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内分泌腺和激素
- + 胰岛素与血糖含量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下列对人体异常生理状态的解释,正确的是()
A.甲亢时因为缺少甲状腺激素 |
B.发烧时,体温在较长时间内维持在39℃,是因为产热大于散热 |
C.糖尿病人血糖含量高于正常值,主要原因是体内胰岛素分泌过多 |
D.醉酒时,人走路东倒西歪,主要原因是酒精麻醉了小脑,影响了人的平衡功能 |
下列生命现象与其对应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是( )
选项 | 生命现象 | 原因分析 |
A | 糖尿病 | 胰岛素分泌过多 |
B | 人的体温恒定 | 产热和散热达到平衡 |
C | 向光性 | 生长素在背光一侧分布多 |
D | 中暑 | 产热多而散热困难 |
A.A | B.B | C.C | D.D |
如图为某人饭后四小时内血糖含量的变化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C点血糖含量高是糖尿病的表现 |
B.BC段血糖含量上升是因为呼吸作用减弱 |
C.CD段血糖含量下降是因为胰岛素分泌增加 |
D.人体的正常血糖含量为140毫克/100毫升 |
下图概括显示人体对不同性质刺激的两种反应模式。

(1)模式A为 调节。在模式B的例子中,“激素”名称是 。
(2)在模式A的例子中,神经中枢和效应器依次是 、 。
(3)你认为模式A的反应快,还是模式B的反应快? 答 。

(1)模式A为 调节。在模式B的例子中,“激素”名称是 。
(2)在模式A的例子中,神经中枢和效应器依次是 、 。
(3)你认为模式A的反应快,还是模式B的反应快? 答 。
下图为正常人血糖含量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问题:

(1)正常人血糖含量范围是
(2)AB段血糖含量剧增是由于
(3)BC段血糖含量下降的原因是

(1)正常人血糖含量范围是
(2)AB段血糖含量剧增是由于
(3)BC段血糖含量下降的原因是
甲、乙两人正常进餐后4小时后测定他们的血糖浓度,然后同时喝下200克质量分数相同的葡萄糖溶液,并每隔0.5小时测定一次血糖含量,将其结果绘制成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两人中患病是乙 |
B.乙的血糖浓度变化中,实现bc段变化的途径是胰岛素分泌减少 |
C.两个小时后甲血糖含量下降,不同于乙的是,甲可以通过尿液将葡萄糖排出 |
D.分泌胰岛素的器官是甲状腺 |
正常的血糖除饭后1小时内血糖浓度略有升高外,其它时间基本维持在0.1%左右。甲乙两人正常进餐4小时后测定他们的血糖浓度,然后两人同时喝下相同质量200毫升质量分数相同的葡萄糖,并每隔半小时测定一次血糖浓度,将测量结果绘成如图所示。回答:

(1)两人中血糖浓度正常的是 (选填“甲”或“乙”)
(2)1个小时后甲血糖浓度迅速下降,主要是因为体内分泌的一种 (填人体内的一种激素)的作用。
(3)木糖醇是一种理想的蔗糖替代品,适合糖尿病患者食用。木糖醇和蔗糖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据图回答。据图判断,木糖醇在30℃时的溶解度为 克。此温度下木糖醇的溶解度 蔗糖的溶解度。(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1)两人中血糖浓度正常的是 (选填“甲”或“乙”)
(2)1个小时后甲血糖浓度迅速下降,主要是因为体内分泌的一种 (填人体内的一种激素)的作用。
(3)木糖醇是一种理想的蔗糖替代品,适合糖尿病患者食用。木糖醇和蔗糖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据图回答。据图判断,木糖醇在30℃时的溶解度为 克。此温度下木糖醇的溶解度 蔗糖的溶解度。(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为了验证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含量的作用,在设计实验方案时,如果以正常小鼠每次注射药物前后小鼠症状的变化为观察指标,则下列对实验组小鼠注射药物的顺序,正确的是( )
A.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后注射葡萄糖溶液 |
B.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再注射胰岛素溶液 |
C.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后注射生理盐水 |
D.先注射生理盐水,后注射胰岛素溶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