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自2019年9月起,主要发生在澳大利亚东南部持续多月的森林大火,蔓延至该国全境。这场有记录以来最严重的丛林火灾,造成了重大损失。2020年元旦,新西兰南岛受到浓烟影响,空气能见度降低,天空变成橙色,受到污染的空气让很多人产生了头痛、恶心等不适感。长达数月之久的山火,产生的烟雾已逐渐飘过了太平洋。据英国广播公司(BBC)报道,NASA指出,2019年12月底严重大火所产生的烟雾已经穿过了南美洲,使得当地天空呈一片灰色,并透露“这些烟雾至少会绕地球飘过一圈”。

简述此次澳大利亚森林大火对环境的影响。
当前题号:1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近些年来,生活在伍位斯顿群岛的许多动物视力严重退化,羊患上了白内障,野兔和鸟类几乎双目失明,渔民捕到的鱼大多数是盲鱼。当地居民外出时暴露的皮肤很快就被晒得通红,眼睛也有痒痛感。这种情况是由于大气层中臭氧层被破坏而造成的。

读下图并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造成当地环境问题的臭氧层空洞出现在
A.北极上空B.南极上空
C.赤道上空D.北大西洋上空
【小题2】臭氧层位于
A.对流层顶部B.对流层与平流层的交界处
C.平流层中D.高层大气中
【小题3】臭氧层能够大量吸收
A.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B.太阳辐射中的红外线
C.地面辐射D.大气辐射
【小题4】保护臭氧层的有效对策是
A.建立大范围的热带雨林自然保护区B.各国共同行动,联合治理酸雨和汽车尾气污染
C.各国共同行动,禁止氟氯烃化合物的排放D.严格控制发达国家CO2 的排放量
当前题号:2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环境保护)
读西安市冬、夏季气体污染和能见度变化曲线,完成下列要求。

(1)比较西安市硫氧化物、氮氧化物冬夏季的浓度差异并分析原因。   
(2)从大气角度分析冬、夏季9时至14时能见度上升的原因。
当前题号:3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环境保护)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气候最好属贵阳”,贵阳人对此一直引以为荣。伴随着经济的发展,贵阳的环境日趋恶化,尤其是酸雨污染较严重。

(1)试分析贵阳酸雨较严重的原因。
(2)简述该市为防治酸雨应该采取的措施。
当前题号:4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环境保护)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机动车产销第一大国,因而机动车污染也成为我国空气污染的重要,是造成灰霾、光化学烟雾污染的重要原因,机动车污染防治的紧迫性日益凸显。

分析机动车污染的危害,并说明为防治这种危害应采取的措施。
当前题号:5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大气氮湿沉降主要是指大气中的氮氧化物、氮氢化合物等被雨雪溶解或冲刷降至地面的过程。读我国东部某市氮湿沉降量逐月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指出该市氮湿沉降量的时空分布规律,并分析其主要原因。
⑵说出该市控制氮湿沉降量超标应采取的主要措施。
⑶环境管理就是对人类损害自然环境质量的活动施加影响,实施环境管理的手段有哪些?
当前题号:6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我国东南部某城市,随着经济的发展,出现了一些环境问题。根据下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气溶胶粒子是指固体粒子、液体粒子或它们在气体介质中形成的悬浮体。大气中某些气溶胶粒子达到一定程度时,可形成混浊天气现象,造成大气污染。

材料二:某城市三监测站个月平均混浊天气日数图和某城市主要区域污染源排放比例图。


注:PM10指天气中直径小于10微米的可吸入颗粒物

(1)该市混浊天气出现日数最多的是________月,出现日数最少的是________月。
(2)出现混浊天气的主要原因是______(多选题,漏选得2分,不选、错选不得分)。
A.大量工业废气的排放
B.交通运输工具的增多
C.连续的阴雨天气
D.近地面存在逆温现象
E.城市森林覆盖率高
(3)该市SO2污染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是________。
(4)防治该市大气污染可采取哪些措施?
当前题号:7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美洲原产的作物品种极其多样且独特,今天我们熟知的玉米、马铃薯、向日葵、辣椒、番茄南瓜、玛咖等农作物均是从南北美洲引种。下图为南美洲秘鲁地形图。秘鲁首都利马是世界著名的“旱城”,以多雾著称,且空气质量常年较差。

(1)分析美洲原产作物品种极其多样且独特的原因。
(2)简要描述秘鲁的地形特征。
(3)分析利马空气质量常年较差的原因。
当前题号:8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据《中国环境报》报道:在新西兰测得太阳紫外线辐射比10年前所测的数据要大12%。据此回答各题
【小题1】数据表明
A.大气比10年前清洁了,紫外线容易穿过大气
B.南极上空的臭氧层空洞仍在扩大
C.人类向大气中排放过多的二氧化碳,导致臭氧减少,紫外线增多
D.对流层中的臭氧吸收紫外线的能力增强
【小题2】下列现象中与紫外线增多直接有关的是
A.土壤酸性增强,建筑物和文物古迹受腐蚀
B.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被淹
C.患白内障和皮肤病的人数明显增加
D.季风区的洪涝灾害增多
当前题号:9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阅读关于PM2.5的资料,回答问题。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颗粒直径只有一根头发丝的1/20,又称“可入肺颗粒”。人吸入过多的PM2.5可引起多种疾病。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环境空气质量指导值中,PM2.5为每立方米10微克。
我国华北某城市冬季监测采样点环境状况和PM2.5监测浓度如下:
采样点
采样点环境状况
PM2.5(µg/m3

学校。东、北、西约1000米处各有一条车流量较大的公路。
140

老城改建区。南面、西南面约1000米是煤矿,北临车流量较大的公路。
160

步行街。紧邻车流量较小的公路。
70

居民区。紧邻大型集市、交通繁忙区,东北约500米有一热电厂。
170

煤化工区。东邻车流量较大的国道。
340
 
(1)与世界卫生组织推荐值相比,所列采样点的PM2.5浓度均已超标。归纳监测点PM2.5污染物可能的主要。
(2)一般而言,大气中的PM2.5浓度除与污染源有关外,还会受哪些气象因素影响?如何影响?
(3)大气中的PM2.5除影响人体健康外,还会对大气环境产生哪些影响?
(4)为降低大气PM2.5含量可以采取哪些积极的举措?
当前题号:10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