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示线路的名称是(  )
A.北煤南运B.西气东输
C.川气东送D.西电东送
【小题2】建设该线路的原因是(  )
①西部地区能源相对充足 ②东部地区能源相对充足 
③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④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当前题号:1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图中a、b、c三条线代表途经江苏的跨区域资源调配工程,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对图示地区而言,属于资源调出的是________工程,属于资源调入的是________工程。(填字母)
(2)a、b、c三大工程中,全程沿线地区植被变化最显著的是________工程,沿线植被的变化体现了________________的地域分异规律。
(3)请简述b、c两工程的建设对江苏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带来的积极影响。
当前题号:2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读“1951~1994年间日本产业向外转移比例变化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1951~1994年间,日本产业向外转移增加最多的地区是
A.亚洲B.北美C.欧洲D.非洲
【小题2】日本把产业转移到该地区的主要原因是
①接近原料地 ②劳动力廉价 ③科技发达 ④市场广阔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当前题号:3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世界上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由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最终目的是(  )
A.获得丰富资源B.接近市场
C.雇佣廉价劳动力D.降低生产成本
当前题号:4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2012年5月14日,国家发改委批准设立“豫晋陕黄河金三角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该示范区地处中西部结合带。它的设立,有利于突破行政区划界限,整合区域优势资源,增强区域整体竞争实力,为中西部地区合作承接东部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发挥示范作用。下图为黄河金三角范围与周边省会城市地理关系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选项中属于该示范区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区位优势的是
①地处中西部经济带结合处,具有承东启西、沟通南北的地理位置优势
②科技发达
③受周边省会城市经济辐射强,经济基础好
④原材料和能源等供给充足
⑤劳动力和土地丰富且廉价
A.①③⑤B.①④⑤
C.②③④D.②③⑤
【小题2】关于该示范区的建立说法正确的是
A.有利于减缓该区农村老龄化速度
B.有利于该区生态环境改善
C.容易导致区域内部重复建设,产生恶性竞争
D.有利于加快该区经济结构调整,缩短产业升级时间
【小题3】目前该区承接东部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工业部门中,最不可能的是
A.组装制造业B.有色金属冶炼业C.电子装配业D.高级时装业
当前题号:5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以色列是一个缺水的国家,沙漠面积占国土面积的67%,冬季温和、夏季炎热,年蒸发量达2500毫米。然而先进的节水技术,使这个“不毛之地”变成了“花果之乡”,以色列北水南调工程将北方较为丰富的水资源输送到干旱缺水的南方地方。起始水源地位于以色列东北部的太巴列湖,经特拉维夫—雅法到南部的贝尔谢巴地区,年均调水4.0亿立方米左右。受益于该调水工程,以色列南部地区成为世界上最发达的灌溉农业区,生产出高质量的水果、蔬菜和花卉等农产品。

(1)分析以色列北水南调工程的可行性条件。
(2)简述北水南调工程给以色列带来的有利影响。
当前题号:6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经济活动空间移动加剧,至2002年止,东亚和东南亚从经济全球化中受益最大,其地区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比重增长最快。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制造业产值的分布变化呈现出
A.发达国家制造业产值持续下降
B.全球制造业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
C.发展中国家制造业产值持续下降
D.全球制造业由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转移
【小题2】东亚、东南亚地区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比重增长最快的主要产业最有可能是
A.纺织工业
B.钢铁工业
C.信息产业
D.石油工业
当前题号:7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图为西气东输三线东段工程线路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西气东输三线工程福建段线路所经地区
A.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
B.农作物主要是小麦、玉米
C.气候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
D.多河流但不适合发展航运
【小题2】关于西气东输三线东段工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影响线路走向的主要因素是地形B.铺设管道需要克服的最主要困难是台风
C.有利于江西省能源消费结构的优化D.能够从根本上解决福建省能源紧缺的问题
当前题号:8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2013 年 12 月 25 日,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如图 )主体工程胜利完工,于 2014 年汛后正式通水。中线工程受水区现状年均缺水量在 60 亿立方米以上,经济社会的发展不得不靠大量超采地下水维持,从而造成地下水大范围、大幅度下降,甚至部分地区的含水层已呈疏干状态。
截至 2018 年 9 月:中线一期工程已不间断安全供水 1371 天,共调水 169.29 亿立方米,累计向京津冀豫 4 省市供水超 158 亿立方米,直接受益人口超过 1 亿人,可使受水地区的缺水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生态环境将有显著改善。丹江口水库的水质一直保持或优于Ⅱ类。下图为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路线图。

(1)说明中线工程受水区水资源短缺的原因。
(2)分析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后对受水地区的有利影响。
当前题号:9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读资源跨区域调配路线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①—⑤跨区域调配的资源分别是(  )
A.石油天然气、水资源、矿产、矿产、生物
B.矿产、水资源、水资源、能源、生物
C.石油天然气、水资源、粮食、电能、电能
D.石油天然气、水资源、水资源、电能、电能
【小题2】图中①⑤调出区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分别是(  )
A.荒漠化、水土流失B.酸雨、水土流失
C.地面沉降、土壤盐碱化D.荒漠化、地面沉降
【小题3】上述资源跨区域调配产生的影响有(  )
A.减轻调出区资源浪费状况
B.改善调出区的环境问题
C.利于调出区和调入区的生态、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D.加大调出区与调入区的经济差距
当前题号:10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