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营养物质的利用
- + 泌尿系统
- 水盐平衡
- 代谢的多样性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如图所示为人体的某些生理活动的过程图解,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食物消化的终产物中,___是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完成①生理过程的主要器官是___。
(2)图中②过程是____。当人吸气时,肺的容积将增大,膈肌处于__状态。
(3)实验人员测定人体内某部位中O2和CO2含量如表所示,据此可判断样本三应该是___(填“肺泡气” “动脉血”或“组织细胞”)。
(4)通过③过程形成的液体与血浆相比,在成分上的区别是③过程形成的液体中不含有___、___。

(1)食物消化的终产物中,___是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完成①生理过程的主要器官是___。
(2)图中②过程是____。当人吸气时,肺的容积将增大,膈肌处于__状态。
(3)实验人员测定人体内某部位中O2和CO2含量如表所示,据此可判断样本三应该是___(填“肺泡气” “动脉血”或“组织细胞”)。
| 样本一 | 样本二 | 样本三 | 样本四 |
O2 | 50 | 80 | 30 | 100 |
CO2 | 40 | 50 | 70 | 30 |
(4)通过③过程形成的液体与血浆相比,在成分上的区别是③过程形成的液体中不含有___、___。
流程图可用来表示连续发生的一系列生理活动,下列流程中,正确的是( )
A.人在平静呼气时:膈肌舒张→膈顶部下降→胸腔容积减小→肺收缩→肺内气体压力增大→气体出肺 |
B.淀粉在人体内被消化的过程:淀粉![]() ![]() |
C.心脏各腔室工作的顺序是:心房收缩、心室舒张→心室收缩、心房舒张→心房、心室均舒张 |
D.尿液形成的主要过程:血液→肾小球→出球小动脉→肾小管外毛细血管→尿液 |
如图是正常情况下人体内的某种物质(或量)Y依次经过Ⅰ、Ⅱ、Ⅲ三种结构(或时间段)时含量(或速度)的变化曲线,下列对此曲线含义的理解,正确的是( )


A.若Y表示血液中的氧气,则Ⅱ为肺部毛细血管 |
B.若Y表示血液中的尿素,则Ⅲ为肾静脉 |
C.若Y表示人的身高增长速度,则Ⅱ表示青春期 |
D.若Y表示栽有大量植物的某温室内的氧气浓度,则Ⅱ表示从早上到晚上的时间 |
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实例很多,下列说法不科学的是( )
A.肺泡壁由一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利于气体交换 |
B.小肠的内表面有许多皱襞和绒毛,利于营养吸收 |
C.心房心室间、静脉内有瓣膜,利于防止血液倒流 |
D.肾小管周围缠绕着毛细血管,利于发生过滤作用 |
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实例很多。下列说法不科学的是( )
A.人的左心室壁比右心室壁厚,利于将血液压往全身各处 |
B.小肠的内表面有许多皱襞和绒毛,利于营养吸收 |
C.肾小管壁薄且周围缠绕着大量的毛细血管,利于血液滤过形成原尿 |
D.心房心室间、静脉内有瓣膜,利于防止血液倒流 |
图1为人体血液循环示意图,字母和数字均表示人体内的某些器官或结构。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食物在⑤处最终分解成________等才能被人体吸收。
(2)雾霾中的PM2.5能够从空气中进入人的血液,当血液流经①时,肺泡里的PM2.5均按穿过细胞的方式,经血液循环直达小肠毛细血管处的组织细胞间隙,至少经过________个细胞才能完成。
(3)血液到达心脏时,防止血液从图二中的[b]流到[a]的结构是________。
(4)某同学体检时,血液中胰岛素含量正常,尿液中有葡萄糖,根据图2分析,医生对其体检结论可能是________(填序号)发生病变。

(1)食物在⑤处最终分解成________等才能被人体吸收。
(2)雾霾中的PM2.5能够从空气中进入人的血液,当血液流经①时,肺泡里的PM2.5均按穿过细胞的方式,经血液循环直达小肠毛细血管处的组织细胞间隙,至少经过________个细胞才能完成。
(3)血液到达心脏时,防止血液从图二中的[b]流到[a]的结构是________。
(4)某同学体检时,血液中胰岛素含量正常,尿液中有葡萄糖,根据图2分析,医生对其体检结论可能是________(填序号)发生病变。
下列图示中,图甲是某同学绘制的人体生理过程流程图,图中A、B表示进出的物质,①、②、③、④、⑤、⑥表示人体的器官,图乙是进入和离开人体某器官的血液内四种物质相对含量的柱形图.

(1)上面有关图乙的描述中,所指的“人体某器官”是_______.
(2)某人患了急性肺炎,医生给他静脉(手臂处)注射药物进行治疗,药物随血液循环到达肺部,最少需______次经过心脏.
(3)图甲中③、④、⑤、⑥代表血管,其中流动脉血的血管是________.
(4)图甲中B物质代表人体呼出的气体,其中包括人体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少量的___.

(1)上面有关图乙的描述中,所指的“人体某器官”是_______.
A.脑 | B.肾 | C.肺 | D.小肠 |
(3)图甲中③、④、⑤、⑥代表血管,其中流动脉血的血管是________.
(4)图甲中B物质代表人体呼出的气体,其中包括人体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少量的___.
某人在环境和进食相同的条件下,测定完全休息和运动情况下,每天通过不同途径所散失的水分(ml),结果如下表:
(1)完全休息和运动两种情况所散失的水分有什么不同?运动时我们应该怎样做?________
(2)运动时汗液显著增多有什么意义?尿液为什么减少了?_____________
(3)运动时因呼出气体而散失的水量为什么增加了?_____________
| 汗液 | 尿液 | 粪便 | 呼出气体 |
休息 | 100 | 1800 | 200 | 300 |
运动 | 2000 | 500 | 200 | 600 |
(1)完全休息和运动两种情况所散失的水分有什么不同?运动时我们应该怎样做?________
(2)运动时汗液显著增多有什么意义?尿液为什么减少了?_____________
(3)运动时因呼出气体而散失的水量为什么增加了?_____________
上图为人体新陈代谢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字母A、B、C、D表示物质,①、②表示生理过程。请据图回答:

⑴ 人体排泄有三个途径,除图中所示外还能通过____(填器官)完成。
⑵ 如果发现尿液中含有红细胞和蛋白质,则可能是肾脏中的____发生了病变。

⑴ 人体排泄有三个途径,除图中所示外还能通过____(填器官)完成。
⑵ 如果发现尿液中含有红细胞和蛋白质,则可能是肾脏中的____发生了病变。
如图为人体血液循环示意图,图中①②③④表示心脏各腔。请据图回答问题

(1)肾脏被称为“滤清器”,可以排出人体内多余的、有碍健康的水、无机盐、尿素等。若在尿中检测出红细胞和蛋白质,则最可能发生病变的部位是____。
(2)某人患急性肾炎,静脉注射青霉素后,在心脏中最先发现药物的是图中____(填序号)。
(3)当肾脏中的血管出现问题时,需要培育人造仿生血管,在培育前必须先除去仿生血管可能会引起的免疫反应的特性,然后才能进行血管移植。否则人造仿生血管移植到患者体内后,患者血液中的____细胞受到仿生血管中的____物质刺激时会大量增殖和分化,其中大多数分化成能分泌抗体的细胞,从而引发免疫排斥反应。

(1)肾脏被称为“滤清器”,可以排出人体内多余的、有碍健康的水、无机盐、尿素等。若在尿中检测出红细胞和蛋白质,则最可能发生病变的部位是____。
(2)某人患急性肾炎,静脉注射青霉素后,在心脏中最先发现药物的是图中____(填序号)。
(3)当肾脏中的血管出现问题时,需要培育人造仿生血管,在培育前必须先除去仿生血管可能会引起的免疫反应的特性,然后才能进行血管移植。否则人造仿生血管移植到患者体内后,患者血液中的____细胞受到仿生血管中的____物质刺激时会大量增殖和分化,其中大多数分化成能分泌抗体的细胞,从而引发免疫排斥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