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是世界龙卷风多发地区之一。当湿热气团强烈抬升,会产生携带正电荷的云团。一旦正电荷在云团局部大量积聚,吸引携带负电荷的地面大气急速上升,在地面就形成小范围的超强低气压,带动汇聚的气流高速旋转,形成龙卷风。下图示意美国本土龙卷风发生频次的分布。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影响美国龙卷风多发区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太阳辐射B.大气环流
C.海陆位置D.地形地势
【小题2】美国龙卷风和飓风相比
A.形成源地不同B.旋转方向相反
C.移动路径相同D.上升气团性质不同
【小题3】美国龙卷风高发的季节及其原因是
A.秋季地面降温快,暖湿气团势力增强
B.冬季南北温差大,锋面活动频繁
C.夏季南北温差小,大气较稳定
D.春季南北温差大,冷暖气团交汇频繁
当前题号:1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地震灾害往往会链发其他自然灾害。我们无法阻止地震发生,但可以通过防灾减灾手段减轻其影响。下图为地质灾害链发示意图。

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图中甲、乙、丙、丁依次是
A.泥石流、滑坡、地质、崩塌B.地震、泥石流、滑坡、崩塌
C.地震、崩塌、泥石流、滑坡D.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质
【小题2】地质发生时的正确避震方法是
①在家中可躲在坚固的桌下成床边
②在商场应迅速从高楼跳下
③在教室可抱头躲在课桌下或窗边
④在室外应远离高层建筑物
A.①②B.①④
C.②③D.③④
当前题号:2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关于滑坡和泥石流的自救方法,错误的是(  )
A.要向垂直于泥石流前进的方向跑
B.山区扎营,应选择在避风的谷底
C.要向未发生泥石流的高处跑
D.不要顺着滚石方向往山下跑
当前题号:3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2019年6月17日22时55分,四川宜宾市长宁县(28.34°N,104.90°E)发生6.0级地震,震源深度16千米。然而就在这次地震之前的61秒内,四川成都、德阳、资阳等地已经陆续收到了通过广播电视机构和各种终端设备发出的提前预警(如下左图)。倒计时数秒之后,震感如约开始强烈起来。如下右图为地震波传播速度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此次地震震源发生在( )
A.地壳B.地幔
C.内核D.外核
【小题2】公开研究成果表明,人们如果能在地震发生时提前3秒得到预警,伤亡人数可降低14%;提前10秒获得警报,伤亡人数可减少39%,提前20秒,伤亡人数可降低63%。根据所学知识,地震预警系统能准确预警的原理是( )
A.横波和纵波的传播介质差异
B.横波和纵波的传播速度差异
C.人体对紧急事件的生理反应能力
D.建筑物的抗震系数
当前题号:4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中国地震台网测定:2019年11月25日09时18分在广西百色市靖西市(北纬22.89度,东经106.65度)发生5.2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震中附近震感强烈。图为地震构造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
A.地壳B.地幔C.内核D.外核
【小题2】此次地震
A.靖西市位于震源附近B.靖西市震级大于德保县
C.靖西市烈度大于天等县D.德保县震级小于天等县
【小题3】当地震发生时,靖西市正在教室里上课的小学生应
A.遵守纪律,坚持上课B.听说地震,夺路逃命
C.下楼不及,纵身跳楼D.迅速抱头,躲到桌下
当前题号:5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2019年3月1日16时50分在秘鲁发生了7.0级地震。下图为地震发生地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关于此次地震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发生在大洋海岭地震带B.震源位于地壳
C.对当地生产、生活危害较小,主要是因为震级小D.是由地质构造变动引起的
【小题2】在家中或者旅行途中突遇地震,下列躲避措施正确的是
A.若被埋压在废墟下,首先要保持呼吸畅通,尽量保存体力,然后设法脱离险境
B.在车站、商场等公共场所,应该迅速涌向出口
C.在户外遇到地震,应该迅速找到高大建筑物躲避起来
D.地震时,如果恰好在门口或者平房的窗口附近,应该迅速跑到室内
当前题号:6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滑坡-碎屑流是指滑坡发生后在其运动过程中岩土结构逐渐被破坏,最后特化为碎屑流的特殊现象。2017年7月1日,四川省雷波县(图一)白沙村发生滑坡-碎屑流灾害,造成约500米在建公路和约1.5公顷被掩埋。成都某地质灾害研究所赴现场调查,并运用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碎屑流分布状况(图二),经统计分析发现,碎屑流颗粒粒径的变化能反映出滑坡-碎屑流速度的变化,在堆积体中巨石含量较少且巨石数量在各海拔也不一样(表三)。



(1)推测白沙村本次滑坡的形成原因。
(2)据表三信息,补充完成白沙村滑坡不同海拔巨石数量变化折线图。推测巨石堆积最集中的高度,并说明理由。

(3)研究人员在钻孔中发现碎屑颗粒粒径自上而下呈现由大变小的排列现象。试分析小颗粒碎屑在碎屑流下层分布较多的原因。
当前题号:7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2015 年7月3日新疆皮山发生 6.5 级地震,震源深度 10 千米。根据现场调查,皮山县多处老旧土坯房及倒塌,皮西那乡受灾产重,倒塌房 5000余间。下图为该次地震的烈度分布图。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此次地震造成皮西那乡灾情严重的原因有
①距离震中较近
②位于皮四那断裂带附近
③房屋抗震能力差
④位于Ⅷ烈度区域范围内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小题2】地震发生时,皮西那乡一所学校的学牛正在教学楼里上课,其较合理的做法是
A.迅速躲在窗门B.立即跑向门口逃出教室
C.快速跑向阳台D.用书包护住头躲到课桌下
【小题3】地震发生后,被困在废墟下的人正确的自救做法是
①点燃柴火帮助搜救人员确定位置  
②用手帕或布遮住口鼻以防吸入过多灰尘
③大喊大叫不要错过搜救的黄金期  
④敲击管道或墙壁以便能被救援人员发现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当前题号:8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据史料记载,晋咸和三年(328年),榆次:雨雹破瓦折木,苗嫁荡然。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材料中的自然灾害属于( )
A.气象灾害B.水文灾害C.生物灾害D.地质灾害
【小题2】在晋咸和三年的雨雹灾害中,主要造成的影响是( )
A.人员伤亡B.财产损失C.自然资源损失D.环境受到污染
【小题3】榆次位于陕西省,自然灾害频发的原因是()
A.位于黄土高原,地形崎岖B.季风气候大陆性强,气温降水变率大
C.受太行山脉的影响,降水量大D.位于非季风区,气候要素多变
当前题号:9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有关地质灾害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类对植被的破坏和大规模的工程活动,是泥石流和滑坡日益频繁的重要原因
B.地震震级越大,释放出的能量越大
C.我国华北平原地区,形成了以地震、滑坡、泥石流为主的灾害系统
D.地质灾害主要包括地震、火山、泥石流和台风
当前题号:10 | 题型:多选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