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生植物是湖泊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部分鱼类的繁殖及肥育场所,一般情况下,湖泊枯水季节的“露滩”和“晒滩”利于水生植物种子的萌发。某校地理实践小组通过查阅资料得知,甲湖流域(下图)历史上水旱灾害频发,部分地区含磷地层广泛出露。甲湖蓝藻水华的发生最早可追溯到19世纪末。1962年湖口水闸建成后,湖中水生植物覆盖率和食藻鱼类比例大幅下降。20世纪80年代以来,甲湖蓝藻水华频发,富营养化严重。2018年初,甲湖流域开始全面实施河长制和湖长制,统一规划综合整治流域水体。

(1)遥感监测显示,甲湖蓝藻水华暴发集中在夏秋季且湖西部多于东部,说明其原因。
(2)调查表明,在农业社会甲湖蓝藻水华往往发生在洪水年份,推测其可能原因。
(3)分析半个多世纪以来甲湖水生植物覆盖率大幅度下降的可能原因及不利影响。
(4)说明甲湖流域全面实施河长制和湖长制的原因。

【小题1】生态浮岛(下图)具有综合的环境效益,其设计的初衷主要是为了
A.净化水质 | B.美化环境 |
C.改善局部小气候 | D.打造生物生存环境 |
①难以进行机械化操作 ②生态环境效益不明显
③容易受恶劣天气影响 ④较多水生植物难越冬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位于云南大理古城东侧的洱海,是云南省著名旅游景点,其水面海拔1972米。下图为洱海水质指数月变化图(水质指数是衡量水质好坏的重要指标,其数值越大表示水质越差)。
海菜花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沉水植物,可生长在4米的深水中,有一定的净水能力,喜温暖,要求水体干净。海菜花为中国特有品种,目前人工种植技术已经成熟,现主要分布于云南、贵州等地区海拔2700米以下的湖泊、池塘、沟渠和深水田中,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有专家指出,在洱海中种植海菜花可实现多重效益。

(1)简析洱海水质最差季节的形成原因。
(2)从水质保护的角度说明在洱海中种植海菜花的具体作用。
材料一 央视新闻2016年4月17日报道,江苏常州市某学校,641名学生因水污染而染病,该校也被视为“毒地”。由于污染严重,事件轰动全国,被严肃问责人员达10人。经环保部调查发现,该校建立在化工区,污染源主要来自于学校北边的几家化工厂,学校里的地下水、土壤等都检测出氯苯、四氯化碳、多环芳烃以及汞、铅、镉等重金属污染物,部分污染物的浓度超标达数万倍。
材料二 下图为学生家长们在该校门前手举“救救孩子们”的牌子并拉起“远离毒地”的横幅。

(1)分析该校水污染严重的人为原因。
(2)请根据该化工区的水污染现状,提出水污染防治的合理措施。
2019年4月28日,自然资源部发布的《2018年中国海平面公报》指出,我国海水入侵等缓发性海洋灾害依然比较严重,海水入侵次数有所增加。下图为海水入侵示意图。

说出沿海地区海水入侵的原因及危害。
【小题1】该市排入江河的污水是( )
A.工业和生活废水及地面污水流 | B.上游来水 |
C.海水倒灌 | D.以上各项均是 |
A.大力抽取地下水 |
B.海水淡化 |
C.建立大型污水处理厂,关闭所有化工厂 |
D.将自来水厂的取水口移至城市河流上游未受污染河段 |
白洋淀被称为“北国江南”,是河北省最大的淡水湖,位于未来雄安新区(的腹地,目前最大水深仅为3米,水质为劣V类,环境质量需求迫切。

分析白洋淀水质差的自然原因,并提出新区建设中保护白洋淀水环境的主要措施。

【小题1】根据赤潮发生的主要环境条件可以判断,在我国较易发生赤潮的海域一般是
①南方近岸海域 ②城市近岸海域 ③北方近岸海域 ④乡村近岸海域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①使污染区域更集中 ②加剧污染程度 ③使污染区域更分散 ④减轻污染程度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土壤是农药在环境中的“贮藏库”与“集散地”,施入农田的农药80%~90%残留于土壤中。农药对土壤的污染,与农药的基本理化性质、施药地区的自然环境条件以及施药地区农药使用的历史等密切相关。下图为农药对土壤的污染示意图。

指出农药污染土壤的途径并提出减少农药对土壤污染的措施。
农村养殖废弃物包括畜禽粪便、养殖污水和病死畜禽等,如果处置不当就会成为农村环境的主要污染源。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小题1】养殖废弃物污染不包括
A.土壤污染 | B.大气污染 | C.水污染 | D.放射污染 |
A.对畜禽粪便进行沼气发酵,沼渣还田 | B.养殖污水经稀释后排放,减轻污染 |
C.就地填埋病死畜禽,减少病毒传播 | D.畜禽粪便和养殖污水直接还田,增加肥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