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图,回答问题。

(1)图示地区洪涝灾害多发的原因是        (选择正确的数字编号)
①地势低洼,曲流多②季风气候,降水变率大③无天然入海河道,泄流不畅④众多支流汇聚,洪峰叠加
(2)该地采取的防洪工程措施是    
A.深挖河道B.修筑大堤  
C.植树造林D.退耕还湖

2009年2月1日到5日,一股强冷空气自西北向东南席卷全国。我国大部分地区先后出现大风、降温和雨雪天气。中央气象台及相关省市气象台连续发布寒潮警报。


(3)寒潮是指大范围的剧烈降温并伴有            等天气现象的过程。
(4)图中A、B两地纬度相同,降温幅度却相差较大,主要原因是什么?
当前题号:1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读“我国旱涝灾害分布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甲地和乙地常常出现此旱彼涝的现象,其主要原因是( )
A.夏季风的进退B.海陆位置不同C.台风影响顺序D.用水季节变化
【小题2】图中我国旱涝灾害都十分严重的地区,其共同特点是( )
①人口密度小 ② 经济落后 ③ 以平原地形为主④降水集中且变率大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当前题号:2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我国部分地区雨涝分布图(图甲)和我国部分地区干旱总次数(单位:次)等值线图(图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读图甲,说明我国雨涝区的分布规律,并从地形与降水特点角度分析原因。
(2)我国数千年的治水实践证明,“堵”“疏”都是重要的治水之策,应根据江河流域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全面研究统筹规划综合治理,顺应自然、因势利导,“辨证施治”。根据所学知识,分别列举几例生活中常用的治理洪涝灾害的“堵”(截流或防泄)和“疏”(引洪)的措施。
(3)图中西南地区为湿润区,但又是干旱频发区,试从地形地势方面解释原因。
当前题号:3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下图为“1951—1988年我国部分地区某种自然灾害发生频次图(图中等值线为等频次线)”。读图回答下面三题。

【小题1】图示自然灾害最可能是情(  )
A.台风B.旱灾
C.洪涝D.寒潮
【小题2】图中甲、乙两区域该灾害多发时间最可能是(  )
A.甲—3—5月B.甲—8月
C.乙—12月—次年2月D.乙—3—4月
【小题3】图中丙区域此类自然灾害出现频次较高,主要原因是起( )
A.地势低平,排水不畅B.降水集中,多暴雨
C.喀斯特地貌广布,下渗量大D.气温高,蒸发量大
当前题号:4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10分)阅读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2009年秋季以来,西南五省遭遇世纪大旱。云、贵、川、渝、桂等地持续少雨,气温偏高。此次干旱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程度重。
(1)重庆和四川雨水充沛,一旦有一个月不下雨便会发生严重的旱灾,而沙漠地区即使一年不下雨也不会发生旱灾,请简述原因。(4分)
(2)除了上述灾害外,该区域还有哪些自然灾害频发?(6分)
当前题号:5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读图10、图11结合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25分)

农业是气候变化最敏感的领域之一,灾害性天气直接影响着农业生产。
(1)说出我国农业气象灾害构成的特点。
(2)分析2004年以后灾损面积大小对粮食总产量的影响力下降的原因。
(3)提出防御农业干旱、洪涝灾害的措施。
当前题号:6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读下面两表,完成问题

(1)历史上黄河的决口频率与森林覆盖率有何关系?
(2)绘出历史时期决口频率和森林覆盖率的变化曲线图。
当前题号:7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读“1954年与1998年长江流域洪涝灾害损失对比表”,结合所学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1998年洪水淹没面积和死亡人数都比1954年少,其主要原因是
A.1998年洪水水位没有1954年的高
B.新建设的许多防洪工程发挥了重要作用
C.1998年的降水时间比1954年的短
D.1954年长江流域人口密度比1998年要大得多
【小题2】1998年的洪水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是1954年损失的十几倍,其原因是
A.1954年洪水到来前,政府组织军民对财产进行了及时转移
B.1954年洪水发生的时间比1998年稍晚,农田的农作物已经基本收割
C.1998年长江流域与1954年相比经济迅速发展,资产密度加大
D.1998年洪水主要淹没的是城市,而1954年主要淹没的农村
当前题号:8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阅读以下图文资料,分析回答(13分)
材料一:1983~1985年非洲经历了20世纪最大的一次干旱。从北到南有34个国家遭受大旱,其中24个国家发生饥荒,1亿多人口受到饥饿的威胁。这次饥荒被联合国称为“非洲近代史上最大的人类灾难”。 
材料二:读《我国部分地区雨涝分布图》和《我国部分地区干旱总次数等值线图》,

(1)非洲多旱灾的原因是什么?(4分)
(2)右图中C地区为湿润地区,但又是干旱频发区,试从地形地势方面解释其原因。(3分)
(3)分析A、B两区旱灾季节差异的原因。(4分)
(4)读左图说明我国雨涝区的分布规律,并从降水的特点分析其原因。(2分)
当前题号:9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10分)(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
凌汛是指冰凌阻塞河流,水位明显上涨的水文现象。下图示意黄河某河段水系分布。

(1)读上图分析图示河段容易发生凌汛灾害的原因。(4分)
(2)提出防御凌汛灾害的主要工程措施。(6分)
当前题号:10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