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暴天气是常发生于热带或温带地区的局地强对流天气。雷暴天气发生时伴随雷击、强风和显著的降水。雷暴天气的形成要具备充足的水汽条件和剧烈的对流运动。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小题1】我国雷暴天气频率最高的地区是
A.云南南部 | B.藏北高原 | C.东北平原 | D.塔里木盆地 |
A.9:00 | B.14:00 | C.18:00 | D.21:00 |
读“我国旱涝灾害分布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甲地和乙地常常出现此旱彼涝的现象,其主要原因是( )
【小题2】图中我国旱涝灾害都十分严重的地区,其共同特点是( )
①人口密度小 ② 经济落后 ③ 以平原地形为主④降水集中且变率大

【小题1】图中甲地和乙地常常出现此旱彼涝的现象,其主要原因是( )
A.夏季风的进退 | B.海陆位置不同 | C.台风影响顺序 | D.用水季节变化 |
①人口密度小 ② 经济落后 ③ 以平原地形为主④降水集中且变率大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③④ |
2013年春我国部分地区发生了严重的干旱。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示重旱的主要省(区)简称是
【小题2】在发生重、特旱的地区,地形以

【小题1】图示重旱的主要省(区)简称是
A.陕、桂、湘 | B.滇、黔、蜀 |
C.滇、黔、湘 | D.陕、蜀、桂 |
A.高原山地为主 | B.平原丘陵为主 |
C.山地平原为主 | D.盆地平原为主 |
2016年9月17日受台风“莫兰蒂”影响,我国福建受到今年最大范围的台风雨,造成严重灾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四幅图中,能表示台风“莫兰蒂”过境气压变化的是
【小题2】当台风中心移至上海市正北方向时,上海市的风向为
【小题3】台风带来的灾害主要有
①海啸 ②风暴潮 ③地震 ④狂风 ⑤暴雨 ⑥沙尘暴
【小题1】下列四幅图中,能表示台风“莫兰蒂”过境气压变化的是
A.![]() | B.![]() | C.![]() | D.![]() |
A.东北 | B.西北 | C.东南 | D.西南 |
①海啸 ②风暴潮 ③地震 ④狂风 ⑤暴雨 ⑥沙尘暴
A.①②④ | B.②⑤⑥ | C.②④⑤ | D.①③⑤ |
[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原产于南美洲的凤眼莲(又称水凤仙)是外来物种破坏生态系统的典型代表,被列为“世界十大害草”之一。凤眼莲是一种水生漂浮植物,于1901年作为花卉被引入中国,上个世纪曾作为猪饲料推广,后来在全国各地大量繁殖,造成严重的环境灾难。凤眼莲的繁殖速度极快,它以每周繁殖一倍的速度滋生,在中国南部水域广为生长。
分析凤眼莲疯狂滋生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阅读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2018年,美国加州曾经历了有史以来最致命、最具破坏力的野火。野火导致近百人丧生,数千房屋损毁,并使数百万人暴露于不利健康的空气中。时隔一年,2019年10月,美国加州野火再蔓延,数千人被迫紧急撤离。
材料二 圣安娜风是指秋冬季扫过美国西南部和墨西哥西北部的一种风,它以助长所处地区的林区野火而闻名。下图为洛杉矶附近地形示意图。

分析秋季洛杉矶附近林区野火火势猛烈的自然原因。
世界主要农业灾害的分布如下表,分析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欧洲雪灾明显多于其他大洲的主要原因是
【小题2】从欧洲和北美洲存在同一项农业灾害,显示出下列何种地理特征
【小题3】孟加拉国是全球水患问题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其水患的成因有
①地势低平 ②位居赤道,全年多雨 ③热带气旋频频侵袭
④春季积雪大量融化⑤受印度洋西南季风的影响
地区 | 亚洲 | 欧洲 | 非洲 | 北美洲 | 南美洲 | 大洋洲 |
主要 灾害 种类 | 干旱 洪水 沙漠化 水土流失 台风 龙卷风 | 酸雨 雪灾 | 干旱 洪水 沙漠化 蝗灾 | 干旱 洪水 飓风 龙卷风 水土流失 酸雨 | 干旱 洪水 水土流失 | 干旱 土壤盐碱化 生物灾害 |
【小题1】欧洲雪灾明显多于其他大洲的主要原因是
A.草场面积广阔、牧畜多 | B.冬季气候温湿,气旋活动频繁 |
C.冬季气候寒冷,一月均温低于0℃ | D.地形以平原为主,地表水源丰富 |
A.自然资源过度开发 | B.工业化程度高 |
C.受西风带影响降水过多 | D.纬度跨度大,农业灾害类型多 |
①地势低平 ②位居赤道,全年多雨 ③热带气旋频频侵袭
④春季积雪大量融化⑤受印度洋西南季风的影响
A.①③⑤ | B.②③④ | C.①②③ | D.③④⑤ |
“圣安娜风”指秋冬季扫过美国西南部和墨西哥西北部的一种风(如下图),它从内陆往西部沿海地区吹拂,从高海拔地区吹向低海拔地区,经由高山峡谷后风速经常高达80至120公里每小时,而湿度则在10%以下,被当地人称作“魔鬼风”。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圣安娜风”被当地人称作“魔鬼风”的主要原因是
A.多在夜晚出现,白天消失 | B.风速快,带来丰富风力资源 |
C.性质干燥,易引发严重危害 | D.温度低,引起大风冰雪灾害 |
A.气压带风带的移动 | B.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
C.地形引起的冷空气沉降 | D.内陆地区荒漠化的加剧 |
①该地夏季炎热干燥,秋季林区大量干燥的枯枝落叶积累
②来自内陆荒漠干燥的圣安娜风,翻越高大山脉后下沉升温
③干热气流顺峡谷穿行,加大风速
④沿岸寒流的减湿作用,加剧空气的干燥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①②④ | D.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