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细菌和真菌的繁殖
- 植物的生殖与发育
- 人与动物的生殖与发育
- 遗传与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古生物学家从不同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动物化石的种类和数量如下表所示:
分析:
(1)在中生代中占优势的动物是____________。
(2)表中各类生物之间的进化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
(3)前肢已经变成翅膀,具有羽毛,但是翅膀上有爪,还有一条长尾巴的始祖鸟可能出现在_________纪
代 | 纪 | 发现的化石种类和数量 |
中 生 代 | 白垩纪(距今1.35亿至0.65亿年) | 鸟类、哺乳类(少量)、爬行类 |
侏罗纪(距今2.08亿至1.35亿年) | 爬行类(大量) | |
三叠纪(距今2.5亿至2.08亿年) | 硬骨鱼类 |
分析:
(1)在中生代中占优势的动物是____________。
(2)表中各类生物之间的进化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
(3)前肢已经变成翅膀,具有羽毛,但是翅膀上有爪,还有一条长尾巴的始祖鸟可能出现在_________纪
近亲结婚后代患遗传病的可能性增大的原因是,血缘关系越近 ( )
A.生活环境越相同 | B.染色体数目越相同 |
C.生活习性越相同 | D.遗传基因也越相似 |
抗流感的疫苗过几年就要更新,目的是要克服病毒对原疫苗所产生的抵抗性。这种抵抗性是由于 ( )
A.人工选择的结果 | B.定向变异的结果 |
C.自然选择的结果 | D.种内斗争的结果 |
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某人的眼睛像父亲、鼻子像母亲说的就是这个道理。那么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是( )
A.染色体 | B.基因 | C.DNA | D.蛋白质 |
染色体位于_________内(人类有23对46条染色体),染色体是由DNA(脱氧核糖核酸)和_________组成的,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由1953年美国沃森和英国克里克共同提出。脱氧核糖、碱基、磷酸组成DNA的基本单位----脱氧核苷酸。________是起遗传作用的DNA片断。
如果所示,由于某些真菌的感染,几年里使某森林中几乎所有树木的树皮颜色都变成灰白色。多年以后,不同颜色的蛾增长率发生了变化。

(1)其中最有可能的结果是_____________;
(2)这是生物对周围环境的_____________;

(1)其中最有可能的结果是_____________;
(2)这是生物对周围环境的_____________;
近期,“DNA 双螺旋结构的确定” 被誉为生物防御领域的十大里程碑之一。下列有关DNA 的叙述错误的是()
A.DNA 是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 |
B.DNA 由染色体和蛋白质组成 |
C.DNA 发生变化可引起遗传病 |
D.DNA 上起遗传作用的片段称为基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