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经济圈成为中国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之后,环渤海经济圈正在加速崛起。分析资料,回答以下问题。

(1)简要分析环渤海经济圈发展的自然资源优势和不足。
(2)据历史文献记载,海河水系从1368年到1948年间,曾发水灾387次,在这500多年中,天津市被淹70多次,每次发生较大的水灾,都有100多个县受灾。试分析海河水系历史上多为害河的自然原因。
(3)黄淮海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主要障碍是什么?

(1)简要分析环渤海经济圈发展的自然资源优势和不足。
(2)据历史文献记载,海河水系从1368年到1948年间,曾发水灾387次,在这500多年中,天津市被淹70多次,每次发生较大的水灾,都有100多个县受灾。试分析海河水系历史上多为害河的自然原因。
(3)黄淮海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主要障碍是什么?
结合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0年7月20日上午8:00左右电三峡工程迎来流量达70000立方米/秒的大规模洪峰,刷新了1998年以来通过宜昌的最大峰值记录。现在下泻流量是每秒40000立方米左右。目前的水位是149.66米,设计的水位可以达到175米。

材料二 下为“历史上长江流域发生洪涝次数统计分布图”

材料三 不同年份长江洪涝灾害损失

⑴三峡大坝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⑵根据材料一分析2010年长江流域多暴雨的原因。
⑶材料三说明了什么现象?简要分析其原因。
材料一 2010年7月20日上午8:00左右电三峡工程迎来流量达70000立方米/秒的大规模洪峰,刷新了1998年以来通过宜昌的最大峰值记录。现在下泻流量是每秒40000立方米左右。目前的水位是149.66米,设计的水位可以达到175米。

材料二 下为“历史上长江流域发生洪涝次数统计分布图”

材料三 不同年份长江洪涝灾害损失

⑴三峡大坝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⑵根据材料一分析2010年长江流域多暴雨的原因。
⑶材料三说明了什么现象?简要分析其原因。
读“长江流域水灾直接经济损失年际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1950~1990年间长江流域水灾直接经济损失较严重的两次是( )
【小题2】这两次水灾都是( )
【小题3】长江流域成为水灾多发区的人为原因是( )
①滥伐森林,水土流失 ②围湖造田 ③是我国经济核心地带 ④位于季风气候区 ⑤东部临海

【小题1】1950~1990年间长江流域水灾直接经济损失较严重的两次是( )
A.1954年、1999年 | B.1989年、1999年 |
C.1954年、1983年 | D.1967年、1971年 |
A.集中性暴雨所致 | B.下游排水不畅所致 |
C.上游水土流失所致 | D.中游围湖造田所致 |
①滥伐森林,水土流失 ②围湖造田 ③是我国经济核心地带 ④位于季风气候区 ⑤东部临海
A.①② | B.②③④ |
C.③④⑤ | D.①④⑤ |
读“长江流域1949年以来发生洪涝的次数图”,影响长江流域发生洪涝次数最多区域与最少区域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地势差异 | B.距海远近不同 | C.人口、城市多少 | D.经济发展水平 |
读长江流域图和布拉马普特拉河-雅鲁藏布江流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1998年,长江发生了百年未遇的特大洪涝灾害。结合图中资料,试分析造成该现象的人为原因。
(2)三峡水电站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请分析三峡水电站的社会环境效益有哪些?
(3)读图分析我国目前没有在雅鲁藏布江流域建设大型水利工程的原因。


(1)1998年,长江发生了百年未遇的特大洪涝灾害。结合图中资料,试分析造成该现象的人为原因。
(2)三峡水电站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请分析三峡水电站的社会环境效益有哪些?
(3)读图分析我国目前没有在雅鲁藏布江流域建设大型水利工程的原因。
读下图,完成:历史上淮河流域多洪涝灾害的原因是( )

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示意图
①淮河中下游地区地势低洼、水流不畅②流域内降水集中且多暴雨③干流上无洪水控制性枢纽工程,洪水难以排出④淮河由京杭运河注入长江,无入海通道

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示意图
①淮河中下游地区地势低洼、水流不畅②流域内降水集中且多暴雨③干流上无洪水控制性枢纽工程,洪水难以排出④淮河由京杭运河注入长江,无入海通道
A.①②④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兴化市位于江苏省中部、里下河地区腹部,地势低平,河网密布。古代兴化地区洪涝灾害多发,先民们在湖荡和沼泽处利用自然积土成丘,垒土成垛,在水面上形成成千上万块形态各异、溪流回旋的岛状田块,称之为“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里下河地区防涝抗旱能力增强,兴化境内垛田景观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相比发生了明显变化。核心保护区的大面积垛田基本保持了原生态,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景观,在国内十分罕见,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科学研究价值和开发利用价值。2014年,江苏兴化垛田传统农业系统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1)分析兴化地区洪涝灾害多发的原因。
(2)简析兴化垛田的兴建对当地粮食生产的积极意义。
(3)说出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相比,兴化垛田与水域的变化。
(4)推测引起兴化垛田变化的原因。
兴化市位于江苏省中部、里下河地区腹部,地势低平,河网密布。古代兴化地区洪涝灾害多发,先民们在湖荡和沼泽处利用自然积土成丘,垒土成垛,在水面上形成成千上万块形态各异、溪流回旋的岛状田块,称之为“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里下河地区防涝抗旱能力增强,兴化境内垛田景观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相比发生了明显变化。核心保护区的大面积垛田基本保持了原生态,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景观,在国内十分罕见,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科学研究价值和开发利用价值。2014年,江苏兴化垛田传统农业系统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1)分析兴化地区洪涝灾害多发的原因。
(2)简析兴化垛田的兴建对当地粮食生产的积极意义。
(3)说出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相比,兴化垛田与水域的变化。
(4)推测引起兴化垛田变化的原因。
(10分)(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下图是根据卫星照片描绘的黑龙江在同江县附近的网状河段的平面形态特征。

简要分析图中网状河道的成因并说出其对防治洪水灾害的不利影响。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下图是根据卫星照片描绘的黑龙江在同江县附近的网状河段的平面形态特征。

简要分析图中网状河道的成因并说出其对防治洪水灾害的不利影响。
根据材料和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近些年,“千湖之省”湖北针对省情,夯实农业发展基础,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材料二 鉴于近些年铁矿石进口量和钢材出口量增加很快,武汉钢铁厂计划将部分生产能力转移到广西沿海防城港市。

1990~2009年湖北省耕地面积变化的区域差异
(1)描述图中两个Ⅰ区的区位特点,并分别分析其耕地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
(2)针对图示区域洪涝灾害隐患,列举宜采取的主要措施。
材料一 近些年,“千湖之省”湖北针对省情,夯实农业发展基础,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材料二 鉴于近些年铁矿石进口量和钢材出口量增加很快,武汉钢铁厂计划将部分生产能力转移到广西沿海防城港市。

1990~2009年湖北省耕地面积变化的区域差异
(1)描述图中两个Ⅰ区的区位特点,并分别分析其耕地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
(2)针对图示区域洪涝灾害隐患,列举宜采取的主要措施。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自吴越时期,为了便于蓄、灌、排和区间运输,人们在杭州、嘉兴、湖州地区筑东西向的“横塘”、南北向的“溇港”,逐步形成了“横塘纵溇”的水系结构。

(1)说出“横塘纵溇”修建前该地区频发的自然灾害,并从气候角度分析其成因。
杭嘉湖地区植桑养蚕历史悠久,塘边植桑,桑叶喂蚕。与北方蚕区一年养蚕2~3次相比,本区一年养4~5次。桑蚕养育工序复杂,需投入较多的劳力。唐朝以来,丝绸业一直是该区域的特色产业。
(2)分析杭嘉湖地区养蚕的有利条件。
(3)简述下图所示农业循环生产的过程,并说明其对环境问题的有利影响。

杭嘉湖地区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形成了水文化、稻作文化、渔文化、丝绸文化。近年来,文化创意产业崛起,杭州建立文化创意产业投资银行,引进文创意专业人才,使得杭州在两岸42个城市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排行中位居第4。
(4)说出促进杭州文化创意产业迅速发展的优势条件。
自吴越时期,为了便于蓄、灌、排和区间运输,人们在杭州、嘉兴、湖州地区筑东西向的“横塘”、南北向的“溇港”,逐步形成了“横塘纵溇”的水系结构。

(1)说出“横塘纵溇”修建前该地区频发的自然灾害,并从气候角度分析其成因。
杭嘉湖地区植桑养蚕历史悠久,塘边植桑,桑叶喂蚕。与北方蚕区一年养蚕2~3次相比,本区一年养4~5次。桑蚕养育工序复杂,需投入较多的劳力。唐朝以来,丝绸业一直是该区域的特色产业。
(2)分析杭嘉湖地区养蚕的有利条件。
(3)简述下图所示农业循环生产的过程,并说明其对环境问题的有利影响。

杭嘉湖地区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形成了水文化、稻作文化、渔文化、丝绸文化。近年来,文化创意产业崛起,杭州建立文化创意产业投资银行,引进文创意专业人才,使得杭州在两岸42个城市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排行中位居第4。
(4)说出促进杭州文化创意产业迅速发展的优势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