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初中科学

题干

图为人体循环系统的部分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甲、乙、丙所表示的血管依次是______。
(2)如果图中所示部位为肺泡周围,那么血液流经[丙]后,血液的成分变化是______。
(3)如果图中所示部位为组织细胞周围,那么血液流经[丙]后,血液的成分变化是______。
(4)我们在显微镜下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时发现,图中[丙]内的血液流动特点是______。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填空题 更新时间:2019-04-23 06:21:2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输血是对失血过多患者的最有效的急救措施,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每年全球会有1174亿单位的捐献血液,但却远不能满足需求。血液资源的应用时,以输同型血为主。小明想要模拟血液以及模拟血清凝集反应,选择以下化学试剂(反应产生沉淀模拟血液凝集反应)进行探究:
血型
凝集原
凝集素
A型血
CuCl2
Na2SO4
B型血
Ba(NO)2
NaOH
AB型血
 
/
O型血
/
 
 
(1)根据小组的实验设置,O型血可用上述______来模拟。
(2)近些年,科学家致力于研发“人造血液”,科学家用全氟碳奈烷和全氟碳三丙胺的混合物做原料,经乳化制得一种氟化碳化合物,在兔子身上实验成功,且不用考虑配型问题,请推测“人造血液”具有这种特点的原因是______。
(3)科学家在使用“氟碳人造血液”进行科学实验过程中发现,实验体在创伤失血、一氧化碳中毒等情况下能起到较好的效果,但也出现创口不易止血,机体免疫力下降等问题。通过上述信息分析,“氟碳人造血液”与真血比较,缺少了哪些血细胞具有的功能?______
(4)科学家表示“人造血液”离临床运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目前血液的还是以献血为主。我国实行无偿献血制度,提倡18-55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小明觉得献血后,血液量减少,一定会影响身体健康,你认为这样的想法正确吗?为什么?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