧气,现用去了一半质量的氧气,则氧气瓶内氧气的密度变为( )
A.1.5克/立方厘米 | B.3克/立方厘米 |
C.0.75克/立方厘米 | D.2.5克/立方厘米 |
有两种不同材料制成的体积相同的甲、乙两种实心球,在天平右盘放3个,在天平左盘放5个天平平衡,则甲乙的密度之比是( )
A.5:3 | B.3:5 | C.15:1 | D.1: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