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某跨国公司某电子工业产品发展的三个阶段和甲、乙国家或地区的产销情况图,完成下列各题。
A.甲代表发展中国家或地区,乙代表发达国家或地区 |
B.Ⅰ阶段中,甲地处于生产阶段,乙地处于研制阶段 |
C.Ⅱ阶段中,甲地进口产品,乙地出口产品 |
D.Ⅲ阶段中,乙地生产和消费的增长速度都大于甲地 |
A.生产重心一直在甲地 |
B.乙地生产能力的提高主要是因为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 |
C.消费重心随生产重心转移 |
D.标准化产品的生产使该产品生产的地域范围扩大 |
A.有较丰富的廉价劳动力 | B.有较便宜的地价 |
C.有便利的交通 | D.有较丰富的原、燃料供应 |
读“某省及其四个区域2015年产业结构统计表”,完成下题。

从产业结构角度推测该省最可能的产业转移方向是( )

从产业结构角度推测该省最可能的产业转移方向是( )
A.甲→丙 | B.乙→甲 | C.丙→丁 | D.丁→乙 |
目前全球正在经历新一轮的产业转移,这次产业转移的特点是双向流动:一方面低层次的产业向中国周边劳动力、土地更具优势的东南亚和印度转移;另一方面发达国家高端制造业回流,向本土转移。下表为2017年中国与印度各项指标比较;下图为2017年中国与印度人口年龄金字塔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以2017年数据为参考,与中国相比印度未来成为新一轮产业转入地的优势有
【小题2】新一轮的产业转移,对中国产生的影响有
【小题3】应对新一轮产业转移的影响,中国今后应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以2017年数据为参考,与中国相比印度未来成为新一轮产业转入地的优势有
A.印度产业结构更合理 |
B.印度基础设施更完善 |
C.印度处在人口红利期 |
D.印度劳动力素质高 |
A.中国出现“产业空洞” |
B.减轻中国对外依赖 |
C.缩小中国与发达国家差距 |
D.中国经济超高速发展 |
A.降低土地、劳动力价格 |
B.加快产业升级,吸引附加值大的产业链 |
C.打造中西部科技园区 |
D.扩大对外投资额 |
20世纪80年代以后,美国制造业逐渐向海外转移,美国重点发展房地产、金融等服务业,制造业不断萎缩,产业空心化问题凸显。美国总统特朗普上任以来致力于让制造业回归,借减税“招数”吸引部分制造业回归。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美国制造业空心化现象凸显( )
【小题2】阻碍美国制造业回归的是( )
【小题3】为应对美国制造业回归政策,我国政府最应采取的对策是( )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美国制造业空心化现象凸显( )
A.是欧美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
B.导致美国商品贸易状况恶化 |
C.推动美国制造业技术升级 |
D.促使本国工人转向新技术产业 |
A.美国缺少充足的廉价劳动力 |
B.美国制造业产品进口关税的提升 |
C.新兴发展中国家劳动力成本上升 |
D.新兴发展中国家科技研发能力增强 |
A.致力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信息化技术改造 |
B.积极推动我国企业到美国境内投资设厂 |
C.尽快启动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 |
D.大力促进金融、贸易等第三产业的发展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某跨国公司产业转移方向和产品输出方向示意图。

材料二 下图为出口加工区(产业移入地)提供的条件和进出口情况图。

(1)材料一图中实线箭头表示 ______方向,虚线箭头表示______方向。
(2)材料二图中,产业移入地为吸引更多的产业转入,除了提供完善的基础设施和优质的服务外,还应该提供哪些条件?
(3)谈谈产业转移对移人地产生的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
材料一 下图为某跨国公司产业转移方向和产品输出方向示意图。

材料二 下图为出口加工区(产业移入地)提供的条件和进出口情况图。

(1)材料一图中实线箭头表示 ______方向,虚线箭头表示______方向。
(2)材料二图中,产业移入地为吸引更多的产业转入,除了提供完善的基础设施和优质的服务外,还应该提供哪些条件?
(3)谈谈产业转移对移人地产生的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
20多年前,珠三角地区承接了来自亚洲“四小龙”的产业转移。20多年后,新一轮的产业转移又不期而至。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电话机、电风扇、一般电子玩具等63种产品被珠三角地区列入了鼓励向外转移的目录,这 些产业的共同特点是
【小题2】新一轮产业转移对珠三角地区的影响是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电话机、电风扇、一般电子玩具等63种产品被珠三角地区列入了鼓励向外转移的目录,这 些产业的共同特点是
A.技术含量较高 |
B.污染较为严重 |
C.劳动力需求量较大 |
D.能源消耗较多 |
A.减轻工业污染 |
B.加剧环境问题 |
C.增加生产成本 |
D.缩短产业升级时间 |
下表为我国 2001~2014 年四大地区之间纺织业转移相对规模系数(正值为转入,负 值为转出)表。
完成下列小题。 | 东北地区 | 东部地区 | 中部地区 | 西部地区 |
2001-2006 | -0.7 | 6.5 | -4.3 | -1.5 |
2007-2014 | 0 | -11.2 | 10.2 | 1.0 |
【小题1】2001~2006 年影响该类产业转移的主要因素是( )
A.集群效应 | B.原料价格 | C.土地成本 | D.劳动力成本 |
A.中部向东部地区 | B.东部向西部地区 |
C.西部向东北地区 | D.东部向中部地区 |
下图为欧洲经济空间变化示意图。曾经,欧洲传统工业呈“香蕉带”分布,此后这一工业带演变成了“金足球”形状。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出现转移的产业是
【小题2】促使欧洲该类产业向东转移的主要原因是
【小题3】随着该类产业的转移,“香蕉带”会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出现转移的产业是
A.劳动力密集型产业 | B.动力指向性产业 |
C.传统工业 | D.高科技产业 |
A.东部国家和地区经济的崛起 | B.降低生产成本 |
C.开拓更大的市场 | D.“香蕉带”严重的环境问题 |
A.增加技术人员的需求 | B.向东迁移研发中心 |
C.制约制造业发展 | D.经济衰退 |
衰退性产业转移主要是指在本地不再具有比较优势产业的外移;扩张性产业转移是指产业在其原地区仍然属于成长性产业,主要为了占领外部市场、扩大产业规模而进行的空间的主动移动。下图是“某产业在某地区生产成本和利润变化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该产业在本地利润水平下降最快的时间及原因,正确的说法是( )
A.①~②之间,生产成本迅速上升 | B.①~②期间,市场竞争加剧 |
C.③~④之间,生产成本迅速上升 | D.③~④之间,市场竞争加剧 |
A.①以前 | B.①②之间 |
C.②以后 | D.④以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