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地理
- 人文地理
- 区域地理
-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
-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南水北调为例
- + 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
- 产业转移及其类型
- 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 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 选修地理
- 世界地理
- 中国地理
传统观点认为,一个国家经济增长的动力源泉是制造业,而制造业的兴衰则主要表现为工业化和去工业化。去工业化是指制造业就业比重持续下降的现象,最早始于美国。不同的去工业化模式会对一国经济产生不同的影响。当前,我国已经出现了较显著的区域性去工业化。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小题1】美国出现去工业化现象的主要原因有( )
①土地和工资生产成本低
②资源枯竭和环境恶化
③科技发展和产业外迁
④经济效益降低,实体经济地位下降
A.①③ | B.②③ | C.①④ | D.②④ |
A.东部地区 | B.中部地区 |
C.西部地区 | D.西北地区 |
A.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 B.形成新的就业机会 |
C.出现制造业空心化问题 | D.提高抵御金融风险的能力 |
下列关于产业转移对经济、环境等方面影响的叙述,正确是( )
①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可导致环境污染大量转移和扩散
②日本重化工业向海外转移,也同时将环境污染向国外扩散
③高新技术产业的转移可导致国内失业人口大量增加
④拥有丰富劳动力资源的发展中国家大量吸收国际产业转移有利于缓解就业压力
①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可导致环境污染大量转移和扩散
②日本重化工业向海外转移,也同时将环境污染向国外扩散
③高新技术产业的转移可导致国内失业人口大量增加
④拥有丰富劳动力资源的发展中国家大量吸收国际产业转移有利于缓解就业压力
A.①② | B.②③ | C.②④ | D.①④ |
读“珠三角与周边地区区域合作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20世纪80年代以来,对比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具有的优势条件是
【小题2】珠三角石化企业向粤西转移带来的可能影响有

【小题1】20世纪80年代以来,对比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具有的优势条件是
A.产业基础良好 | B.毗邻港澳和东南亚地区 |
C.腹地范围广阔 | D.技术水平高 |
A.大量公司总部向粤西地区转移 | B.不利于珠三角地区的产业升级 |
C.减轻珠三角地区的环境压力 | D.大量廉价劳动力向珠三角地区转移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贵州省承接珠三角地区产业转移具有的优势条件。
(2)结合图文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产业转移对贵州省的有利影响。
材料一 随着东部地区各项成本的不断攀升,我国中西部地区逐渐依托承接东部的产业转移,走上了经济发展的“快车道”。贵州省人力资源丰富,2015年末全省常住人口为3529.59万人,“十二五”期间,贵州省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达到12.5%。2015年贵州省GDP首次突破万亿大关。
材料二 下图为贵州省铁路线路图。

(1)分析贵州省承接珠三角地区产业转移具有的优势条件。
(2)结合图文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产业转移对贵州省的有利影响。
读我国产业转移路线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不属于改革开放初期珠江三角洲承接产业转移的区位优势的是( )
【小题2】近年来,造成珠三角地区众多外资企业向长三角地区转移的因素不包括( )

【小题1】下列不属于改革开放初期珠江三角洲承接产业转移的区位优势的是( )
A.劳动力素质高 | B.地价低廉 |
C.濒临港澳,靠近东南亚 | D.全国最大的侨乡之一 |
A.与长三角相比,珠三角的产业基础处于劣势 |
B.与长三角相比,珠三角的科技实力和人才队伍处于劣势 |
C.靠近原料供应和能源基地 |
D.扩大市场范围 |
下图为内地某知名体育服装品牌发展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1980年代该台湾企业家选择泉州而非沿海其它城市作为代工生产地,主要原因应是
【小题2】内地该品牌服装总部于2009年由泉州迁往厦门。影响其迁移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小题1】1980年代该台湾企业家选择泉州而非沿海其它城市作为代工生产地,主要原因应是
A.个人乡土情感 | B.国家政策优惠 |
C.泉州地价便宜 | D.内地市场广阔 |
A.原料和市场 | B.交通便捷度 |
C.劳动力资源 | D.城市竞争力 |
城市群的竞争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群内城市间的产业分工与合作。下图示意城市群内部城市间的产业链分工体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城市群中,中心城市的优势产业处于产业链中的位置是
【小题2】产业分工处于产业链上③位置的城市,其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

【小题1】城市群中,中心城市的优势产业处于产业链中的位置是
A.①⑤ | B.②④ |
C.②⑤ | D.①② |
A.产品需求量大 | B.交通便利 |
C.大量廉价劳动力 | D.政策优惠 |
读“某产业转移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承接该产业转移的地区往往 ( )
①科技发达
②劳动力丰富
③工业基础好
④市场广阔

承接该产业转移的地区往往 ( )
①科技发达
②劳动力丰富
③工业基础好
④市场广阔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④ | D.②④ |
山东烟台泰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原名烟台氨纶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3年,由中国首家特种纤维企业——烟台氨纶厂发起设立,是专业从事高性能纤维研发、生产及应用开发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据报道,在氨纶产业整合加速和行业集中度提升的大趋势下,泰和新材料收购宁夏越华氨纶资产,并将氨纶产业转移至中西部地区,本部重点发展高附加值的芳纶(新型高科技合成纤维)产业。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促使烟台氨纶产业转移至中西部地区的主要原因是A. 中西部劳动力丰富 B. 中西部产业基础好
C. 降低生产成本 D. 受高科技产业的吸引
【小题2】氨纶产业转移至中西部地区,对中西部地区的影响主要是
A. 增加劳动力需求 B. 向西迁移研发中心
C. 制约制造业发展 D. 改善区域环境质量
【小题3】在氨纶产业转移至中西部地区的同时,泰和新材料公司本部的发展战略是
A. 加大政策支持,吸引国外资金 B. 进口国外产品,替代国内生产
C. 扩大生产规模,保持价格优势 D. 加强技术研发,强化竞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