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 物质的性质
-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 密度
- 物态变化
- 溶液
- 溶解度
- 水
- 空气
- 金属
- 常见的化合物
- 常见的有机物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一只空瓶装满水时的总质量是350 g,装满酒精时的总质量是300 g(ρ水=1.0×103 kg/m3,ρ酒精=0.8×103 kg/m3),则该瓶的容积是( )
A.350 cm3 B. 300 cm3 C. 250 cm3 D. 150 cm3
A.350 cm3 B. 300 cm3 C. 250 cm3 D. 150 cm3
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_____,公式为_____,密度的基本单位有_____和_____,换算关系是1g/cm3=______kg/m3。
甲物质的密度为2.5 t/m3,乙物质的密度为2.5 kg/dm3,丙物质的密度为2.5 g/cm3,丁物质的密度为250 kg/m3。其中密度最小的物质是( )
A.甲 B. 乙 C. 丙 D. 丁
A.甲 B. 乙 C. 丙 D. 丁
对下列情景涉及的物理知识,描述正确的是()
A.在冰雪路面上行车,需加装防滑链是为了增大与地面的摩擦 |
B.课本静止放在水平桌面上,课本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
C.向墙上按图钉时,手对图钉帽产生的压强等于图钉尖对墙壁产生的压强 |
D.宇航员登上月球时,他的质量比在地球上时的质量减少了 |
几年前,青藏铁路全线贯通.铁路要通过“千年冻土”区,“冻土”区路基在温度过高时会变得松软不牢固。为解决“冻土”难题,保证路基的稳定性,采取了下列措施(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A.在路基的坡面上铺设一层遮阳板,减小太阳的辐射加热,可防止“冻土”液化 |
B.路基两旁插有很多管形“热棒”,装在热棒下端的液态氨在温度升高时会汽化,从路基内部吸热,使路基温度降低 |
C.“热棒”中氨气上升到上部会液化,液化会吸热 |
D.铁轨铺在路枕上,可以增大火车对路基的压强 |
如图所示是某同学在探究甲、乙两种物质质量和体积的关系时得到的图像。用这两种物质制成质量相等的两个实心正方体,把它们平放在水平地面上,则两物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p甲∶p乙为


A.1∶1 | B.2∶1 |
C.4∶1 | D.8∶1 |
平时所说的“油比水轻”,它的实质是( )
A.油的质量比水小 B. 油的体积比水大
B.油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 D. 油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大
A.油的质量比水小 B. 油的体积比水大
B.油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 D. 油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大
如图所示是甲和乙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关系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等体积的乙物质比甲的质量大
B.体积为50 cm3的乙物质的质量为35 g
C.质量为25 g的甲物质的体积为30 cm3
D.当甲和乙两物质的质量相同时,乙物质的体积较大

A.等体积的乙物质比甲的质量大
B.体积为50 cm3的乙物质的质量为35 g
C.质量为25 g的甲物质的体积为30 cm3
D.当甲和乙两物质的质量相同时,乙物质的体积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