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图“七个省级行政单位某种植被面积占全国该种植被面积的比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该植被最有可能是( )
【小题2】该植被分布区最普遍的环境问题是( )

【小题1】该植被最有可能是( )
A.草原 | B.苔原 |
C.硬叶林 | D.针叶林 |
A.酸雨 | B.固体废弃物污染 |
C.土地沙化 | D.臭氧层破坏 |
2013年1月7日以来,我国中东部大部分地区相继多次自北向南出现大范围雾霾天气;有专家指出,中国的部分地区的雾99.9%的情况是霾。
结合材料完成下面小题。【小题1】造成我国东部地区冬半年自北向南大范围爆发雾霾天气的人为原因是( )
A.距离内蒙古等沙源地较近 | B.城市高楼林立,加速雾霾扩散 |
C.冬半年西北风强劲 | D.冬季取暖燃煤 |
A.加大环保立法和执法力度 | B.倡导绿色出行 |
C.发展清洁煤技术 | D.焚烧秸秆 |
(选修6:环境保护)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试分析国家禁止使用火砖的原因。
火砖,是用特殊泥土用木材或者煤炭在高温火窑中烧制而成,坚固结实、耐风化。曾是建筑房屋的主要材料,但是现在随着其它各种砖的出现,如水泥砖、空心砖、多孔砖、灰砂砖等等,火砖渐渐被代替,现在已几乎不使用火砖了。
火砖消失不仅是因为有其它砖的出现,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被国家禁止使用了,2011年11月15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印发了《“十二五”墙体材料革新指导意见》,提出禁止使用粘土制品,关停、转产水泥砖厂等。

试分析国家禁止使用火砖的原因。
(地理一选修6:环境保护)
我国作为农业大国,每年可生成7亿多吨秸秆,每年夏收和秋冬之际,总有大量的小麦、玉米等秸杆在田间焚烧,产生了大量浓重的烟雾。
针对农作物秸秆,专家反对焚烧,建议秸秆还田,但农民往往采用焚烧方式。请分析这两种做法各自坚持的理由。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反映的环境问题是
【小题2】缓解该环境问题,最应采取的措施是

【小题1】图中反映的环境问题是
A.生态破坏 | B.资源短缺 |
C.大气污染 | D.水体污染 |
A.改善能源消费结构 |
B.控制机动车数量 |
C.关停高能耗企业 |
D.建设防护林体系 |
2019年9月21日,因民众焚烧山林,印尼某地出现了血红色天空的“异象”,甚至到了让人难分白天黑夜的恐怖程度,让当地民众惊呆不知所措。与此同时,新加坡也惨遭雾霾笼罩,空气质量恶化到3年来最差水平。下图为新加坡周边地区烟雾浓度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关于印尼某地“血色天空”出现的根本原因描述正确的是
A.多处山火难控,火光映红了天空 |
B.空气中二氧化碳和水汽大量吸收红外线所致 |
C.太阳辐射中的红外线被雾霾反射所致 |
D.太阳辐射中的红光经空气中微粒散射所致 |
A.该雾霾现象持续多日与新加坡森林茂密不利于烟雾消散有关 |
B.马来半岛西侧冬季降水少于夏季,东侧夏季降水少于冬季 |
C.苏门答腊岛地处两大板块的生长边界,地壳运动活跃,多火山地震 |
D.该雾霾现象的“罪魁祸首”主要来自马来半岛 |
霾是指悬浮在大气中的大量微小尘粒、烟粒或盐粒的集合体,使水平能见度降低到10km以下的一种天气现象。根据所学完成下列对霾天气分析正确的是
A.霾的形成与低层大气稳定及污染物排放多有关 |
B.冷锋天气过境会出现大风扬尘,加重霾的灾情 |
C.受经济发展的影响,霾的灾情乡村比城市严重 |
D.霾的预报有利于减少交通事故和保持通讯畅通 |
如图是2019年“五一”节前几天,我国南北方两地朋友微信对话截图,根据对话信息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微信中郑州朋友遇到的各种困扰,有关这些困扰的说法错误的是( )
【小题2】微信中佛山朋友提到的这个季节扫落叶的“清风”指的是( )

【小题1】微信中郑州朋友遇到的各种困扰,有关这些困扰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郑州冬季多雾霾跟冬季供暖会产生大量空气污染物,特别是悬浮颗粒物有关 |
B.春季郑州多风沙跟春季大风少雨天气有关 |
C.柳絮和法国梧桐毛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很大 |
D.微信中提到的困扰“套餐”是绝不可能出现的,是开玩笑的说法 |
A.春风 | B.夏风 | C.秋风 | D.冬风 |
霾是悬浮在大气中的大量微小尘粒,使大气水平能见度降低到10km以下的一种天气现象。下左图,右图分别示意2016年深圳市局地PM2.5污染事件月平均频次变化和日平均频次变化情况。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2016年深圳市局地PM2.5污染事件频次在季节上存在明显差异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A.受冬季风影响大 | B.大规模城市建设 | C.季风气候显著 | D.地形复杂多变 |
A.建筑扬尘 | B.汽车尾气 | C.工厂排放 | D.餐馆油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