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地理
- 人文地理
- 区域地理
-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 区域经济发展
- +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
-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南水北调为例
- 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
- 选修地理
- 世界地理
- 中国地理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西气东输管道没有向东南直出甘肃,而是绕道宁夏北部与山西,其主要原因是
【小题2】上图中反映出我国油气资源分布与消费方面的特征是
【小题3】上图中各石油进口路线中,方向①的地是

【小题1】图中西气东输管道没有向东南直出甘肃,而是绕道宁夏北部与山西,其主要原因是
A.节约管道建设成本 | B.补充气源 |
C.为贫困的山区人民提供天然气 | D.保护东部的生态环境 |
A.油气资源分布西多东少 | B.油气资源分布西少东多 |
C.油气资源消费西多东少 | D.油气资源消费东西平衡 |
A.欧洲 | B.俄罗斯 | C.新加坡 | D.日本 |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与图中省份无关的全国性跨区域资源调配工程是
①南水北调中线②南水北调东线
③西电东送中线④西电东送南线
⑤西气东输一线⑥其他输气管道
【小题2】忠县、潜江和湘潭分别位于我国四大地区中的( )

【小题1】与图中省份无关的全国性跨区域资源调配工程是
①南水北调中线②南水北调东线
③西电东送中线④西电东送南线
⑤西气东输一线⑥其他输气管道
A.①③⑥ | B.②④⑤ | C.②③④ | D.④⑤⑥ |
A.中部地区 东部地区 东部地区 | B.西部地区 中部地区 中部地区 |
C.西部地区 中部地区 南方地区 | D.西部地区 西部地区 西部地区 |
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正式投入使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受水流域水循环积极影响主要表现为
A.减少对地下水的开采 | B.径流季节变化减弱 |
C.减少对地表水的引用 | D.水汽输送强度增加 |
读下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若A、B分别是黄土高原与长江三角洲地区,①、②代表的产业要素在区际之间流向合理的是
【小题2】若②为有色金属冶炼厂,其转移对A、B两地的影响描述合理的是

【小题1】若A、B分别是黄土高原与长江三角洲地区,①、②代表的产业要素在区际之间流向合理的是
A.①为能源,②为技术 | B.①为资金,②为劳动力 |
C.①为技术,②为资金 | D.①为信息,②为零部件 |
A.B地就业机会增多 |
B.加快A地工业化进程 |
C.促进B地劳动力向第二产业转移 |
D.带动A地技术导向型产业迅速发展 |
我国跨世纪的四大工程,在促进西部大开发、资源大调度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读下图“我国四大工程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填出四大工程的名称:属于水资源跨流域调配的是_______工程,属于能源调配的是_______工程和_______工程,属于交通设施建设的是_______工程。
(2)四大工程建设有利于我国东西互补、南北共济、资源共享,请写出我国水资源、能源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
水资源分布的南北差异:_______;能源供需的东西差异:_______;经济发展水平的东西差异:_______。
(3)四大工程中,对上海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有积极影响的工程是_______、_______,它们对上海的积极影响是_______。

(1)填出四大工程的名称:属于水资源跨流域调配的是_______工程,属于能源调配的是_______工程和_______工程,属于交通设施建设的是_______工程。
(2)四大工程建设有利于我国东西互补、南北共济、资源共享,请写出我国水资源、能源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
水资源分布的南北差异:_______;能源供需的东西差异:_______;经济发展水平的东西差异:_______。
(3)四大工程中,对上海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有积极影响的工程是_______、_______,它们对上海的积极影响是_______。
南水北调工程选择“东线先行”,主要原因是( )
①东线工程经过平原地区,长江水可通过人工渠道自流到华北平原,直达天津
②东线工程的工程难度小
③东线工程抽取长江水,可减少长江下游的洪涝灾害
④东线工程受水的黄、淮、海流域缺水最为严重
⑤东线工程从长江下游取水,水量大,北方受水地区可扩展到整个华北和西北
①东线工程经过平原地区,长江水可通过人工渠道自流到华北平原,直达天津
②东线工程的工程难度小
③东线工程抽取长江水,可减少长江下游的洪涝灾害
④东线工程受水的黄、淮、海流域缺水最为严重
⑤东线工程从长江下游取水,水量大,北方受水地区可扩展到整个华北和西北
A.①② | B.①③ | C.③⑤ | D.②④ |
为加强东部和中西部联合,实现地区的协调发展,今后将把哪些工业由东部向中西部转移( )
①部分劳动密集型加工企业
②部分农产品加工企业
③部分高耗能、高原料消耗、大运输量的企业
④技术密集型企业
①部分劳动密集型加工企业
②部分农产品加工企业
③部分高耗能、高原料消耗、大运输量的企业
④技术密集型企业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②④ |
有关南水北调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东、中、西线调水线路都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
B.东线方案全部调水线路都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三级阶梯上 |
C.西线方案的调水线路与西气东输线路大致相同 |
D.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可以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北方缺水的矛盾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说明以色列南部缺水的自然原因。
(2)分析以色列北水南调工程的可行性条件。
(3)简述北水南调工程给以色列带来的有利影响。
以色列是一个缺水的国家,沙漠面积占国土面积的67%,冬季温和、夏季炎热,年蒸发量达2500毫米。然而先进的节水技术,使这个“不毛之地”变成了“花果之乡”,以色列北水南调工程将北方较为丰富的水资源输送到干旱缺水的地方。起始水源地位于以色列东北部的太巴列湖,经特拉维夫—雅法到南部的贝尔谢巴地区,年均调水4.0亿立方米左右。受益于该调水工程,以色列南部地区成为世界上最发达的灌溉农业区,生产出高质量的水果、蔬菜和花卉等农产品。

(1)说明以色列南部缺水的自然原因。
(2)分析以色列北水南调工程的可行性条件。
(3)简述北水南调工程给以色列带来的有利影响。
读“我国正在实施的资源跨地区调配示意图”及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箭头①和③的运输方式中具有共性的是
【小题2】有专家指出,④工程很可能加重沿途有些地区土壤的次生盐碱化。有关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沿途有些地区潜水面较低,河水渗漏补给地下水
②沿途有些地区土壤中的盐分有逐渐向地表积聚的可能
③沿途地区城市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
④沿途地区主要地处半湿润地区,非雨季时段,蒸发量大于降水量
⑤沿途地区有大量海水的侵入

【小题1】箭头①和③的运输方式中具有共性的是
A.管道运输 |
B.高压输电 |
C.水陆联运 |
D.利用地势的自然落差自行输送 |
①沿途有些地区潜水面较低,河水渗漏补给地下水
②沿途有些地区土壤中的盐分有逐渐向地表积聚的可能
③沿途地区城市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
④沿途地区主要地处半湿润地区,非雨季时段,蒸发量大于降水量
⑤沿途地区有大量海水的侵入
A.①②④ | B.①③④ | C.②③⑤ | D.③④⑤ |