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地理
- 人文地理
- 区域地理
-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
-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南水北调为例
- + 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
- 产业转移及其类型
- 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 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 选修地理
- 世界地理
- 中国地理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京津冀一体化发展》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其中具体一点就提出了要充分发挥保定和廊坊首都功能疏解及首都核心区生态建设的服务作用。保定今后要承接首都部分行政事业单位、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医疗养老等功能。下图示意京津冀城市群分布。

材料二 保定西倚太行山,东有白洋淀,集山区、平原、湿地等多种地理地貌于一身,水、土地等资源条件较为充足。此外保定拥有众多高等院校,具有较强的人才支撑能力。保定市产业发展基础较好,该市原有工业基础雄厚,目前已形成了以汽车及零部件、新能源装备为代表的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其他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也发展迅速,形成了较为合理的现代产业体系。通过京广高铁和保津城际铁路,保定通达京津仅需半小时左右。
(1)分析北京进行城市功能疏解的主要原因及由此带来的主要影响。
(2)根据材料,简述保定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要有利条件,并分析本次承接过程中对保定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影响。
材料一 《京津冀一体化发展》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其中具体一点就提出了要充分发挥保定和廊坊首都功能疏解及首都核心区生态建设的服务作用。保定今后要承接首都部分行政事业单位、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医疗养老等功能。下图示意京津冀城市群分布。

材料二 保定西倚太行山,东有白洋淀,集山区、平原、湿地等多种地理地貌于一身,水、土地等资源条件较为充足。此外保定拥有众多高等院校,具有较强的人才支撑能力。保定市产业发展基础较好,该市原有工业基础雄厚,目前已形成了以汽车及零部件、新能源装备为代表的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其他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也发展迅速,形成了较为合理的现代产业体系。通过京广高铁和保津城际铁路,保定通达京津仅需半小时左右。
(1)分析北京进行城市功能疏解的主要原因及由此带来的主要影响。
(2)根据材料,简述保定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要有利条件,并分析本次承接过程中对保定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影响。
随着区域社会经济一体化过程的加快,环境污染的区域性集聚特征更为明显,环境污染事件的发生亦逐渐表现出空间集聚特征。下图为1995-2012年中国环境污染事件发生重心转移轨迹图。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该图表明环境污染事件( )
A.转移速率在1998-2001年和2004-2007年明显较低 |
B.与区域的产业转移和高负荷的排污有关 |
C.西部和东部是高危风险发生区域 |
D.发生区域在中国分布均匀 |
①中部崛起战略实施 ②东部沿海经济发展快,生产生活活动密集
③西部大开发战略 ④环境管理水平提高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发达国家在经历了20多年金融自由化后,金融危机重创了其过度膨胀的虚拟经济,危机后,发达国家纷纷出台了再工业化的政策,掀起了再工业化的浪潮。下图示意再工业化的动力机制。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再工业化使发达国家( )
A.新兴产业比例下降 | B.资源环境问题加大 |
C.传统工业部门复兴 | D.实体经济地位上升 |
A.延缓制造业升级换代进程 | B.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 |
C.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势加大 | D.提高制造业的竞争力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面的辽中南工业区和北部湾经济区分别是辽宁与广西两省(区)重要的经济区。

材料二 下表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和广东省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结构指标。

(1)从自然资源和交通的角度,比较广西和辽宁重工业发展条件的差异。
(2)据表格分析广西承接广东产业转移的必要性及其有利的社会经济条件。
(3)简述北部湾经济区建设对对广西人口迁移的影响。
材料一 下面的辽中南工业区和北部湾经济区分别是辽宁与广西两省(区)重要的经济区。

材料二 下表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和广东省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结构指标。

(1)从自然资源和交通的角度,比较广西和辽宁重工业发展条件的差异。
(2)据表格分析广西承接广东产业转移的必要性及其有利的社会经济条件。
(3)简述北部湾经济区建设对对广西人口迁移的影响。
根据下表,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外商在中国直接投资的地区比例(%)
【小题1】表中反映出外商在中国投资的地区分布特征是____________。
【小题2】分析外商在东部投资的原因。
【小题3】中西部应该采取哪些对策吸引投资。
外商在中国直接投资的地区比例(%)
| 1990年 | 1995年 | 1999年 | 2000年 |
东部地区 | 93.86 | 87.69 | 87.77 | 87.83 |
中部地区 | 3.87 | 9.25 | 9.38 | 9.17 |
西部地区 | 2.27 | 3.06 | 2.85 | 3.00 |
【小题1】表中反映出外商在中国投资的地区分布特征是____________。
【小题2】分析外商在东部投资的原因。
【小题3】中西部应该采取哪些对策吸引投资。
近些年来,G市(如图)大力建设工业开发区,以优惠政策吸引珠江三角洲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完成下列要求。(10分)

(1)图中G市属于 ① 省,铁路名称是 ② 铁路。(4分)
(2)指出G市吸引珠江三角洲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有利条件。(6分)

(1)图中G市属于 ① 省,铁路名称是 ② 铁路。(4分)
(2)指出G市吸引珠江三角洲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有利条件。(6分)
图10是二十世纪50年代以来某产业转移示意图,读图完成19-21题。

图10
【小题1】该项工业最有可能是
【小题2】(小题2)二十世纪80年代,我国受该产业转入影响最大的地区是
【小题3】(小题3)对上题所指地区而言,城市化的主要推动力是

图10
【小题1】该项工业最有可能是
A.核工业 | B.冶金工业 | C.纺织工业 | D.食品工业 |
A.珠江三角洲 | B.长江三角洲 | C.京津唐地区 | D.东北地区 |
A.边境贸易 | B.工业化 | C.旅游业发展 | D.矿产开发 |
服务外包是指企业将其非核心的业务外包出去,利用外部最优秀的专业化团队来承接业务,从而使其专注核心业务,达到降低成本的一种管理模式。服务外包产业是现代高端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信息技术承载度高,附加值大等特点。当前,全球服务外包正成为国际商务活动中的新浪潮,也是当今世界新一轮产业革命和转移的新趋势。下图是全球服务外包产业转移示意图,完成1-2题。

【小题1】影响全球服务外包产业第一阶段转移的最主要区位因素是()
【小题2】中国正成为全球服务外包产业转移的主要国家之一,其最有利的区位条件是()

【小题1】影响全球服务外包产业第一阶段转移的最主要区位因素是()
A.工业基础雄厚 | B.大量廉价劳动力 | C.便利的交通 | D.教育水平较高 |
A.IT产业迅猛发展 | B.自然资源丰富 | C.便利的交通 | D.消费市场广大 |
2008年世界金融海啸,经济衰退,因劳动力成本的上扬,某出口导向厂商将沿海地区的10万员工转向内地生产基地。读下图“工业化发展不同阶段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的劳动力比例变化示意图”,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a b c 三条曲线各自代表的产业部门,并分别说明三条“劳动力比例变化曲线”的变化趋势。
(2)从资金、政策、技术、土地、交通、市场、管理等多因素考虑,你认为此厂商区位转向中面临的最大的问题是什么?在工业区位转移和今后经济发展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1)写出图中a b c 三条曲线各自代表的产业部门,并分别说明三条“劳动力比例变化曲线”的变化趋势。
(2)从资金、政策、技术、土地、交通、市场、管理等多因素考虑,你认为此厂商区位转向中面临的最大的问题是什么?在工业区位转移和今后经济发展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0年1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标志着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省第一个上升为国家战略层面的区域性发展规划,也是党中央、国务院为促进中西部地区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而制定的第一个规划,将为我省发展带来重大的历史机遇,对实现安徽崛起新跨越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根据规划,皖江城市带包括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池州、巢湖、滁州、宣城九市,以及六安市的金安区和舒城县,共59个县(市、区)。
材料二 皖江城市带示意图。
材料三 “经济活动不同环节的附加值”示意图。

(1)设立示范区,是更好地发挥皖江城市带综合优势,推动安徽又好又快发展的现实要求。皖江城市带作为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区位优势有哪些?
(2)产业区域转移对皖江地区经济发展有哪些积极影响?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的地理知识,分析发展产品制造业会存在哪些问题?皖江城市带在承接产业转移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材料一 2010年1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标志着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省第一个上升为国家战略层面的区域性发展规划,也是党中央、国务院为促进中西部地区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而制定的第一个规划,将为我省发展带来重大的历史机遇,对实现安徽崛起新跨越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根据规划,皖江城市带包括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池州、巢湖、滁州、宣城九市,以及六安市的金安区和舒城县,共59个县(市、区)。
材料二 皖江城市带示意图。


(1)设立示范区,是更好地发挥皖江城市带综合优势,推动安徽又好又快发展的现实要求。皖江城市带作为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区位优势有哪些?
(2)产业区域转移对皖江地区经济发展有哪些积极影响?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的地理知识,分析发展产品制造业会存在哪些问题?皖江城市带在承接产业转移时应注意哪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