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火灾发生的三个必备条件:森林可燃物、火险天气和火源。火源主要分为自然火源和人为火源。引发大兴安岭林区火灾的自然火源主要为干雷暴引发的雷击火,1970—2006年,大兴安岭林区总过火次数为1027次,其中,由雷击引发的森林火灾,占过火总次数的44%,左图示意大兴安岭林区地形,右图为1970-2006年大兴安岭林区火灾月变化示意图。
(2)大面积重度火烧后,朝南陡坡往往形成荒山,试分析原因。
华北平原是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受地震、滑坡、泥石流、旱涝、寒潮等自然灾害影响很大,必须采取相应的防御措施。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小题1】下列措施中,有利于防御华北平原干旱的有( )
①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②调整农业结构,降低种植业比重
③修筑梯田
④建设农田防护林网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③ | D.①④ |
①提高建筑物的抗震强度
②在太行山区实施护坡工程
③在黄土高原地区植树造林
④实施生态移民,减轻华北平原人口压力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地震按震源深度可分为浅源地震(<70km)、中源地震(70~300km)和深源地震(>300km)。下图示意38°N附近两大板块交界地带地震震源深度垂直分布,其中乙板块向甲板块俯冲。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示地带发生的地震( )
A.以中源地震为主 | B.多分布在海洋板块一侧 |
C.多分布在大陆板块一侧 | D.震源越深的地震离边界越近 |
A.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 | B.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 |
C.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 | D.美洲板块、亚欧板块 |
①灾害监测
②灾害防御
③交通建设
④灾害救援与救助
⑤灾后恢复
⑥建设物资储备基地
A.①②③④ | B.①③⑤⑥ |
C.①②④⑤ | D.③④⑤⑥ |
2014年7月18日15时30分,台风“威尔逊”在海南省文昌市翁田镇沿海登陆,台风中心最大风力17级,广东省全省进入防风I级应急响应状态。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面小题。【小题1】接到超强台风“威尔逊”预警后,预计台风登陆范围内的居民应( )
A.驾船出海,避免强风将船舶吹到陆地上 |
B.到海滨浴场游泳,体会搏击风浪的成就感 |
C.待在向风的窗户旁,随时观察台风风速的变化 |
D.加固部分建筑物 |
A.滞航 | B.适当改变航线 |
C.穿过风和日丽的台风眼 | D.返航 |

【小题1】下列自然灾害中不属于地质灾害的是( )
A.滑坡 | B.风暴潮 | C.塌陷 | D.泥石流 |
A.地震少于去年同期 |
B.强降水少于去年同期 |
C.各地质灾害多发区的植被覆盖率高于去年同期 |
D.人类活动对山区破坏程度较小 |
据媒体介绍,四川安县桑枣中学紧邻北川,在汶川大地震中也遭遇重创,但由于平时的多次演习,地震发生后,全校2200多名学生、上百名老师,从不同的教学楼和不同的教室,全部冲到操场,以班级为组织站好,用时1分36秒,无一人伤亡,创造了一大奇迹。
据此完成下面四题。【小题1】桑枣中学的师生在地震发生时无一人伤亡,成功避险的关键是充分利用了逃生时间。地震防灾中,有一个名词叫“黄金12秒”,“黄金12秒”具体指( )
A.横波到达并造成破坏前的时间 | B.纵波到达并造成破坏前的时间 |
C.人在地震中从意识到灾害到躲避所用的最短时间 | D.人从感觉晃动到意识到地震的时间 |
①在家里可躲在床、桌子下
②在影剧院应迅速离开影剧院,到室外开阔空地
③在教室里,可躲在书桌下或墙角处
④选择室内空间大的房间躲避
A.③④ | B.①② | C.②③ | D.①③ |
A.在行驶的汽车上,应迅速下车躲避 | B.桥梁一般比较坚固,可以躲到桥下 |
C.在百货商场,选择结实的柜台或柱子边躲避 | D.高大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好,可以作为躲避场所 |
A.不停地大声呼救 | B.通过睡觉来减少体力消耗 |
C.用毛巾、衣袖等捂住口鼻,谨防烟尘呛闷窒息 | D.不停地祷告 |
当地时间2010年3月2日,在智利强震发生整整三天后,救援人员在重灾区康塞普西翁市一座倒塌的大楼废墟中救出了79名幸存者。
据此完成下面两题。【小题1】被埋三天后能够生还的关键是有正确的自救措施。下列关于地震后自救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地震对人的伤害主要是倒塌的建筑物会压埋和砸伤人,所以学会处理外伤是必要的 |
B.当人被压埋在废墟下时,要尽力呼救,以寻求援救 |
C.当人被压埋在废墟下时,要用毛巾、衣袖等捂住口鼻以防窒息 |
D.在等待救援的过程中,要有生存的勇气和顽强的毅力,挑战生命极限 |
①先救近,后救远
②先救老人、小孩,后救其他人
③先救“生” ,后救“人”
④要注意保护支撑物,但抢救时可以不考虑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③④ |
自然灾害的救援与救助包括三个方面:①灾前准备,它的核心任务是储备救灾物资;②灾中应急,它的核心任务是尽可能地挽救生命,保护财产安全,并尽量减少灾害造成的影响和危害;③灾后恢复,它的核心任务是减灾一将灾害造成的损失减到最小,以及抗灾-增强抵抗未来灾害的能力。
据此完成下面两题。【小题1】当灾害发生时,为保证灾区与外界的交通畅通,应该( )
A.提高运速 | B.实行交通管制、清理路障 |
C.恢复灾区的对外通信 | D.提倡用空运 |
①政府救济 ②民间救济 ③国际救济 ④国际关注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