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运动手环”具有设置运动目标、计步统计、能量消耗统计等功能,小敏也购买了运动手环以督促自己锻炼。

(1)假设小敏骑一辆公共自行车,在平直大道上以某一速度匀速直线行驶,若人和车所受的阻力为10N,则通常情况下,骑车人消耗的功率最接近____。   
A.0.5W B.5W C.50W D.500W
(2)小敏在骑车过程中血液循环加剧了,血液在体循环和肺循环中流动的共同规律是________。   
A.心房→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心室 B.心房→静脉→毛细血管→动脉→心房
C.心室→静脉→毛细血管→动脉→心房 D.心室→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心房
(3)某天小敏在户外运动了2小时,智能运动手环显示消耗能量92大卡(1大卡=4200焦),假设热量全部由糖类物质提供,已知1克糖类在体内完全氧化释放的能量为16.8千焦,则本次运动至少消耗了________克糖类物质。
当前题号:1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如图所示为描述某种人体结构或生命活动的模型,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若乙代表人的左心室,甲代表肺静脉,则丙、丁可分别代表主动脉和肺动脉
B.若乙代表人的小肠,甲代表食物中的脂肪,则丙、丁分别代表甘油和脂肪酸
C.若乙代表B淋巴细胞,甲代表抗原,则丙、丁分别代表T淋巴细胞和记忆细胞
D.若乙代表人的组织细胞,甲代表葡萄糖,则丙、丁分别代表乳酸和尿酸
当前题号:2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2017·四川眉山)下列有关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的描述,错误的是
A.毛细血管壁只由一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血液与组织细胞充分进行物质交换
B.小肠绒毛襞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小肠对食物的消化
C.心室与动脉之间有能开闭的瓣膜,这些瓣膜只能朝一个方向开,有利于防止血液倒流
D.植物根成熟区的表皮细胞一部分向外突出形成根毛,有利于根对水分和无机盐的吸收
当前题号:3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如图是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示意图,图中A、B是两种不同的气体,①②是两种不同的液体。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①和②的成分完全相同
B.A是氧气,B是二氧化碳
C.据图判断此血管为小动脉
D.组织细胞中B浓度低于②处
当前题号:4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图为人体循环系统的部分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甲、乙、丙所表示的血管依次是______。
(2)如果图中所示部位为肺泡周围,那么血液流经[丙]后,血液的成分变化是______。
(3)如果图中所示部位为组织细胞周围,那么血液流经[丙]后,血液的成分变化是______。
(4)我们在显微镜下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时发现,图中[丙]内的血液流动特点是______。
当前题号:5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实例很多,下列说法不科学的是(  )
A.肺泡壁由一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利于气体交换
B.小肠的内表面有许多皱襞和绒毛,利于营养吸收
C.心房心室间、静脉内有瓣膜,利于防止血液倒流
D.肾小管周围缠绕着毛细血管,利于发生过滤作用
当前题号:6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如图所示为人体部分生理过程示意图,其中A.B.C表示物质,①.②.③表示过程.请回答以下问题:

(1)如图,物质B是经过与甲细胞的结合和分离后才能进入组织细胞乙的___,在血液中运载物质B的是___.
(2)炎热的夏季,很多人喜欢喝一种称为VC的饮料,该饮料广告介绍,这种饮料中富含维生素C和矿物质.请你分析在VC饮料中含量最丰富的营养素是___.
(3)若食物为米饭,则经①②过程后进入血液的主要物质名称为___,它进入细胞后的主要作用是___,发挥该作用的生理活动是___.
(4)复方丹参含片是一种含化剂,其有效成份能自人体舌下黏膜吸收直接进入血液循环,有效成份吸收完全、起效快,三分钟迅速解除胸闷、气短、心绞痛等症,在临床应用中适用于急救、治疗和保健.该含化剂最终通过___进入心脏.(填血管名称)
当前题号:7 | 题型:简答题 | 难度:0.99
心脏是输送血液的“泵”,一次心跳包括了心脏的收缩与舒张过程,如图是心脏工作示意图,请回答相关问题:

(1)心脏能将血液泵至全身,主要是 ________ 组织收缩与舒张的结果。   
(2)A表示________ 的过程,血液的流向是________ 。   
(3)B表示 ________ 的过程,其中[2] ________ 中的血液进入 ________ ,当血液流经毛细血管后,发生的变化是 ________ ,血液最终由 ________ 返回心脏的 ________  。
当前题号:8 | 题型:简答题 | 难度:0.99
读图然后回答问题:

(1)从图一结构H中流出的血液一定会经过图________ ,此时,血液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
(2)图一中的血液流经图四时,结构3中一定没有________。
(3)血液流经图四中的结构4比1中________明显减少,原因是血液流经肾脏时,经过________和肾小管重吸收两个过程,尿素与其他废物一起形成尿液排出体外。同时________的含量明显降低,这是因为它参与分解有机物,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4)饭后一小时,图二中6中血液的特点是________。
(5)若某人感冒,口服感冒药,有部分药物经尿液排出,那么这部分药物经过上述结构的顺序________ 。
(6)张老师从福建某初级中学到西藏贡噶参加支教工作,半年后体检时发现,血液中有一种成分显著增加。增加的成分最可能是________。
(7)医生常根据病人的病情需要,有针对性的进行成分输血。对于严重贫血的病人,应该输入什么血液成分________ 。对于严重烧伤患者应该输入的成分是________。
当前题号:9 | 题型:简答题 | 难度:0.99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古希腊的医生虽然知道心脏与血管的联系,但是他们认为动脉内充满了由肺进入的空气,因为他们解剖的尸体中动脉内部是空的。
(材料二)公元2世纪,希腊医生盖仑解剖活动物,将一段动脉的上下两端结扎,然后剖开这段动脉,发现其中充满了血液。盖仑提出了自己的观点:①肝脏将人体吸收的食物转化为血液;②血液像潮汐一样在心脏与静脉之间来回流动,但血液从心脏到动脉是单向的且最终被人体吸收;③左右两心室的隔膜上有小孔,血液可互相流通。
(材料三)17世纪,英国生理学家哈维深入地研究了心脏的结构和功能,他做了一个活体结扎实验,当他用绷带扎紧人手臂上的静脉时,心脏变得又空又小;而当扎紧手臂上的动脉时,心脏明显胀大。哈维还进行了一个定量实验,解剖心脏并计算血液流量,以每分钟心脏搏动72次计,每小时由左心室注入主动脉的血液流量相当于普通人体重的4倍。于是哈维提出了血液循环理论,但受当时科技水平的限制,哈维没有发现血液在动脉和静脉之间的流通管道而招致质疑。直到1661年,意大利科学家马尔比基在显微镜下发现这一微小管道的存在,证明哈维的理论是正确。
(1)马尔比基发现的“微小管道”是________。
(2)盖仑将“一段动脉上下两端结扎”的操作是基于________的猜想。
(3)哈维的定量实验否定了盖仑观点中的________(选填序号)。
当前题号:10 | 题型:简答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