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食物的消化与吸收过程
- + 呼吸作用
- 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气体交换
- 呼吸作用
- 动物的呼吸作用
- 人体血液循环系统
- 人体代谢废物的排出
- 能量的获得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如图为模拟膈肌运动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甲图演示吸气,膈肌舒张 |
B.乙图演示吸气,膈肌收缩 |
C.甲图演示呼气,膈肌收缩 |
D.乙图演示呼气,膈肌舒张 |
如图是人体生理活动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a由消化道进入血液的生理过程叫 。
(2)图中的b、c生理过程是通过 实现的。肺泡是气体交换的场所,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通过的结构是 。煤气中毒时,大量的CO取代O2与血液中的 结合,造成组织细胞缺氧死亡。
(3)医生在检验某人的f时,若发现有较多的a,且患者的典型表现是多尿、多饮、多食、消瘦等,则患病的主要原因是 。

(1)a由消化道进入血液的生理过程叫 。
(2)图中的b、c生理过程是通过 实现的。肺泡是气体交换的场所,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通过的结构是 。煤气中毒时,大量的CO取代O2与血液中的 结合,造成组织细胞缺氧死亡。
(3)医生在检验某人的f时,若发现有较多的a,且患者的典型表现是多尿、多饮、多食、消瘦等,则患病的主要原因是 。
吸气过程中出现的生理过程是()
①膈肌收缩 ②膈肌舒张 ③横隔膜上升
④ 横隔膜下降 ⑤肋间外肌舒张 ⑥肋间外肌收缩
⑦肺部扩张 ⑧肺的弹性回缩力减小
①膈肌收缩 ②膈肌舒张 ③横隔膜上升
④ 横隔膜下降 ⑤肋间外肌舒张 ⑥肋间外肌收缩
⑦肺部扩张 ⑧肺的弹性回缩力减小
A.①④⑥⑦ | B.①③⑤⑧ | C.②④⑤⑦ | D.②③⑥⑧ |
关于人体细胞获得氧气的全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肺的通气是通过呼吸作用完成的 |
B.肺的换气实现由动脉血变成静脉血 |
C.组织间气体交换实现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 |
D.肺的换气和组织间气体交换是通过气体扩散实现的 |
图为人体血液循环及气体交换的示意图。图中代表氧气的交换或运输方向;代表二氧化碳的交换或运输方向。请根据图答下列问题:

(1)在剧烈运动时,呼吸急促,心脏搏动显著加快,此时乙处单位体积血液中氧的含量比平静状态下 (填“增高”、“减小”或“相同”);
(2)一氧化碳轻度中毒时,呼吸急促,心脏搏动显著加快,此时乙处单位体积血液中氧的含量比正常情况下 (填“增高”、“减小”或“相同”);
(3)西藏拉萨市的海拔约为3600m,浙江沿海平原地区的旅游者到了西藏拉萨,在平静状态下,心脏搏动显著加快,此时乙处单位体积血液中氧的含量比在浙江沿海平原地区平静状态下 (填“增高”、“减小”或“相同”)

(1)在剧烈运动时,呼吸急促,心脏搏动显著加快,此时乙处单位体积血液中氧的含量比平静状态下 (填“增高”、“减小”或“相同”);
(2)一氧化碳轻度中毒时,呼吸急促,心脏搏动显著加快,此时乙处单位体积血液中氧的含量比正常情况下 (填“增高”、“减小”或“相同”);
(3)西藏拉萨市的海拔约为3600m,浙江沿海平原地区的旅游者到了西藏拉萨,在平静状态下,心脏搏动显著加快,此时乙处单位体积血液中氧的含量比在浙江沿海平原地区平静状态下 (填“增高”、“减小”或“相同”)
下面两图分别表示肺泡和组织中的气体交换,Po2和Pco2分别代表O2和CO2的分压,其下面括号中的数值单位是千帕(kPa)。根据图中数值的变化,判断甲、乙图中的血管分别是( )


A.①肺静脉②肺动脉③体静脉④体动脉 |
B.①肺静脉②肺动脉③体动脉④体静脉 |
C.①肺动脉②肺静脉③体静脉④体动脉 |
D.①肺动脉②肺静脉③体动脉④体静脉 |
某实验小鼠适宜生活在25℃左右的环境中,为探究低于适宜温度的环境(如10℃)对小鼠能量代谢的影响(能量代谢的强弱用单位时间的耗氧量表示),请依据所给的实验装置(如图)、实验材料和用品,在给出的实验方法和步骤的基础上,继续完成探究实验,预测可能的实验结果和结论,并回答问题。

实验室温度:25℃左右
材料和用品:小鼠、冰袋、秒表等
方法和步骤:
步骤1:将一只健康小鼠放入广口瓶的笼子内,加塞
密闭。打开夹子(A)、(B)、(C),片刻后关闭夹子(B),用注射器抽取30毫升氧气备用。关闭夹子(C),打开夹子(B),使水检压计液面左右平齐。
步骤2:待小鼠安静后,关闭夹子(A),记下时间,将注射器向前推进20毫升(推进数量合理即可),水检压计液面左侧升高,关闭夹子(B),待水检压计的液面左右平齐时,记录时间。得到在25℃环境中小鼠消耗20毫升氧气所用时间。
步骤3:将冰袋放在广口瓶周围,调节距离,使瓶内的温度稳定在10℃,待小鼠安静后,重复步骤1、2中的有关操作。得到在10℃环境中小鼠消耗20毫升氧气所用时间。
结果预测和结论:
① 消耗20毫升氧气所用的时间10℃少于25℃,说明小鼠的生活环境从25℃降为10℃时,能量代谢会加强.
② 消耗20毫升氧气所用的时间10℃多于25℃,说明小鼠的生活环境从25℃降为10℃时,能量代谢会减弱.
③ 消耗20毫升氧气所用时间10℃等于25℃,说明小鼠的生活环境从25℃降为10℃时,能量代谢不受影响.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最可能的结果和结论应是____________(填上述编号),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2)本实验有一个缺陷,造成失败的偶然性加大,请你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明在科学课上学习了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后,想用其他方法制取氧气。他请教老师后,决定用二氧化碳和过氧化钠反应来制取氧气,该反应原理为:
,其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①C装置中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
②为了收集到干燥的氧气,应将气体干燥装置接在图中哪两个装置之间______(填字母)。

实验室温度:25℃左右
材料和用品:小鼠、冰袋、秒表等
方法和步骤:
步骤1:将一只健康小鼠放入广口瓶的笼子内,加塞
密闭。打开夹子(A)、(B)、(C),片刻后关闭夹子(B),用注射器抽取30毫升氧气备用。关闭夹子(C),打开夹子(B),使水检压计液面左右平齐。
步骤2:待小鼠安静后,关闭夹子(A),记下时间,将注射器向前推进20毫升(推进数量合理即可),水检压计液面左侧升高,关闭夹子(B),待水检压计的液面左右平齐时,记录时间。得到在25℃环境中小鼠消耗20毫升氧气所用时间。
步骤3:将冰袋放在广口瓶周围,调节距离,使瓶内的温度稳定在10℃,待小鼠安静后,重复步骤1、2中的有关操作。得到在10℃环境中小鼠消耗20毫升氧气所用时间。
结果预测和结论:
① 消耗20毫升氧气所用的时间10℃少于25℃,说明小鼠的生活环境从25℃降为10℃时,能量代谢会加强.
② 消耗20毫升氧气所用的时间10℃多于25℃,说明小鼠的生活环境从25℃降为10℃时,能量代谢会减弱.
③ 消耗20毫升氧气所用时间10℃等于25℃,说明小鼠的生活环境从25℃降为10℃时,能量代谢不受影响.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最可能的结果和结论应是____________(填上述编号),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2)本实验有一个缺陷,造成失败的偶然性加大,请你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明在科学课上学习了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后,想用其他方法制取氧气。他请教老师后,决定用二氧化碳和过氧化钠反应来制取氧气,该反应原理为:


①C装置中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
②为了收集到干燥的氧气,应将气体干燥装置接在图中哪两个装置之间______(填字母)。
2009年8月8日台风莫拉克重创台湾,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灾情较重地区与外界失去联系时间较长。那么被困群众通过__________作用消耗体内的有机物来维持生命;被救出后常常赶紧点滴葡萄糖液,该葡萄糖液首先进入心脏的 心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