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自然灾害发生频度和受灾程度日趋严重的主要原因是
A.人口分布越来越集中B.经济发展过快
C.随着人口增长,对自然开发利用强度加大D.我国各地经济发展趋于均衡
当前题号:1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据史料记载,晋咸和三年(328年),榆次:雨雹破瓦折木,苗嫁荡然。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材料中的自然灾害属于( )
A.气象灾害B.水文灾害C.生物灾害D.地质灾害
【小题2】在晋咸和三年的雨雹灾害中,主要造成的影响是( )
A.人员伤亡B.财产损失C.自然资源损失D.环境受到污染
【小题3】榆次位于陕西省,自然灾害频发的原因是()
A.位于黄土高原,地形崎岖B.季风气候大陆性强,气温降水变率大
C.受太行山脉的影响,降水量大D.位于非季风区,气候要素多变
当前题号:2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地球上会发生各种各样的灾难。在灾难事故死亡的人中,立即死亡者不到1/3,大部分的死亡者属于“丧失生命机会的人”。据此回答2题。
【小题1】生活中一旦灾害突然发生,不应该做的事情是
A.择机逃离现场B.保持清醒的头脑
C.立即乘电梯逃生D.切断电、火、煤气等灾源
【小题2】汛期郊游时,避开山洪的正确做法是
A.迎着山洪流动方向前行
B.选择山谷、植被好的地方宿营
C.遇雷雨天气务必带好雨具
D.选择地势高、较平坦的地方宿营
当前题号:3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自然灾害与防治)

看2015年3月13日天气预报图,回答问题。

(1)描述沙尘暴分布范围,分析沙尘暴的成因。
(2)结合地理知识谈谈如何治理沙尘暴。
当前题号:4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图为我国某河流(东西向)示意图,分析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该河
A.有较长的结冰期
B.在800mm等降水量线以南
C.流域内多涝洼地
D.流域内主要经济作物是甜菜
【小题2】治理该河流域洪涝灾害的根本措施是
A.在受灾地区大力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
B.在上、中游修建蓄洪水库
C.重灾区大规模移民,并不再布局大、中型企业
D.在上游疏浚并增加泄洪通道
当前题号:5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有关地质灾害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类对植被的破坏和大规模的工程活动,是泥石流和滑坡日益频繁的重要原因
B.地震震级越大,释放出的能量越大
C.我国华北平原地区,形成了以地震、滑坡、泥石流为主的灾害系统
D.地质灾害主要包括地震、火山、泥石流和台风
当前题号:6 | 题型:多选题 | 难度:0.99

   2019年8月,巴西亚马孙雨林发生罕见大火,整个亚马孙雨林烟雾浓重,远在千里之外的圣保罗甚至出现了白昼如夜的景象。下图是火灾发生时,南美洲上空CO(燃烧产物)浓度分布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火灾次年,火灾地地理环境可能发生的变化有( )
A.空气湿度变大B.温差变小C.水土流失增加D.河流径流量变率减小
【小题2】关于巴西的火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此次大火中圣保罗“白昼如夜”是由于东南信风带来亚马孙雨林的烟雾
B.巴西多发火灾的主要原因是热带草原气候为主,高温干燥
C.火灾的发生只对当地农业发展产生了负面作用
D.当地的农业生产方式是该地火灾多发的主要原因
当前题号:7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若地表易积水,土壤中的好氧细菌无法活动会导致植物残体分解速度变慢,久而久之土壤表面就会积累一层厚厚的有机物,即泥炭。一般情况下,泥炭的含水量很高,但也有不可不察的潜在火灾风险。苏门答腊岛泥炭层广布,2019年某月当地发生大面积山火,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久。

下图为苏门答腊岛及周边地区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地区,最有可能形成大面积泥炭层的是(   )
A.西西伯利亚平原B.大自流盆地
C.巴西高原D.南非高原
【小题2】印尼大面积在泥炭层上破坏天然植被种植棕搁树,导致当地山火发生后持续时间久,可知棕榈树(   )
A.多枯枝落叶B.喜高温
C.喜肥D.吸水性强
【小题3】2019年某月,苏门答腊岛发生大面积山火,导致新加坡、马来西亚出现严重的雾霾天气。该月最可能是(   )
A.1月B.4月
C.8月D.12月
当前题号:8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9年秋冬季,我国天气的特征之一就是干旱(左图,12月3日的监测数据显示,全国干旱中心转移到广东福建等地,广东广州11月一整个月的累计降雨量为0,意味着极其强烈的干燥天气。在这样的干燥状况下,不仅气象干旱明显发展,还带来了另一个问题:华南沿海尤其是广东珠三角地区的“咸潮”现象开始明显加重。咸潮(又称咸潮上溯、盐水入侵),是一种天然水文现象,它是由太阳和月球(主要是月球)对地表海水的吸引力引起的。当淡水河流量不足,海水倒灌,咸淡水混合造成上游河道水体变咸,即形成咸潮(右图)。


(1)说出影响咸潮强度的主要因素。
(2)咸潮主要是自然原因造成的,但人类活动加剧了咸潮发生的可能性,分析珠三角地区咸潮多发的原因。
(3)指出咸潮可能带来的影响,并提出解决的措施。
当前题号:9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据媒体报道,2019年8月,亚马孙地区发生特大森林火灾。数据显示,自今年1月以来,巴西亚马孙地区已发生74155起火灾,比去年增加了85%。有专家表示:“今年亚马孙地区的气温和降雨量略低于平均水平。旱季的确为火灾的发生和蔓延创造了有利条件,但引发火灾终究还是人类的行为。”巴西现政府“在亚马孙地区发展农业和矿业”的土地使用政策如今饱受争议。

说明2019年亚马孙地区大火频发的原因,并分析火灾对自然地理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
当前题号:10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