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科学学习小组利用甲、乙、丙三种动物探究动物的绕道取食行为,得到如下结果。分析数据可知,三种动物从低等到高等的顺序是(  )
动物



完成取食前的尝试次数
165
32
5
 
A.甲→乙→丙
B.乙→甲→丙
C.丙→甲→乙
D.甲→丙→乙
当前题号:1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如图甲是人正常眼球解剖图。

(1)若在离眼球前较远处放置一支图乙蜡烛,则在视网膜上可成一个清晰的烛焰的像。这个像是图丙中的_____(选字母)。
(2)眼球中的视网膜能感受光的刺激,产生神经冲动,视网膜相当于反射弧组成部分中的________。
(3)泪腺分泌的泪液中含有杀菌物质——溶菌酶,能破坏多种病菌的细胞壁,使病菌溶解。这种保护性生理功能属于___________(填“特异性”或“非特异性”)免疫。
当前题号:2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某同学利用青菜幼苗(如图甲)进行了植物向光性实验。他把等量、已发芽的青菜种子均匀地排列在4个培养皿中,当青菜幼苗长高至1.5厘米左右时,对各培养皿中的幼苗分别进行不同的处理,并都用单侧光连续照射一段时间,如图乙所示。 

(1)④与③之间能否进行对照?请说明理由________;   
(2)观察①、②、③,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可以产生生长素;   
(3)增加④的实验目的是为了研究________ 是否能产生生长素。
当前题号:3 | 题型:None | 难度:0.99
用电刺激猫的下丘脑前部,可引起血管舒张和出汗等散热效应。破坏该区后,猫在热环境中的散热能力丧失,但对冷环境的反应(寒颤、竖毛、血管收缩等)仍存在。破坏下丘脑后部的效果则刚好相反。据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下丘脑前部存在着产热中枢,而下丘脑后部存在着散热中枢
B.下丘脑前后的两个中枢交互抑制,从而保持了体温的相对稳定
C.要说明动物体温调节与下丘脑有关,需用不同的动物重复上述实验
D.如果切除猫的整个下丘脑,猫将不能继续保持体温的相对稳定
当前题号:4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动物或人通过各种简单或复杂的反射,来调节自身的生命活动。为了更好地适应环境,我们需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这些学习属于____(填反射类型),这种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_________。
当前题号:5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人体内血糖浓度含量的稳定是通过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共同完成的。
(1)进食后,神经系统主要通过“对血糖浓度略偏高的刺激作出应答性反应”的方式来参与血糖浓度的调节,这个反射过程中的效应器是________。
(2)内分泌系统对血糖浓度的调节,主要通过________来降低血糖浓度,如果这种激素分泌不足,很可能引发的疾病是________。
当前题号:6 | 题型:简答题 | 难度:0.99
人体内八大系统是相互配合工作的,使人体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如当你在跑步时,________系统需要更多的氧气,这时在________系统和________系统的调节下,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的活动就会加强,使呼吸变急、心跳加快并加强。
当前题号:7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植物在生长过程中,受到激素的调节。关于植物激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植物的激素种类繁多,其中生长激素能加快植物细胞的生长速率
B.植物产生激素的部位都是在胚芽尖端
C.有的能促进细胞分裂,有的能抑制细胞分裂
D.植物的感应性与植物激素没有关系
当前题号:8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如图为正常人饭后血糖含量的变化曲线。请据图分析: 

(1)从图中可以看出,正常人的血糖基本上维持在________左右。   
(2)饭后1小时(BC段),血糖含量出现大幅度上升,其原因是________ 。   
(3)请在图中,大致画出患糖尿病的病人,在饭后同样时间内体内血糖浓度的变化曲线(直接画在原图中)。
当前题号:9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如表是某同学根据患者的症状表现,对其进行的可能病因分析,你认为哪一项分析是正确的()
选项
患者症状表现
病因
A
智力低下,身材矮小
幼年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少
B
尿液中含有葡萄糖
胰岛素分泌过多
C
手大、脚大、指粗
幼年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
D
身体逐渐消瘦,情绪容易激动
生长激素分泌过多
 
A.AB.BC.CD.D
当前题号:10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